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86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包括轮斗本体,所述轮斗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层,所述轮斗本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耐磨层,所述轮斗本体的两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均滑动安装有降压钢板,且两个降压钢板均位于轮斗本体内,两个所述降压钢板与第二耐磨层之间设有降压装置,所述降压装置包括降压底座,所述降压底座内设有连接板,所述降压底座的顶部位置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降压底座内位于连接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方便了对轮斗本体的后期维护与更换,提高了轮斗本体的抗挤压力,轮斗本体连接处固定更加牢靠,大大提高了轮斗本体的使用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斗轮机
,尤其涉及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
技术介绍
斗轮机轮斗在取料作业过程中,会受到物料堆积面对轮斗作业面即斗唇面的挤压力,每遇坚硬料层时,这种挤压力会随之增大。长时间作业,在外应力作用下轮斗易发生内凹变形现象,伴随着轮斗的变形、逐步改变轮斗作业面与物料堆积工作面的接触角度,由“挖”变“蹭”,加快轮斗变形,缩短轮斗使用周期。随之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了轮斗出力,增大了轮斗驱动液压系统的负荷,对整个悬臂皮带构架造成冲击,设备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现有的大多斗轮机轮斗的耐磨性性和抗挤压力都不是很好,因而大大降低了轮斗本体的使用时长,且现有的斗轮机轮斗多为易焊接方式安装在斗轮机转轴上,这种安装方式对轮斗本体的后期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包括轮斗本体,所述轮斗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层,所述轮斗本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耐磨层,所述轮斗本体的两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均滑动安装有降压钢板,且两个降压钢板均位于轮斗本体内,两个所述降压钢板与第二耐磨层之间设有降压装置,所述降压装置包括降压底座,所述降压底座内设有连接板,所述降压底座的顶部位置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降压底座内位于连接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轮斗本体的内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轮斗本体的外表面四个角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安装有固定角铁,所述轮斗本体的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斗齿,所述斗齿的外表面设有第三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磨钢板,所述第一耐磨层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轮斗底座,所述轮斗底座的底部位置连接有固定柱,且轮斗底座与固定柱贯穿有同一螺杆,所述螺杆上螺装有螺母,所述固定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斗轮机转轴。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降压底座滑动安装,且连接板与降压底座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降压钢板的形状呈L型,且降压钢板采用高速钢材质。优选的,所述轮斗底座与固定柱相套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和第三耐磨层均采用RAEX耐磨钢层。优选的,所述耐磨钢板的形状呈弧形,且耐磨钢板采用RAEX耐磨钢材质。优选的,所述轮斗本体的前侧顶部位置和后侧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同一强化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大大提高了轮斗本体的耐磨性,通过设置降压钢板和降压装置,在轮斗取料时可对轮斗本体受力缓冲,从而提高了轮斗本体的抗挤压力,通过设置固定块和固定角铁,使轮斗本体连接处固定更加牢靠,降低了轮斗本体因长期工作而导致开裂的可能,因而大大提高了轮斗本体的使用时长;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轮斗底座和固定座相套接的方式,取代了现有的焊接安装轮斗本体的安装方式,方便了对轮斗本体的后期维护与更换,通过设置耐磨钢板的形状呈弧形,避免了物料直接于斗齿一侧的钢板接触,从而降低了物料对轮斗本体的挤压,从而增加了轮斗本体的使用时长;综上,本技术的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方便了对轮斗本体的后期维护与更换,提高了轮斗本体的抗挤压力,轮斗本体连接处固定更加牢靠,大大提高了轮斗本体的使用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实施例一的轮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斗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降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斗轮机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固定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降压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的实施例二的轮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斗本体、2第一耐磨层、3第二耐磨层、4降压钢板、5降压装置、6降压底座、7连接杆、8复位弹簧、9固定块、10固定角铁、11耐磨钢板、12斗齿、13第三耐磨层、14轮斗底座、15固定柱、16螺杆、17螺母、18斗轮机转轴、19强化筋、20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6,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包括轮斗本体1,轮斗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层2,轮斗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第二耐磨层3,轮斗本体1的两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均滑动安装有降压钢板4,且两个降压钢板4均位于轮