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14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1
本申请涉及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包括黑洞盘(1),模拟宇宙飞行器的小球,相对设在黑洞盘(1)两边的小球发射机构(2)和安全沟槽(3);小球发射机构(2)用于供参与者操作使小球以一定速度和一定角度发射出去。本申请还包括小球回收归位机构(4),用于回收从所述黑洞和所述安全沟槽(3)落入的所述小球并将其运送至小球发射机构(2)的发射位。本申请实现了较为积极的人机互动,有效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使参与者乐于多花时间参与到本展品中,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科普传播。此外,本申请进一步将是否成功逃离黑洞与游戏积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展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
本申请涉及科普展品
,尤其涉及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
技术介绍
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根据广义相对论,在经过大密度的天体时,空间会弯曲,光也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在黑洞周围,空间的变形非常大,一部分光线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另一部分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这就是人类能够观察到黑洞存在的原因之一。根据宇宙观察,宇宙中的黑洞有很多,多到不计其数,宇宙的天体或者人类发射的飞行器到达某一个黑洞附近时,如果其距离和速度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被黑洞吞噬,实际上,黑洞无时不刻都在吞噬着宇宙中的各类天体。当人类的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发射的宇宙飞行器一定会遇到黑洞的威胁,如何避免被黑洞吞噬,就成为航天学家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依照现在的技术水平,能够逃离黑洞的办法无非有两种,一是航天器要有足够的速度;二是航天器尽量远离黑洞,从而避免被黑洞吞噬。在科普展品的设计中,如何形象直观地展现人类发射的飞行器不被黑洞吞噬、展现逃离黑洞的原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参与者在一块多媒体触屏上进行点击浏览并且供浏览的内容大多都以直接陈述的虚拟动画形式出现,但是这样的展示方式互动形式枯燥,不能实际参与或者选择逃离的过程,缺乏趣味性,不易吸引参与者,这不利于相关知识的科普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其通过积极的人机互动方式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科普传播。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包括黑洞盘,模拟宇宙飞行器的小球,相对设在所述黑洞盘两边的小球发射机构和安全沟槽;所述黑洞盘上开设有多个模拟黑洞的通孔,所述小球发射机构用于供参与者操作使所述小球以一定速度和一定角度发射出去。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黑洞盘和所述安全沟槽下方的小球回收归位机构,用于回收从所述黑洞和所述安全沟槽落入的所述小球并将其运送至所述小球发射机构的发射位。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显示屏,设在所述黑洞盘上黑洞下方以及设在所述安全沟槽下方的小球感应部件,以及与这两者均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小球感应部件传来的信号判断所述小球是落入所述黑洞还是落入安全沟槽,并将判断结果以游戏积分获得的形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优选的,所述小球发射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发射导管,设在所述发射导管内部位于一侧的弹簧弹射件,设在所述弹簧弹射件外端部且位于所述发射导管外部的手柄,以及竖向设在所述发射导管底部的托管;所述发射导管能够相对所述托管在水平面旋转,所述弹簧弹射件内端部的前方设置小球的发射位。优选的,所述小球发射机构在所述发射位处或附近具有向下延伸的用于接收所述小球的运送管道,所述小球回收归位机构包括设在所述黑洞盘和所述安全沟槽下方的接盘、连通所述接盘和所述运送管道的小球回流管以及设在所述运送管道的底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不工作时其顶部低于所述小球回流管与所述运送管道的交汇处。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将所述黑洞盘和所述安全沟槽围起来并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的透明罩,所述小球发射机构设在所述透明罩外部。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发射信号指示灯,设在所述小球发射机构发射位旁边的小球感应部件,以及与这两者均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小球感应部件传来的信号判断所述发射位上是否有所述小球,并在所述发射位上有所述小球时点亮所述发射信号指示灯。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中,黑洞盘模拟黑洞,小球模拟宇宙飞行器,参与者通过操作小球发射机构选择不同发射方向和发射速度,使其路过黑洞,若发射的速度和方向不对,飞行器即落入黑洞被黑洞吞噬,若选择对了,就可以绕过黑洞落入安全沟槽,逃离黑洞顺利到达目的。相较现有技术,本申请实现了较为积极的人机互动,有效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使参与者乐于多花时间参与到本展品中,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科普传播。此外,本申请进一步将是否成功逃离黑洞与游戏积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展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体验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体验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体验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黑洞盘和安全沟槽的俯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黑洞盘和安全沟槽的正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球发射机构的正视剖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球发射机构中人造石护罩的左视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球发射机构的俯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球发射机构中发射导管内部结构的放大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球回收归位机构中接盘的俯视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球回收归位机构中接盘的左侧视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球回收归位机构中小球回流管和电动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黑洞盘,2—小球发射机构,3—安全沟槽,4—小球回收归位机构,5—透明罩,6—展台;21—手柄,22—弹簧弹射件,23—发射导管,24—托管,25—人造石护罩,26—轴承座套筒,27—螺栓,28—压盖,29—推力球轴承,210—顶环,211—固定套,212—深沟球轴承;41—接盘,42—小球回流管,43—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互动体验装置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黑洞盘1,模拟宇宙飞行器的小球,相对(正对/斜对)设在黑洞盘1两边的小球发射机构2和安全沟槽3;黑洞盘1上开设有多个模拟黑洞的通孔,小球发射机构2用于供参与者操作使发射位上的小球以一定速度和一定角度发射出去。本申请互动体验装置还包括显示屏,设在黑洞盘1上黑洞下方以及设在安全沟槽3下方的小球感应部件(采用光电传感器),以及与这两者均相连的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根据小球感应部件传来的信号判断小球是落入黑洞还是落入安全沟槽3,并将判断结果以游戏积分获得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本申请互动体验装置还包括将黑洞盘1和安全沟槽3围起来并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的透明罩5(采用钢化玻璃),小球发射机构2设在透明罩5外部、供参与者操作。透明罩5一方面能够阻挡小球飞出,另一方面隔离观众/参与者与内部设施,同时透明度的设置能让观众/参与者清楚地观察小球弹出时的运动轨迹和观看黑洞盘。本申请中,由于小球的回收和发射位上的归位可以手动执行(在发射位处设置放入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黑洞盘(1),模拟宇宙飞行器的小球,相对设在所述黑洞盘(1)两边的小球发射机构(2)和安全沟槽(3);所述黑洞盘(1)上开设有多个模拟黑洞的通孔,所述小球发射机构(2)用于供参与者操作使所述小球以一定速度和一定角度发射出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洞知识相关的互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黑洞盘(1),模拟宇宙飞行器的小球,相对设在所述黑洞盘(1)两边的小球发射机构(2)和安全沟槽(3);所述黑洞盘(1)上开设有多个模拟黑洞的通孔,所述小球发射机构(2)用于供参与者操作使所述小球以一定速度和一定角度发射出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黑洞盘(1)和所述安全沟槽(3)下方的小球回收归位机构(4),用于回收从所述黑洞和所述安全沟槽(3)落入的所述小球并将其运送至所述小球发射机构(2)的发射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显示屏,设在所述黑洞盘(1)上黑洞下方以及设在所述安全沟槽(3)下方的小球感应部件,以及与这两者均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小球感应部件传来的信号判断所述小球是落入所述黑洞还是落入安全沟槽(3),并将判断结果以游戏积分获得的形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发射机构(2)包括横向设置的发射导管(23),设在所述发射导管(23)内部位于一侧的弹簧弹射件(22),设在所述弹簧弹射件(22)外端部且位于所述发射导管(23)外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珮张晓春魏名邦王瓅坤黄玉辉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科技馆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