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陪护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平衡陪护机器人。
技术介绍
陪护机器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用户接触,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在与陪护机器人发生接触时,如果陪护机器人发生倾倒,将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可控的风险,因此研发一种当来自多方位多角度外力干扰的可以自行配重进而增强稳定性能的一种自平衡陪护机器人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平衡陪护机器人,包括自平衡底盘、支架、回转支承、电机一、电机二、呈圆柱形的外壳、呈圆形的安装板一、呈圆形的安装板二、电机底座、配重块、呈矩形的安装框、导向杆和螺杆,所述支架与所述自平衡底盘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自平衡底盘的上部,所述回转支承设有外齿轮和内齿轮,所述电机一设有转轴一,所述电机二设有转轴二,所述配重块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安装框、所述安装板二、所述外壳、所述回转支承、所述安装板一和所述自平衡底盘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所述安装框、所述安装板二和所述外壳的上部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壳的下部和所述外齿轮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内齿轮、所述安装板一和所述自平衡底盘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二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机二与所述安装板一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二和所述安装板二的下侧表面的中心处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向杆和所述螺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配重块、所述导向杆和所述螺杆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中部套设在所述通孔一的内部,所述螺杆的中部套设在所述通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陪护机器人,包括自平衡底盘(11)、支架(4)和回转支承,所述支架(4)与所述自平衡底盘(11)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自平衡底盘(11)的上部,所述回转支承设有外齿轮(1)和内齿轮(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一(8)、电机二(14)、呈圆柱形的外壳(3)、呈圆形的安装板一(2)、呈圆形的安装板二(10)、电机底座(12)、配重块(7)、呈矩形的安装框(9)、导向杆(5)和螺杆(6),所述电机一(8)设有转轴一,所述电机二(14)设有转轴二(13),所述配重块(7)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安装框(9)、所述安装板二(10)、所述外壳(3)、所述回转支承、所述安装板一(2)和所述自平衡底盘(11)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所述安装框(9)、所述安装板二(10)和所述外壳(3)的上部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壳(3)的下部和所述外齿轮(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内齿轮(15)、所述安装板一(2)和所述自平衡底盘(11)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二(14)设置在所述外壳(3)的内部,所述电机二(14)与所述安装板一(2)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二(13)和所述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陪护机器人,包括自平衡底盘(11)、支架(4)和回转支承,所述支架(4)与所述自平衡底盘(11)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自平衡底盘(11)的上部,所述回转支承设有外齿轮(1)和内齿轮(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一(8)、电机二(14)、呈圆柱形的外壳(3)、呈圆形的安装板一(2)、呈圆形的安装板二(10)、电机底座(12)、配重块(7)、呈矩形的安装框(9)、导向杆(5)和螺杆(6),所述电机一(8)设有转轴一,所述电机二(14)设有转轴二(13),所述配重块(7)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安装框(9)、所述安装板二(10)、所述外壳(3)、所述回转支承、所述安装板一(2)和所述自平衡底盘(11)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所述安装框(9)、所述安装板二(10)和所述外壳(3)的上部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壳(3)的下部和所述外齿轮(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内齿轮(15)、所述安装板一(2)和所述自平衡底盘(11)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二(14)设置在所述外壳(3)的内部,所述电机二(14)与所述安装板一(2)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二(13)和所述安装板二(10)的下侧表面的中心处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向杆(5)和所述螺杆(6)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配重块(7)、所述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融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