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00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7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顺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流入厌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厌氧反应后流向缺氧池,缺氧池内部的水进行缺氧反应后流向兼氧池,兼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兼氧反应后流向好氧池,好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好氧反应后流向二沉池,二沉池中的污泥能够输送至厌氧池。当兼氧池内部的水在兼氧池内部进行好氧反应时,使氨氧化菌和亚硝氮氧化菌同时增长;当兼氧池内部的水能够在兼氧池内部进行缺氧反应时,使亚硝氮氧化菌逐渐增少,氨氧化菌逐渐增多,使设备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该途径能够进行脱氮,因此能够节省碳源,尤其在进水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其中,活性污泥法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该方法是在人工充氧的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但在进水碳源不足的情况下存在脱氮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顺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流入所述厌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厌氧反应后流向所述缺氧池,所述缺氧池内部的水进行缺氧反应后流向所述兼氧池,所述兼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兼氧反应后流向所述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好氧反应后流向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中的污泥能够输送至所述厌氧池;所述兼氧池内部的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内部进行好氧反应,使氨氧化菌和亚硝氮氧化菌同时增长;或者,所述兼氧池内部的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内部进行缺氧反应,使亚硝氮氧化菌逐渐增少,氨氧化菌逐渐增多。可选的,所述兼氧池内部设置第一曝气部件,所述第一曝气部件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通过所述第一曝气风机控制所述第一曝气部件的启闭。可选的,所述第一曝气部件开启后,所述兼氧池相当于好氧池,使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进行好氧反应,使所述好氧池的总体积远大于所述缺氧池的总体积;所述第一曝气部件停止后,所述兼氧池相当于缺氧池,使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进行缺氧反应,使所述好氧池的总体积与所述缺氧池的总体积相等,或所述缺氧池的总体积小于所述好氧池的总体积。可选的,所述兼氧池内部设置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兼氧池底部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兼氧池分隔成兼氧区和沉降区,所述兼氧区底部设置多个为所述兼氧区内部的水提供氧气的第一曝气部件,所述沉降区用于沉淀所述兼氧区内部的水中的污泥。可选的,所述兼氧池内部设置斜板,所述斜板自所述兼氧池的底部向所述兼氧池的侧壁斜向延伸设置。可选的,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所述初沉池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初沉池的侧壁包括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初沉池的顶部设置;所述初沉池的底部内表面设置集泥部件,所述集泥部件成锥形设置。可选的,所述好氧池设置两个,用于对污水逐级处理。可选的,所述好氧池内部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好氧池底部具有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好氧池分隔成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多个为所述好氧区内部的水提供氧气的第二曝气部件,所述沉淀区用于沉淀所述好氧区内部的水中的污泥。可选的,所述好氧池内设置坡板,所述坡板自所述好氧池的底部向所述好氧池的侧壁斜向延伸设置。可选的,所述二沉池用于对剩余的污泥进行收集;所述二沉池包括过滤区和消毒区,所述过滤区内部设置生物填料,所述消毒区内部设置紫外线发生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顺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流入厌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厌氧反应后流向缺氧池,缺氧池内部的水进行缺氧反应后流向兼氧池,兼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兼氧反应后流向好氧池,好氧池内部的水进行好氧反应后流向二沉池,二沉池中的污泥能够输送至厌氧池。