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00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吸附罐体、离心机、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膜生物反应池和沉淀物回收器;所述吸附罐体和离心机依次对污废水进行初步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泥沙和悬浮物等杂质,对污染废水进行初步净化;然后再通过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膜生物反应池和沉淀物回收器进一步依次进行处理,可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生物类物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污废水采用联合处理方式,有效地去除了污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生物类物质,使处理后的水可达到中水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类污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水环境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若将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直接排放,就会产生大量的污废水,既污染周围环境,也浪费了水资源,所以制备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是目前迫切需求的。现有的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很多都为单一处理装置,处理不全面和不完全,达不到理想的使用状态,而且净化的效果也不够明显。比较通用的处理工艺是采用絮凝沉淀、酸碱中和、树脂吸附等方法进行简单处理,只能将细菌病毒生物类污染物靠沉淀进行物理转移,未得到有效降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有采用加热处理、超声波处理、氯及二氧化氯处理和石灰处理,但没有预先预处理而会造成后续处理不完全,同时,对细菌病毒生物废水后续没有进一步过滤处理,会造成处理后的细菌病毒生物仍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体、离心机、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膜生物反应池和沉淀物回收器;所述吸附罐体连通污废水进水管路,所述污废水进水管路上设有污废水进水泵,所述吸附罐体的底端连通有吸附罐体出水管路;所述吸附罐体出水管路上设有离心用水泵,所述离心用水泵接通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底端连接有离心机出水管路;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包括臭氧发生器和UV光解灯,所述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通过臭氧发生器出水管路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水管路上设有臭氧UV联用水泵,所述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连接有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所述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连接膜生物反应池,所述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上设有膜生物反应池用水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连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上安装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连接沉淀物回收器,所述沉淀物回收器连接沉淀物回收器出水管路,以排出无细菌病毒生物类中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UV光解灯的电池采用可充电电池。优选的,所述吸附罐体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吸附罐体下部通过凹槽结构匹配连接。优选的,所述吸附罐体上部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多个透气孔均匀排布在吸附罐体上部。优选的,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包括1个MBR膜片组,所述1个MBR膜片组包括三个及以上个膜片,且MBR膜片等距排列在膜生物反应池内底部。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顶部连通有设置臭氧进气管。优选的,所述UV光解灯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UV灯夹。优选的,所述吸附罐体内部侧表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采用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不必大量耗费化学试剂,设备管理简便,对进出水的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较强。2.预处理废水采用活性炭过滤器和离心过滤器,双重初步净化处理污废水,设备简单,维修方便,去除污废水中悬浮物效果好,最终采用沉淀物回收器对水质最终进行优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UV光解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吸附罐体下部凹槽的立体图。其中:1.吸附罐体;2.污废水进水管路;3.污废水进水泵;4.活性炭吸附板;5.吸附罐体出水管路;6.支架;7.凹槽;8.透气孔;9.离心用水泵;10.离心机;11.离心机出水口管路;12.臭氧发生器;13.UV光解灯;14.臭氧发生器出水口管路;15.臭氧UV联用水泵;16.UV灯夹;17.螺丝;18.臭氧进气管;19.膜生物反应池;20.膜生物反应池用水泵;21.MBR膜片组;22.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泵;23.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道;24.沉淀物回收器;25.沉淀物回收器出水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参照图1,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所述吸附罐体1连通污废水进水管路2,所述污废水进水管路2上设有污废水进水泵3,所述吸附罐体1内部侧表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板4,所述吸附罐体1的底端连通有吸附罐体出水管路5,所述吸附罐体1下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吸附罐体1底部相匹配,所述吸附罐体1表面上部设有多个透气孔8,所述多个透气孔8均匀排布在吸附罐体1上部;所述吸附罐体出水管路5上设有离心用水泵9,所述离心用水泵9接通离心机10,所述离心机10底端连接有离心机出水口管路11;臭氧发生器12和UV光解灯13通过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水口管路14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水管路14上设有臭氧UV联用水泵15,所述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包括臭氧发生器12和UV光解灯13组成,所述UV光解灯13安装在臭氧发生器12的上部和侧面;述臭氧发生器12顶部连通有臭氧进气管18;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水口管路14连接膜生物反应池19,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水口管路14上设有膜生物反应池用水泵20,所述膜生物反应池19包括1个MBR膜片组21;所述膜生物反应池19连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23,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23上安装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泵22,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23连接沉淀物回收器24,所述沉淀物回收器24连接沉淀物回收器出水管路25,以排出无细菌病毒等生物类中水。参照图2,所述UV光解灯13通过转动轴连接UV灯夹16,所述UV灯夹16通过螺丝17固定。参照图3,所述支架6下部设有凹槽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含细菌病毒等生物类污废水经吸附罐体过滤,所述吸附罐体含有活性炭吸附板,可吸附、截留和去除泥垢等杂质污染物,从而达到过滤净化的目的,活性炭过滤器主要用于吸附水中游离氯,对有机物和色度也有较高的去除率,进一步采用离心机,对其中的液体中的液固相杂质进行分离,达到澄清的效果;采用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用以对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进行去除处理,臭氧可氧化分解细菌病毒生物类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也可直接发生反应,破坏细胞和核糖核酸,同时,UV光解灯照射在生物体上时,可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从而对其灭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最终采用沉淀物回收器,去除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以分离除去,最终水质达到无细菌病毒生物类的中水标准。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附罐体、离心机、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膜生物反应池和沉淀物回收器;/n所述吸附罐体连通污废水进水管路,所述污废水进水管路上设有污废水进水泵,所述吸附罐体的底端连通有吸附罐体出水管路;/n所述离心机与吸附罐体通过吸附罐体出水管路连接,所述吸附罐体出水管路上设有离心用水泵,所述离心机底端连接有离心机出水管路;/n所述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包括臭氧发生器和UV光解灯;/n所述臭氧发生器和UV光解灯之间连通有臭氧发生器出水管路,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水管路上设有臭氧UV联用水泵,所述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连接有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n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与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通过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连接,所述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上设有膜生物反应池用水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连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上安装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连接沉淀物回收器,所述沉淀物回收器连接沉淀物回收器出水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细菌病毒生物类污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罐体、离心机、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膜生物反应池和沉淀物回收器;
所述吸附罐体连通污废水进水管路,所述污废水进水管路上设有污废水进水泵,所述吸附罐体的底端连通有吸附罐体出水管路;
所述离心机与吸附罐体通过吸附罐体出水管路连接,所述吸附罐体出水管路上设有离心用水泵,所述离心机底端连接有离心机出水管路;
所述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包括臭氧发生器和UV光解灯;
所述臭氧发生器和UV光解灯之间连通有臭氧发生器出水管路,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水管路上设有臭氧UV联用水泵,所述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连接有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
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与臭氧发生器-UV光解灯联合反应器通过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连接,所述臭氧UV联用出水管路上设有膜生物反应池用水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连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上安装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管路连接沉淀物回收器,所述沉淀物回收器连接沉淀物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乾恒道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