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64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涉及到茶叶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和纵隔板,所述运输箱的上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运输箱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端中心四角分别设置有限位柱一、限位柱二、限位柱柱三、限位柱四。有益效果:利用减震弹簧在茶叶运输过程中进行减震处理,缓冲了运输设备的外部震动,防止了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减少了茶叶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减少了劳动量,减少了运输过程中茶叶的损失,减少了茶叶的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运输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茶叶作为我国的特有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随着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叶的制作工艺也随着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手工制茶变成了机器制茶,但是无论是人工还是机器制茶,采摘的茶叶要经过运输才能到达制茶地点,但对茶叶原料进行搬运,茶叶种类繁多、重量重,搬运人员工作强度大,现在的运输大多采用货车进行运输难免发生碰撞,严重的造成茶叶损坏影响茶叶的品质,并且现有的茶叶运输设备通风条件并不理想容易导致通风不畅,导致茶叶内部发热量过大在成茶叶质量降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和纵隔板,所述运输箱的上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把手,底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运输箱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端中心四角分别设置有限位柱一、限位柱二、限位柱柱三、限位柱四,所述限位柱一、限位柱二、限位柱柱三、限位柱四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一、限位柱二、限位柱柱三、限位柱四相匹配的柱形槽一,柱形槽二、柱形槽三、柱形槽四,所述柱形槽一,柱形槽二、柱形槽三、柱形槽四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减震弹簧一、减震弹簧二、减震弹簧三、减震弹簧四,所述移动板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一和滑块二,所述减震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相匹配的滑槽一和滑槽二。进一步,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设置有竖直钢板,所述竖直钢板的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设置有电机。进一步,所述减震板的底端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弹簧四,所述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弹簧四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柱五、限位柱六、限位柱七、限位柱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茶叶放置到运输盒的内部,当对茶叶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遇到比较崎岖的道路时,减震弹簧一、减震弹簧二、减震弹簧三、减震弹簧四,对来自外部的压力进行缓冲,当需要对减震板进行移动时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设置有竖直钢板,所述竖直钢板的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设置有电机,从而利用电机带动螺旋杆进行运动,进而将有利于将移动板进行水平位置上的移动,并且运输箱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和纵隔板,从而有利于将匀速向内部的空间进行隔开,进而有利于更多的空间对茶叶进行运输,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从而有利于移动运输箱,进而提高了运输箱的整体性能,利用减震弹簧在茶叶运输过程中进行减震处理,缓冲了运输设备的外部震动,防止了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减少了茶叶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减少了劳动量,减少了运输过程中茶叶的损失,减少了茶叶的运输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输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震装置爆炸图一;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震装置爆炸图二。图中:1、运输箱;101、横隔板;102、纵隔板;103、把手;104、箱门;105、滑槽二;106、螺纹杆;107、滑块一;108、移动板;109、竖直钢板;110、螺纹通孔;111、滑块二;112、电机;113、减震板;114、滑槽一;115、限位柱柱三;116、限位柱一;117、限位柱二;118、弹簧一;119、弹簧二;120、弹簧三;121、弹簧四;122、限位柱四;123、限位柱六;124、限位柱五;125、减震弹簧二;126、减震弹簧一;127、柱形槽一;128、柱形槽二;129、万向轮;130、柱形槽三;131、减震弹簧三;132、柱形槽四;133、减震弹簧四;134、限位柱七;135、限位柱八;136、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如图1-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茶叶减震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所述运输箱1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101和纵隔板102,所述运输箱1的上部设置有箱门104,所述箱门104的表面设置有把手103,底板136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29,所述运输箱1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板108,所述移动板108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板113,所述减震板113的底端中心四角分别设置有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所述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36,所述底板136的顶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相匹配的柱形槽一127,柱形槽二128、柱形槽三130、柱形槽四132,所述柱形槽一127,柱形槽二128、柱形槽三130、柱形槽四13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减震弹簧一126、减震弹簧二125、减震弹簧三131、减震弹簧四133,所述移动板108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一107和滑块二111,所述减震板113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滑块一107和滑块二111相匹配的滑槽一114和滑槽二10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滑块一107来说,所述滑块一107和滑块二111之间设置有竖直钢板109,所述竖直钢板109的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110,所述螺纹通孔110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06,所述螺纹杆106的端部设置有电机112,从而利用电机112带动螺旋杆106进行运动,进而将有利于将移动板108进行水平位置上的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减震板113来说,所述减震板113的底端设置有弹簧一118、弹簧二119、弹簧三120、弹簧四121,所述弹簧一118、弹簧二119、弹簧三120、弹簧四12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柱五124、限位柱六123、限位柱七134、限位柱八135,从而有利于限制弹簧一118、弹簧二119、弹簧三120、弹簧四121,的位置,防止弹簧一118、弹簧二119、弹簧三120、弹簧四121发生位置上的移动。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101)和纵隔板(102),所述运输箱(1)的上部设置有箱门(104),所述箱门(104)的表面设置有把手(103),底板(136)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29),所述运输箱(1)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板(108),所述移动板(108)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板(113),所述减震板(113)的底端中心四角分别设置有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所述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36),所述底板(136)的顶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相匹配的柱形槽一(127),柱形槽二(128)、柱形槽三(130)、柱形槽四(132),所述柱形槽一(127),柱形槽二(128)、柱形槽三(130)、柱形槽四(13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减震弹簧一(126)、减震弹簧二(125)、减震弹簧三(131)、减震弹簧四(133),所述移动板(108)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一(107)和滑块二(111),所述减震板(113)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滑块一(107)和滑块二(111)相匹配的滑槽一(114)和滑槽二(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减震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101)和纵隔板(102),所述运输箱(1)的上部设置有箱门(104),所述箱门(104)的表面设置有把手(103),底板(136)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29),所述运输箱(1)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板(108),所述移动板(108)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板(113),所述减震板(113)的底端中心四角分别设置有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所述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36),所述底板(136)的顶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一(116)、限位柱二(117)、限位柱柱三(115)、限位柱四(122)相匹配的柱形槽一(127),柱形槽二(128)、柱形槽三(130)、柱形槽四(132),所述柱形槽一(127),柱形槽二(128)、柱形槽三(130)、柱形槽四(13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减震弹簧一(1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