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4899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包括与气源相连通的输气导管、压力传感器以及气路转接头;所述气路转接头设有进气流道以及与进气流道相连道的转向流道,所述进气流道设置在输气导管与气源相背一侧,且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输气导管相连通,所述转向流道一端与进气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配合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配设有电路板;所述气路转接头还设有与进气流道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在与进气流道相背一侧配设有阻气片,进气流道内的气体经导气孔以及阻气片与环境空气相连通。该稳压系统利于延长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测试成本,同时提高压力传感器对波动气压的敏感度,实现对气压的精确读取,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压力传感
,特别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
技术介绍
采用导管输送气体在机械通气、手术麻醉或心肺复苏等
均有重要应用,而不同使用环境对导管的密封性以及导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也具有不同要求。特别是气体压力往往会对使用效果产生关键影响。现阶段常规压力检测主要是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实现的,即利用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端直接捕捉待测气源,通过读取反馈电信号,从而得到气体的压力值。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选择将与气源相连通的导管端部直接设置在与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端相对应位置,也可以采用辅助管道将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端与导管内部相连通,以将导管内的气体引流至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端,完成压力检测。但是,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测试结构,都会使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端长期处于高压气体的包围下,极易破坏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灵敏度,不利于延长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导管内的气体与外界是处于不连通状态,导管内的气压值相对并不稳定,这就会直接影响压力传感器对相对压力波动的测试敏感性,进而引入不必要的测试误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开发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稳压系统,降低对压力传感器的损坏,提高对气压的检测灵敏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包括与气源相连通的输气导管、压力传感器以及气路转接头;所述气路转接头设有进气流道以及与进气流道相连道的转向流道,所述进气流道设置在输气导管与气源相背一侧,且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输气导管相连通,所述转向流道一端与进气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配合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配设有电路板;所述气路转接头还设有与进气流道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在与进气流道相背一侧配设有阻气片,进气流道内的气体经导气孔以及阻气片与环境空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导气孔设置在进气流道与转向流道相背一侧,且所述导气孔和所述转向流道分别与进气流道相垂直,所述导气孔与所述转向流道同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气路转接头在与导气孔相对应位置还设有插接卡槽,所述阻气片安装在插接卡槽内。进一步的,所述阻气片为高气阻的缓冲片,用于限制导气孔内的气体释放速率。进一步的,所述气路转接头还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进气流道相连通,另一端插设在输气导管内,并与输气导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结构,所述环形凸起结构与所述连接管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凸起结构用于实现连接管与输气导管的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流道的出口端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转向流道同轴设置,且所述气路转接头在与密封圈相对应位置还设有安装卡位,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安装卡位内。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配合形成了容纳腔,所述电路板、压力传感器以及气路转接头均设置在容纳腔内,且所述容纳腔还设有与输气导管相匹配的安装通孔以及与阻气片相匹配的通槽。进一步的,所述气路转接头内部还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设置在导气孔与进气流道之间,所述缓冲腔一侧与导气孔相连通,另一侧与进气流道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该稳压系统通过气路转接头内的进气流道以及转向流道,将输气导管内部的气体引流至压力传感器,以实现对输气导管内部气压的准确测试。同时在气路转向头上开设有与进气流道相连通的导气孔,利用导气孔使进气流道内的气体与外界大气之间产生微弱连通,在有效防止系统压力过大的同时,又可以短时间内实现一定的保压效果,保证压力波动能够及时被压力传感器所捕捉到。该稳压系统利于延长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测试成本,同时提高压力传感器对波动气压的敏感度,实现对气压的精确读取,具有较高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的各零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的各零部件连接关系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1中气路转接头、连接管以及输气导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气路转接头、导气孔、插接卡槽以及连接管的连接关系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1中气路转接头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1中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的整体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气源,2-输气导管,3-压力传感器,4-气路转接头,5-电路板,6-阻气片,7-上壳体,8-下壳体,9-安装通孔,10-通槽,11-密封圈,12-插接卡槽,13-连接管,14-环形凸起结构,15-安装卡位,16-导气孔,17-进气流道,18-转向流道。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包括与气源1相连通的输气导管2、压力传感器3以及气路转接头4。所述气源1包括但不限于气体产生装置(如气泵)和储气装置(如气囊)。所述气路转接头4设有进气流道17以及与进气流道17相连道的转向流道18。所述进气流道17设置在输气导管2与气源1相背一侧,且所述进气流道17与所述输气导管2相连通。即进气流道17一端与输气导管2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结构。转向流道18设置在进气流道17与压力传感器3相对应一侧。所述转向流道18一端与进气流道17相连通,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3配合设置,以将进气流道17内的气体引流至压力传感器3的测试端,通过测试端准确捕捉气体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3配设有电路板5,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电路板5上,电路板5为压力传感器3的正常工作提供了电路条件,压力传感器3与电路板5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中两者的连接电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气路转接头4上还设有与进气流道17相连通的导气孔16,所述导气孔16在与进气流道17相背一侧还配设有阻气片6,进气流道17内的气体经导气孔16以及阻气片6与环境空气相连通。即导气孔16一端与进气流道17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且导气孔16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端部设有阻气片6,阻气片6设置在导气孔16的出气口位置,经过导气孔16的气体都需要经过阻气片6才能继续向外界排出。在气路转接头4上增设导气孔16以及与导气孔16配合的阻气片6,使得进气流道17内的待测气体与外界大气产生了微弱连通,从而能够适当降低压力传感器3周围的气体压力,避免长期较高的气压对压力传感器3的灵敏度产生破坏。此外,由于导气孔16的存在,使得进气流道17内的气体压力基本能够维持在一个接近外界大气的状态,从而提高相对波动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气源相连通的输气导管、压力传感器以及气路转接头;所述气路转接头设有进气流道以及与进气流道相连道的转向流道,所述进气流道设置在输气导管与气源相背一侧,且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输气导管相连通,所述转向流道一端与进气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配合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配设有电路板;所述气路转接头还设有与进气流道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在与进气流道相背一侧配设有阻气片,进气流道内的气体经导气孔以及阻气片与环境空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气源相连通的输气导管、压力传感器以及气路转接头;所述气路转接头设有进气流道以及与进气流道相连道的转向流道,所述进气流道设置在输气导管与气源相背一侧,且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输气导管相连通,所述转向流道一端与进气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配合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配设有电路板;所述气路转接头还设有与进气流道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在与进气流道相背一侧配设有阻气片,进气流道内的气体经导气孔以及阻气片与环境空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设置在进气流道与转向流道相背一侧,且所述导气孔和所述转向流道分别与进气流道相垂直,所述导气孔与所述转向流道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转接头在与导气孔相对应位置还设有插接卡槽,所述阻气片安装在插接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气片为高气阻的缓冲片,用于限制导气孔内的气体释放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力传感器稳压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晨龙傅智铭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唐群座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