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83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正机构,包括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固定件、调节件和挂钩,所述调节件旋转设置在固定件上,所述挂钩与调节件固定设置,所述调节件包括环绕固定件的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位于第一水平面,所述第四挡片在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二水平面位于第一水平面的下侧;传输线,其带动挂件沿水平方向移动;阻挡件,其位于调节件的一侧,所述阻挡件位于第一水平面处,所述阻挡件至少具有三个;其中,所述传输线带动挂件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或第三挡片碰撞阻挡件以使得调节件相对于固定件转动。其能够实现挂件的自适应导向,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结构巧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正机构
本技术涉及导正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正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产品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产品挂在挂钩上,而为了保证产品加工时的位置达到预定要求,其需要人工调节产品的位置,将其导正,以便于后续加工,而这种方式,耗费人力,工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正机构,其能够实现挂件的自适应导向,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结构巧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正机构,包括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固定件、调节件和挂钩,所述调节件旋转设置在固定件上,所述挂钩与调节件固定设置,所述调节件包括环绕固定件的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位于第一水平面,所述第四挡片在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二水平面位于第一水平面的下侧;传输线,其带动挂件沿水平方向移动;阻挡件,其位于调节件的一侧,所述阻挡件位于第一水平面处,所述阻挡件至少具有三个;其中,所述传输线带动挂件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或第三挡片碰撞阻挡件以使得调节件相对于固定件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件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件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件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通孔开设在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下侧,所述限位凸起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限位凸起抵接第二连接部。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呈半球形。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挂钩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多个钩部,所述杆体竖直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杆体下端部固定设置有配重块。作为优选的,所述挂件具有多个。作为优选的,多个所述挂件沿传输线方向等间距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阻挡件包括滚轮,所述传输线带动挂件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或第三挡片碰撞滚轮以调整挂件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由于阻挡件位于第一水平面处,在传输线带动挂件移动时,会依次经过多个阻挡件,阻挡件即抵压第一平面处的挡片的侧面,如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或第三挡片,如此,即实现调节件的转动。当第四挡片转动至阻挡件50的下侧时,挂件即不再发生转动,如此,实现挂件的导向。而挂件上挂有待加工产品,即可实现待加工产品导向,如此,即实现产品导向。2、本技术能够实现挂件的自适应导向,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结构巧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0、传输线;20、固定件;201、限位凸起;30、调节件;31、第一挡片;32、第二挡片;33、第三挡片;34、第四挡片;35、第一连接部;36、第二连接部;40、挂钩;41、杆体;42、钩部;43、配重块;50、阻挡件;51、上板;52、下板;53、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公开了一种导正机构,包括挂件、传输线10和阻挡件50。挂件包括固定件20、调节件30和挂钩40。调节件30旋转设置在固定件20上,即调节件30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固定件20转动。挂钩40与调节件30固定设置,调节件30包括环绕固定件20的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第三挡片33和第四挡片34。如,第一挡片31与第二挡片32成90°,第二挡片32与第三挡片33成90°,第三挡片33与第四挡片34成90°,第四挡片34与第一挡片31成90°。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和第三挡片33位于第一水平面,第四挡片34在第二水平面,第二水平面位于第一水平面的下侧。传输线10,其带动挂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传输线10的运动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组件可包括电机和齿轮,而传输线10可包括链条,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链条啮合,即可实现链条移动。而挂件设置在链条的下侧,即可实现挂件移动。阻挡件50位于调节件的一侧,阻挡件50位于第一水平面处,阻挡件50至少具有三个。其中,传输线10带动挂件的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或第三挡片33碰撞阻挡件50以使得调节件30相对于固定件20转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由于阻挡件50位于第一水平面处,在传输线10带动挂件移动时,会依次经过多个阻挡件50,阻挡件50即抵压第一平面处的挡片,如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或第三挡片33,如此,即实现调节件30的转动。当第四挡片34转动至阻挡件50的下侧时,挂件即不再发生转动,如此,实现挂件的导向。而挂件上挂有待加工产品,即可实现待加工产品导向,如此,即实现产品导向。在调节件30上贯穿开设有通孔,固定件20穿设在通孔内,固定件20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201。限位凸起201即能够保证调节件30与固定件20不会脱离。调节件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5和第二连接部36,通孔开设在第一连接部35上,第二连接部36位于第一连接部35的下侧,限位凸起201位于第一连接部35与第二连接部36之间,限位凸起201抵接第二连接部36。由于第一连接部35和第二连接部36的存在,即可实现固定件20的限位,保证调节件30能够相对于固定件20稳定地转动,且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第三挡片33和第四挡片34皆位于水平状态。限位凸起201呈半球形,如此,结构稳定性更好。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第三挡片33和第四挡片34与第二连接部36固定设置。挂钩40包括杆体41和设置在杆体41上的多个钩部42,杆体41竖直设置。多个钩部42便于挂设多个产品。在杆体41下端部固定设置有配重块43。配重块43能够保证挂钩40稳定性。挂件具有多个。如此,在传输线10移动时,通过阻挡件50即可实现多个挂件依次导向,挂件的位置做自适应调整,使得第四挡片34位于组件件的下侧,实现位置矫正,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多个挂件沿传输线10方向等间距设置。阻挡件50包括滚轮53,传输线10带动挂件的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或第三挡片33碰撞滚轮53以调整挂件的位置。如图3所示,阻挡件50包括上板51和下板52,滚轮53设置在上板51与下板52之间,滚轮53呈圆柱形,滚轮53的中轴线处设置有转轴。由于阻挡件50是固定不动的,在传输线10的作用下,挂件移动,当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或者第三挡片33碰到滚轮53时,在滚轮53的侧面阻挡下,第一挡片31、第二挡片32或者第三挡片33将会绕固定件20发生自适应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调节件30转动,而在调节件30转动时,滚轮53也会发生转动,滚轮53的设置可以较小摩擦,提高挂件自适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固定件、调节件和挂钩,所述调节件旋转设置在固定件上,所述挂钩与调节件固定设置,所述调节件包括环绕固定件的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位于第一水平面,所述第四挡片在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二水平面位于第一水平面的下侧;/n传输线,其带动挂件沿水平方向移动;/n阻挡件,其位于调节件的一侧,所述阻挡件位于第一水平面处,所述阻挡件至少具有三个;/n其中,所述传输线带动挂件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或第三挡片碰撞阻挡件以使得调节件相对于固定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固定件、调节件和挂钩,所述调节件旋转设置在固定件上,所述挂钩与调节件固定设置,所述调节件包括环绕固定件的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位于第一水平面,所述第四挡片在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二水平面位于第一水平面的下侧;
传输线,其带动挂件沿水平方向移动;
阻挡件,其位于调节件的一侧,所述阻挡件位于第一水平面处,所述阻挡件至少具有三个;
其中,所述传输线带动挂件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或第三挡片碰撞阻挡件以使得调节件相对于固定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件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件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通孔开设在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军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克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