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0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包括安装板、旋转筒、减速环和若干减速件,安装板的中心贯穿有旋转孔,旋转筒活动穿设在旋转孔内,旋转筒与安装板垂直,减速环安装在安装板的侧面,减速环围绕旋转筒设置,所有减速件安装在旋转筒的外壁,减速件位于旋转筒与减速环之间,减速件包括若干减速筒和若干减速杆,减速杆活动插设在对应的减速筒内,所有减速筒以旋转筒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有减速筒等距设置,减速杆伸出减速筒,减速杆的伸出端靠近减速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能在旋转筒的转速过快时,减速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伸出减速筒,减速杆的伸出端与减速环的内圈接触并产生摩擦来降低转速,防止转速过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稳定的过程,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而在消化过程中,由于消化池的体积十分庞大,在后期排污的过程中,其底部的压力十分巨大,在刚刚打开底部的排污阀时候,污水受到压力的作用会在阀门打开的瞬间喷射出来,对周围的操作人员造成危险,同时污染周边环境,要进行二次清理,费时费力。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面对内部压力较大,污泥在打开阀门时会喷发出来,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以及污染周边的环境,而消能器受到污泥冲击,转速会过快,很容易对装置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在消能器的转速提高时,对其进行减速的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安装板、旋转筒、减速环和若干减速件,所述安装板的中心贯穿有旋转孔,所述旋转筒活动穿设在所述旋转孔内,所述旋转筒与所述安装板垂直,所述减速环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侧面,所述减速环围绕所述旋转筒设置,所有所述减速件安装在所述旋转筒的外壁,所述减速件位于所述旋转筒与所述减速环之间;所述减速件包括若干减速筒和若干减速杆,所述减速筒与所述减速杆一一对应,所述减速杆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减速筒内,所有所述减速筒以所述旋转筒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有所述减速筒等距设置,所述减速杆伸出所述减速筒,所述减速杆的伸出端靠近所述减速环。采用以上方案的效果:能在旋转筒的转速过快时,减速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伸出减速筒,减速杆的伸出端与所述减速环的内圈接触并产生摩擦来降低转速,防止转速过快。所述减速筒内还设有复位簧,所述复位簧位于所述减速杆与所述旋转筒之间,所述复位簧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筒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环的内圈还设有若干凸点,所有所述凸点沿所述减速环的内圈均匀设置。所述凸点呈半球状,所述凸点扣合在所述减速环的内圈壁上。所述减速杆的伸出端还设有橡胶头。所述旋转筒与所述旋转孔之间还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旋转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旋转筒外壁抵紧。所述旋转筒的外壁还设有若干固定盲孔,所有所述固定盲孔以所述旋转筒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述固定盲孔与所述减速筒一一对应,所述减速筒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固定盲孔内,所述减速筒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盲孔螺纹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在旋转筒的转速过快时,减速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伸出减速筒,减速杆的伸出端与所述减速环的内圈接触并产生摩擦来降低转速,防止转速过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减速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防冲击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旋转装置和消能装置,所述外壳体为空心圆柱状,所述外壳体的轴心线水平设置,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所述消能装置同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旋转装置上;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筒2,所述旋转筒2的轴心线与所述外壳体的轴心线重合,所述旋转筒2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贯穿有进口,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还贯穿有出口;所述消能装置包括减速环3和若干减速件,所有所述减速件均安装在所述旋转筒2的任一伸出端端部,所述减速环3围绕所述旋转筒2设置,所有所述减速件均安装在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所有所述减速件均位于所述旋转筒2与所述减速环3之间。其中: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两个环形挡板2c和若干消能板2b,所述环形挡板2c和所述消能板2b均位于所述外壳体内;所有所述消能板2b以所述旋转筒2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有所述消能板2b与所述旋转筒2的轴心线平行,所有所述消能板2b等距安装在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两个所述环形挡板2c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筒2上,所有所述消能板2b位于两个所述环形挡板2c之间,所有所述消能板2b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挡板2c固定连接;所述消能板2b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成若干缓冲区域。所述进口还水平安装有进料管1a,所述出口还竖向安装有出料管1b;沿所述环形挡板2c的外圈边缘还包覆有防水圈8,所述防水圈8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外壳体包括防护筒1c、盖板和定位板1e,所述防护筒1c为圆筒状,所述盖板和定位板1e分别扣合在所述防护筒1c的两端,所述定位板1e有所述防护筒1c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包括安装板1和连接筒1d,所述安装板1的外圈边缘与所述连接筒1d任意一端的端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1d的内壁与所述防护筒1c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1与所述定位板1e的中心均贯穿有旋转孔,所述旋转筒2的两端分别从对应的所述旋转孔内伸出;所述旋转孔内均设有防水轴承2a,所述防水轴承2a的外圈与所述旋转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水轴承2a的内壁与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速件包括减速筒4和减速杆5,所有所述减速筒4以所述旋转筒2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有所述减速筒4等距设置,所述减速筒4的内端与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杆5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减速筒4内,所述减速杆5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减速筒4的外端,所述减速杆5的伸出端靠近所述减速环3。所述减速筒4内还设有复位簧6,所述复位簧6位于所述减速杆5与所述旋转筒2之间,所述复位簧6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筒2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杆5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环3的内圈还设有若干凸点,所有所述凸点沿所述减速环3的内圈均匀设置。所述凸点呈半球状,所述凸点扣合在所述减速环3的内圈壁上。所述减速杆5的伸出端还设有橡胶头7。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还设有若干固定盲孔,所有所述固定盲孔以所述旋转筒2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述固定盲孔与所述减速筒4一一对应,所述减速筒4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固定盲孔内,所述减速筒4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盲孔螺纹连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旋转筒(2)、减速环(3)和若干减速件,所述安装板(1)的中心贯穿有旋转孔,所述旋转筒(2)活动穿设在所述旋转孔内,所述旋转筒(2)与所述安装板(1)垂直,所述减速环(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的侧面,所述减速环(3)围绕所述旋转筒(2)设置,所有所述减速件均安装在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所有所述减速件均位于所述旋转筒(2)与所述减速环(3)之间;/n所述减速件包括减速筒(4)和减速杆(5),所有所述减速筒(4)以所述旋转筒(2)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有所述减速筒(4)等距设置,所述减速筒(4)的内端与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杆(5)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减速筒(4)内,所述减速杆(5)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减速筒(4)的外端,所述减速杆(5)的伸出端靠近所述减速环(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旋转筒(2)、减速环(3)和若干减速件,所述安装板(1)的中心贯穿有旋转孔,所述旋转筒(2)活动穿设在所述旋转孔内,所述旋转筒(2)与所述安装板(1)垂直,所述减速环(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的侧面,所述减速环(3)围绕所述旋转筒(2)设置,所有所述减速件均安装在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所有所述减速件均位于所述旋转筒(2)与所述减速环(3)之间;
所述减速件包括减速筒(4)和减速杆(5),所有所述减速筒(4)以所述旋转筒(2)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所有所述减速筒(4)等距设置,所述减速筒(4)的内端与所述旋转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杆(5)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减速筒(4)内,所述减速杆(5)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减速筒(4)的外端,所述减速杆(5)的伸出端靠近所述减速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能器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筒(4)内还设有复位簧(6),所述复位簧(6)位于所述减速杆(5)与所述旋转筒(2)之间,所述复位簧(6)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筒(2)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簧(6)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杨路黄恋涵代亚男张贺军曾勇何伟进胥世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