斗本体1内,两个降压钢板4与第二耐磨层3之间设有降压装置5,降压装置5包括降压底座6,降压底座6内设有连接板20,降压底座6的顶部位置贯穿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与连接板20固定连接,降压底座6内位于连接板20远离连接杆7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8,轮斗本体1的内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块9,轮斗本体1的外表面四个角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安装有固定角铁10,轮斗本体1的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斗齿12,斗齿12的外表面设有第三耐磨层13,第一耐磨层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磨钢板11,第一耐磨层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轮斗底座14,轮斗底座14的底部位置连接有固定柱15,且轮斗底座14与固定柱15贯穿有同一螺杆16,螺杆16上螺装有螺母17,固定柱1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斗轮机转轴18。其中,连接杆7与降压底座6滑动安装,且连接板20与降压底座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其中,降压钢板4的形状呈L型,且降压钢板4采用高速钢材质。其中,轮斗底座14与固定柱15相套接,取代了现有的焊接安装轮斗本体1的安装方式,方便了对轮斗本体1的后期维护与更换。其中,第一耐磨层2、第二耐磨层3和第三耐磨层13均采用RAEX耐磨钢层,大大提高了轮斗本体1的耐磨性,从而大大增肌了轮斗本体1的使用时长。其中,耐磨钢板11的形状呈弧形,且耐磨钢板11采用RAEX耐磨钢材质,避免了物料直接与轮斗本体1的斗齿12一侧的钢板接触,从而降低了物料对轮斗本体1的挤压,从而增加了轮斗本体1的使用时长。实施例二:参照图2-7,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包括轮斗本体1,轮斗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层2,轮斗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第二耐磨层3,轮斗本体1的两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均滑动安装有降压钢板4,且两个降压钢板4均位于轮斗本体1内,两个降压钢板4与第二耐磨层3之间设有降压装置5,降压装置5包括降压底座6,降压底座6内设有连接板20,降压底座6的顶部位置贯穿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包括轮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斗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层(2),所述轮斗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第二耐磨层(3),所述轮斗本体(1)的两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均滑动安装有降压钢板(4),且两个降压钢板(4)均位于轮斗本体(1)内,两个所述降压钢板(4)与第二耐磨层(3)之间设有降压装置(5),所述降压装置(5)包括降压底座(6),所述降压底座(6)内设有连接板(20),所述降压底座(6)的顶部位置贯穿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与连接板(20)固定连接,所述降压底座(6)内位于连接板(20)远离连接杆(7)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8),所述轮斗本体(1)的内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轮斗本体(1)的外表面四个角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安装有固定角铁(10),所述轮斗本体(1)的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斗齿(12),所述斗齿(12)的外表面设有第三耐磨层(13),所述第一耐磨层(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磨钢板(11),所述第一耐磨层(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轮斗底座(14),所述轮斗底座(14)的底部位置连接有固定柱(15),且轮斗底座(14)与固定柱(15)贯穿有同一螺杆(16),所述螺杆(16)上螺装有螺母(17),所述固定柱(1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斗轮机转轴(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机斗轮的强化装置,包括轮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斗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层(2),所述轮斗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第二耐磨层(3),所述轮斗本体(1)的两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均滑动安装有降压钢板(4),且两个降压钢板(4)均位于轮斗本体(1)内,两个所述降压钢板(4)与第二耐磨层(3)之间设有降压装置(5),所述降压装置(5)包括降压底座(6),所述降压底座(6)内设有连接板(20),所述降压底座(6)的顶部位置贯穿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与连接板(20)固定连接,所述降压底座(6)内位于连接板(20)远离连接杆(7)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8),所述轮斗本体(1)的内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轮斗本体(1)的外表面四个角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安装有固定角铁(10),所述轮斗本体(1)的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斗齿(12),所述斗齿(12)的外表面设有第三耐磨层(13),所述第一耐磨层(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磨钢板(11),所述第一耐磨层(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轮斗底座(14),所述轮斗底座(14)的底部位置连接有固定柱(15),且轮斗底座(14)与固定柱(15)贯穿有同一螺杆(1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玉清刘春华陈润林张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榆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