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65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旋转角度的射灯,包括:灯头、灯体、驱动器、散热器、灯珠支架、发光器、透镜、面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技术方案中的射灯,用户只需要转动透镜的外侧,就可以使得透镜转动从而改变透镜与固定在灯体内部的灯珠的位置发生相对变化,以此来改变射灯的照明角度,且透镜上的面环可以固定住透镜使得透镜不会因为旋转过度脱落,在增加射灯实用性的同时保障了射灯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
本技术涉及灯光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产业的迅速发展,LE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照明灯具中,不只是商用照明,包括家用照明也在逐步扩大化,市场对于射灯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照明的需要已由单纯的照明需求逐步转换的更为多样化。现有的技术中,射灯的发光角度固定且不可调节,如果想要改变发光的角度,只能更换射灯使用的透镜,然而,通过更换透镜达到改变射灯的发光角度的目的,操作麻烦,且调节后的角度仍单一固定,无法实现无级调节,若想再次更改发光角度,需再次拆卸射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目的在于通过使用者对射灯的旋转来改变射灯的照明角度,使得射灯的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快捷。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具有喇叭状的第一开口及与所述第一开口处于相对位置上的管状的第二开口;灯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圆台状的壳体,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的中心部向内凹陷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第二凹槽;驱动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灯珠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具有一第一环形平坦部;发光器,固定设置与所述灯珠支架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透镜,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面环,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具有一第二环形平坦部。优选的,所述发光器包括:灯珠,所述灯珠固定设置于一方形平坦部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平坦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紧固件;所述方形平坦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定位件;多个所述第一卡扣紧固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扣定位件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凸起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驱动器的上表面设置于多个盲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盲孔的位置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环形平坦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透镜的外侧面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平坦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紧固件;所述第一开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定位件;多个所述第二卡扣紧固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扣定位件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技术方案中的射灯,用户只需要转动透镜的外侧,就可以使得透镜转动从而改变透镜与固定在灯体内部的灯珠的位置发生相对变化,以此来改变射灯的照明角度,且透镜上的面环可以固定住透镜使得透镜不会因为旋转过度脱落,在增加射灯实用性的同时保障了射灯的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的具体实施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2,具有喇叭状的第一开口及与第一开口处于相对位置上的管状的第二开口;灯头1,固定设置于灯体2上,并覆盖第二开口;散热器4,设置于第一开口内,具有朝向第一开口的一圆台状的壳体,壳体背向第一开口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壳体朝向第一开口的一面的中心部向内凹陷形成开口朝向第一开口的第二凹槽;驱动器3,固定设置于第二凹槽朝向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并设置于第一开口内;灯珠支架6,固定设置于第二凹槽背向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具有第一环形平坦部;发光器5,固定设置与灯珠支架6朝向第一开口的一面上;透镜7,固定设置于灯体2上,并覆盖第一开口;面环8,固定设置于灯体2上,具有第二环形平坦部。具体的,散热器4为散热铝件。具体的,透镜7为一体式透镜。具体的,本技术方案中的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从上至下的安装顺序为:灯头1,灯体2,驱动器3,散热器4,发光器5,灯珠支架6,透镜7,面环8.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发光器5包括:灯珠,灯珠固定设置于方形平坦部上。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平坦部朝向第一开口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紧固件;方形平坦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定位件;多个第一卡扣紧固件与多个第一卡扣定位件相匹配。具体的,多个第一卡扣紧固件嵌入多个第一卡扣定位件以实现灯珠支架与灯珠的固定。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凸起部。具体的,使用者将散热器4转入灯体2中,第一开口内部上的卡扣凸起部将散热器4固定住,使得散热器4不会脱离灯体2。具体的,卡扣凸起部的形状特征为:背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面呈一斜面;该斜面使得散热器4易于嵌入灯体2中。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二凹槽背向第一开口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驱动器3的上表面设置于多个盲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盲孔的位置相匹配。具体的,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盲孔通过螺钉进行连接,以实现驱动器3和散热器4的固定。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二凹槽背向第一开口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一环形平坦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三通孔的位置相匹配。具体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螺钉进行连接,以实现散热器4和灯珠支架6的固定。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透镜7的外侧面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开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匹配。具体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通过旋转嵌合,将透镜7的外侧面的下半部分隐藏嵌入灯体2,并以此实现透镜7和灯体2的连接。进一步地,使用者通过旋转透镜7的外侧面的上半部分来改变透镜7和灯体2的连接部分,使得透镜7与灯体2的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体,具有喇叭状的第一开口及与所述第一开口处于相对位置上的管状的第二开口;/n灯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n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圆台状的壳体,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的中心部向内凹陷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第二凹槽;/n驱动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n灯珠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具有一第一环形平坦部;/n发光器,固定设置与所述灯珠支架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n透镜,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n面环,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具有一第二环形平坦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具有喇叭状的第一开口及与所述第一开口处于相对位置上的管状的第二开口;
灯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圆台状的壳体,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的中心部向内凹陷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第二凹槽;
驱动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灯珠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具有一第一环形平坦部;
发光器,固定设置与所述灯珠支架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
透镜,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
面环,固定设置于所述灯体上,具有一第二环形平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包括:
灯珠,所述灯珠固定设置于一方形平坦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调节角度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平坦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紧固件;
所述方形平坦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定位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善富
申请(专利权)人:科特亚照明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