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47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油体散热器和水体散热器,油体散热器和水体散热器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油体散热器内设置有用来冷却液压油的第一散热器,在第一散热器上设置有波浪形的散热片。水体散热器内设置有用来冷却由油体散热器流出的冷却用水的第二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用来冷却液压油的油体散热器后端加设水体散热器,解决了油体散热器中的冷却用水在循环冷却液压油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的问题。另外,在油体散热器散热管上设置波浪形散热片可以有效增大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系统是工程机械中的常用设备,在液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液压油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液压油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会对液压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所使用的常见降温设备部分采用水冷方式进行,通过水的流动将液压油冷却,但是此种方式存在冷却水循环利用后冷却效率逐渐降低,冷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油体散热器和水体散热器,油体散热器和水体散热器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油体散热器包括第一外壳,在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包括设置于第一散热器两端的贯穿第一外壳的第一连接管和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一分流腔,在两端的第一分流腔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管,在第一外壳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水体散热器包括第二外壳,在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包括设置于第二散热器两端的贯穿第二外壳的第三连接管和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二分流腔,在两端的第二分流腔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管,在第二外壳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冷风扇和多个出风口;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中的一个;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中的另一个,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中的另一个。进一步地,沿着第一散热管的轴向设置有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片沿着第一散热管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片为波浪形。进一步地,沿着第二散热管的周向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沿着第二散热管的轴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冷风扇和出风口设置在与第三连接管所在第二外壳侧面相垂直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进一步地,冷风扇和出风口分别设置为3个。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为铝合金薄片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用来冷却液压油的油体散热器后端加设水体散热器,解决了油体散热器中的冷却用水在循环冷却液压油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的问题。另外,在油体散热器散热管上设置波浪形散热片可以有效增大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油体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体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局部示意图。图中,1、油体散热器;101、第一外壳;102、第一散热器;102a、第一连接管;102b、第一分流腔;102c、第一散热管;102d、第一散热片;102e、第二连接管;2、水体散热器;201、第二外壳;202、第二散热器;202a、第三连接管;202b、第二分流腔;202c、第二散热管;202d、第二散热片;203、冷风扇;204、出风口;3、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5、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具体实施例如下: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油体散热器1和水体散热器2,其中油体散热器1和水体散热器2通过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相连通,第二管路4上设置有用来让油体散热器中的冷却水循环起来的循环泵5。油体散热器1包括第一外壳101,在第一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用来冷却液压油的第一散热器102,第一散热器102包括设置于第一散热器两端的并且贯穿第一外壳的第一连接管102a和与两端的第一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一分流腔102b,在两端的第一分流腔102b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管102c。此处的第一分流腔102b为一矩形腔体,腔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02a相连通,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散热管102c相连通,由第一连接管102a进入的液压油首先流进第一分流腔中,然后经由分流腔流进第一散热管中,在第一散热管中冷却后的液压油由设置于另一端的另一个第一分流腔汇总后流出。在第一外壳101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02e,冷却用水通过设置于第一外壳两侧的第二连接管流进流出,对液压油进行冷却。水体散热器2包括第二外壳201,在第二外壳201的内部设置有用来冷却由油体散热器流出的冷却水的第二散热器202。第二散热器202包括设置于第二散热器两端的贯穿第二外壳的第三连接管202a和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二分流腔202b,在两端的第二分流腔202b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管202c,此处的第二分流腔采用与第一分流腔相同的结构,主要起到将流进的液体分流的作用。在第二外壳201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3个冷风扇203和3个出风口204,由冷风扇吹入的冷风经由第二散热管202c后将由油体散热器流出的冷却水冷却。第一管路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02e中的一个,第一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202a中的一个;第二管路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02e中的另一个,第二管路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202a中的另一个。将循环泵5设置于第二管路4上,通过循环泵的作用使冷却水循环。为了让散热效果更好,沿着第一散热管102c的轴向设置有第一散热片102d,第一散热片102d沿着第一散热管102c的周向均匀分布。沿着第二散热管202c的周向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散热片202d,第二散热片202d沿着第二散热管202c的轴向均匀分布。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可以将第一散热片102d设置为波浪形,可以有效增大散热面积。对于此处所涉及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可以采用铝合金薄片制成。由于第二散热片202d沿着第二散热管202c的周向设置并沿轴向均匀分布,因此将冷风扇203和出风口204设置在与第三连接管202a所在第二外壳201侧面相垂直的两个相对侧面上。通过此种设置方式,由冷风扇吹出的风会流经每一个散热片表面,散热片之间不存在互相阻挡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油体散热器(1)和水体散热器(2),所述油体散热器(1)和水体散热器(2)通过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相连,所述第二管路(4)上设置有循环泵(5),其特征在于:/n所述油体散热器(1)包括第一外壳(101),在第一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器(102),所述第一散热器(102)包括设置于第一散热器两端的贯穿第一外壳的第一连接管(102a)和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一分流腔(102b),在两端的第一分流腔(102b)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管(102c),在第一外壳(101)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02e);/n所述水体散热器(2)包括第二外壳(201),在第二外壳(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散热器(202),所述第二散热器(202)包括设置于第二散热器两端的贯穿第二外壳的第三连接管(202a)和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二分流腔(202b),在两端的第二分流腔(202b)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管(202c),在第二外壳(201)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冷风扇(203)和多个出风口(204);/n所述第一管路(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02e)中的一个,第一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202a)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管路(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02e)中的另一个,第二管路(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202a)中的另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油体散热器(1)和水体散热器(2),所述油体散热器(1)和水体散热器(2)通过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相连,所述第二管路(4)上设置有循环泵(5),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体散热器(1)包括第一外壳(101),在第一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器(102),所述第一散热器(102)包括设置于第一散热器两端的贯穿第一外壳的第一连接管(102a)和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一分流腔(102b),在两端的第一分流腔(102b)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管(102c),在第一外壳(101)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02e);
所述水体散热器(2)包括第二外壳(201),在第二外壳(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散热器(202),所述第二散热器(202)包括设置于第二散热器两端的贯穿第二外壳的第三连接管(202a)和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二分流腔(202b),在两端的第二分流腔(202b)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管(202c),在第二外壳(201)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冷风扇(203)和多个出风口(204);
所述第一管路(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02e)中的一个,第一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202a)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管路(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芊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赫朗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