当兼氧池内部的水能够在兼氧池内部进行好氧反应时,该阶段处于共培养阶段,能够使氨氧化菌和亚硝氮氧化菌同时增长,且使氨氧化菌和亚硝氮氧化菌的活性提高至最佳状态,使污水进行反应;当兼氧池内部的水能够在兼氧池内部进行缺氧反应时,该阶段处于筛选阶段,能够使亚硝氮氧化菌逐渐增少,氨氧化菌逐渐增多,使设备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该途径能够进行脱氮,因此能够节省碳源,尤其在进水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初沉池;11-进水管;12-集泥部件;2-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41-好氧区;42-沉淀区;43-第二隔板;44-第二曝气部件;45-第二溶氧仪;46-第二曝气控制器;47-第二曝气风机;48-坡板;5-兼氧池;51-第一曝气部件;52-第一曝气风机;53-第一溶氧仪;54-第一曝气控制器;55-第一隔板;56-兼氧区;57-沉降区;58-斜板;6-二沉池;61-过滤区;62-消毒区;63-斜沉区;7-设备室;71-药剂投加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顺次设置的厌氧池2、缺氧池3、兼氧池5、好氧池4和二沉池6;流入厌氧池2内部的水进行厌氧反应后流向缺氧池3,缺氧池3内部的水进行缺氧反应后流向兼氧池5,兼氧池5内部的水进行兼氧反应后流向好氧池4,好氧池4内部的水进行好氧反应后流向二沉池6,二沉池6中的污泥能够输送至厌氧池2。当兼氧池5内部的水能够在兼氧池5内部进行好氧反应时,该阶段处于共培养阶段,使兼氧池5中的溶解氧浓度在3.0~4.0mg/L之间,该阶段持续1个污泥龄以上,能够使氨氧化菌(AOB)和亚硝氮氧化菌(NOB)同时增长,且使氨氧化菌和亚硝氮氧化菌的活性提高至最佳状态,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当兼氧池5内部的水能够在兼氧池5内部进行缺氧反应时,该阶段处于筛选阶段,能够使兼氧池5中的溶解氧浓度在0.5~1.0mg/L之间,该阶段持续2~3个污泥龄以上,且能够使NOB逐渐增少,AOB逐渐增多;因此,通过该方法可以在3~4个污泥龄内使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途径,该途径能够进行脱氮,因此能够节省碳源,尤其在进水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兼氧池5的内部设置第一曝气部件51,第一曝气部件51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52,通过第一曝气风机52控制第一曝气部件51的启闭,第一曝气部件51和第一曝气风机52独立设置,具有控制方便的优点。其中,当设备处于共培养阶段时,可将第一曝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设置的厌氧池(2)、缺氧池(3)、兼氧池(5)、好氧池(4)和二沉池(6);/n流入所述厌氧池(2)内部的水进行厌氧反应后流向所述缺氧池(3),所述缺氧池(3)内部的水进行缺氧反应后流向所述兼氧池(5),所述兼氧池(5)内部的水进行兼氧反应后流向所述好氧池(4),所述好氧池(4)内部的水进行好氧反应后流向所述二沉池(6),所述二沉池(6)中的污泥能够输送至所述厌氧池(2);/n所述兼氧池(5)内部的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5)内部进行好氧反应,使氨氧化菌和亚硝氮氧化菌同时增长;或者,/n所述兼氧池(5)内部的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5)内部进行缺氧反应,使亚硝氮氧化菌逐渐增少,氨氧化菌逐渐增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设置的厌氧池(2)、缺氧池(3)、兼氧池(5)、好氧池(4)和二沉池(6);
流入所述厌氧池(2)内部的水进行厌氧反应后流向所述缺氧池(3),所述缺氧池(3)内部的水进行缺氧反应后流向所述兼氧池(5),所述兼氧池(5)内部的水进行兼氧反应后流向所述好氧池(4),所述好氧池(4)内部的水进行好氧反应后流向所述二沉池(6),所述二沉池(6)中的污泥能够输送至所述厌氧池(2);
所述兼氧池(5)内部的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5)内部进行好氧反应,使氨氧化菌和亚硝氮氧化菌同时增长;或者,
所述兼氧池(5)内部的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5)内部进行缺氧反应,使亚硝氮氧化菌逐渐增少,氨氧化菌逐渐增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5)内部设置第一曝气部件(51),所述第一曝气部件(51)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52),通过所述第一曝气风机(52)控制所述第一曝气部件(51)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部件(51)开启后,所述兼氧池(5)相当于好氧池(4),使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5)进行好氧反应,使所述好氧池(4)的总体积远大于所述缺氧池(3)的总体积;
所述第一曝气部件(51)停止后,所述兼氧池(5)相当于缺氧池(3),使水能够在所述兼氧池(5)进行缺氧反应,使所述好氧池(4)的总体积与所述缺氧池(3)的总体积相等,或所述缺氧池(3)的总体积小于所述好氧池(4)的总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5)内部设置第一隔板(55),所述第一隔板(55)与所述兼氧池(5)底部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隔板(55)将所述兼氧池(5)分隔成兼氧区(56)和沉降区(57),所述兼氧区(56)底部设置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武首石烜张晨荣懿安卫军任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新泓水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