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480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频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罐和中频炉本体,所述中频炉本体位于余热回收罐的正下方,在所述余热回收罐内部进行中频炉本体余热的回收工作;入水管、出水管和加热罐,所述加热罐固定设置于余热回收罐的内部。该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电伸缩装置和伸缩臂,实现了余热回收罐快速调节高度的效果,利于金属的放置和取出工作,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加热罐,利用加热槽对金属加热时的余温对加热罐底端进行加热,实现了对加热罐内部水体的加热效果,实现了对中频炉本体余热的回收利用,避免了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中频炉余热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中频感应电炉是一种将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现有的中频炉通常用于金属熔炼,中频炉在使用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炉体热量通常散失在环境中白白浪费,导致车间内的温度大大提高;现有的熔化中频感应电炉无法对炉体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熔化中频感应电炉无法对炉体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热量的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罐和中频炉本体,所述中频炉本体位于余热回收罐的正下方,在所述余热回收罐内部进行中频炉本体余热的回收工作;入水管、出水管和加热罐,所述加热罐固定设置于余热回收罐的内部,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均固定安装于余热回收罐的顶端,所述入水管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和加热罐延伸至加热罐的内部,所述出水管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和加热罐延伸至加热罐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中频炉本体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体,所述固定板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体顶端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壁固定安装有电伸缩装置,所述电伸缩装置顶端活动设置有伸缩臂,所述余热回收罐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外壁与伸缩臂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体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端固定安装有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顶端和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管,所述出水管一端贯穿内管延伸至保温水箱的内部,所述保温水箱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内壁与内管外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一端固定安装有水龙头和显示屏,所述加热罐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罐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余热回收罐中心的一端与余热回收罐内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中频炉本体顶端固定开设有加热槽,所述中频炉本体顶端固定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外径与余热回收罐底端外径相等,所述限位槽内径与余热回收罐底端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罐顶端固定安装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顶端延伸至余热回收罐的内部,所述烟气管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固定安装有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电伸缩装置和伸缩臂,实现了余热回收罐快速调节高度的效果,利于金属的放置和取出工作,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加热罐,利用加热槽对金属加热时的余温对加热罐底端进行加热,实现了对加热罐内部水体的加热效果,实现了对中频炉本体余热的回收利用,避免了热量的浪费;2、该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保温水箱,实现了对煮沸后水体的收集效果,利于热水的储存,通过设置内管,实现了出水管在随余热回收罐于垂直方向移动时,在内管内壁中运动的效果,有效避免了热气的流失,提高了保温水箱的保温效果;3、该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屏,可以快速获知加热罐内水体的温度,便于调节外部进入水的流速,通过设置限位槽,实现了余热回收罐稳定放置的效果,通过设置风机和烟气管,利于将废气导出,便于废气的收集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余热回收罐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保温水箱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余热回收罐;2、中频炉本体;3、固定板;4、第一固定体;5、第二固定体;6、第一槽体;7、电伸缩装置;8、伸缩臂;9、第一固定环;10、入水管;11、出水管;12、保温水箱;13、第二槽体;14、内管;15、支撑块;16、底板;17、水龙头;18、加热槽;19、限位槽;20、烟气管;21、显示屏;22、第一固定杆;23、风机;24、加热罐;25、第二固定杆;26、温度传感器;27、第二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罐1和中频炉本体2,中频炉本体2位于余热回收罐1的正下方,在余热回收罐1内部进行中频炉本体2余热的回收工作;入水管10、出水管11和加热罐24,加热罐24固定设置于余热回收罐1的内部,入水管10和出水管11均固定安装于余热回收罐1的顶端,入水管10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1和加热罐24延伸至加热罐24的内部,出水管11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1和加热罐24延伸至加热罐24的内部。如图1所示,中频炉本体2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体4,固定板3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体5,第一固定体4和第二固定体5为同种结构,第二固定体5顶端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6,第一槽体6内壁固定安装有电伸缩装置7,电伸缩装置7顶端活动设置有伸缩臂8,余热回收罐1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9,第一固定环9外壁与伸缩臂8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利用电伸缩装置7升降伸缩臂8,进而使余热回收罐1在垂直方向上上下运动的效果,利于金属物料的上下料工作,使用方便。如图1和3所示,第一固定体4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6,底板16顶端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支撑块15,支撑块15顶端固定安装有保温水箱12,保温水箱12顶端和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二槽体13,第二槽体13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管14,出水管11一端贯穿内管14延伸至保温水箱12的内部,保温水箱12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27,第二固定环27内壁与内管14外壁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将煮沸后的水注入保温水箱12中的效果,利于沸水的存放,使用方便。如图1所示,保温水箱12一端固定安装有水龙头17和显示屏21,加热罐24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6,加热罐24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5,第二固定杆25远离余热回收罐1中心的一端与余热回收罐1内壁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利用温度传感器26和显示屏21快速获知加热罐24内水体温度的效果,使用方便。如图1所示,中频炉本体2顶端固定开设有加热槽18,中频炉本体2顶端固定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槽19外径与余热回收罐1底端外径相等,限位槽19内径与余热回收罐1底端内径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余热回收罐(1)和中频炉本体(2),所述中频炉本体(2)位于余热回收罐(1)的正下方,在所述余热回收罐(1)内部进行中频炉本体(2)余热的回收工作;/n入水管(10)、出水管(11)和加热罐(24),所述加热罐(24)固定设置于余热回收罐(1)的内部,所述入水管(10)和出水管(11)均固定安装于余热回收罐(1)的顶端,所述入水管(10)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1)和加热罐(24)延伸至加热罐(24)的内部,所述出水管(11)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1)和加热罐(24)延伸至加热罐(2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余热回收罐(1)和中频炉本体(2),所述中频炉本体(2)位于余热回收罐(1)的正下方,在所述余热回收罐(1)内部进行中频炉本体(2)余热的回收工作;
入水管(10)、出水管(11)和加热罐(24),所述加热罐(24)固定设置于余热回收罐(1)的内部,所述入水管(10)和出水管(11)均固定安装于余热回收罐(1)的顶端,所述入水管(10)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1)和加热罐(24)延伸至加热罐(24)的内部,所述出水管(11)底端贯穿余热回收罐(1)和加热罐(24)延伸至加热罐(2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炉本体(2)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体(4),所述固定板(3)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体(5),所述第一固定体(4)和第二固定体(5)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体(5)顶端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6),所述第一槽体(6)内壁固定安装有电伸缩装置(7),所述电伸缩装置(7)顶端活动设置有伸缩臂(8),所述余热回收罐(1)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9),所述第一固定环(9)外壁与伸缩臂(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化中频感应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4)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顶端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支撑块(15),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辰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