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298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7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以及滤光层,滤光层设置在发光器件层的出光侧,滤光层包括分别相邻设置的色阻和遮光层。其中,色阻具有延伸部,且色阻的延伸部在显示面板的像素间隔区层叠设置形成遮光层。从而通过层叠结构有效的防止面板内部出射的光线出现色偏的问题,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性能以及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器件具有重量轻巧,视角广,响应时间快,耐低温,发光效率高等优点。通常情况下OLED显示面板包含多个发光器件单元,而每个显示器件都是由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发光层组成。但是当外界光入射到OLED显示面板中时,由于阳极和阴极的材料多采用金属或具有反光特性的材料,会将外界光反射回来,进而降低显示效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常会在OLED的出光侧再设置一圆偏光片。但是,设置圆偏光片后,外界光先经过偏光膜层时已经有一半光无法通过,而剩余的一半光经过λ/4相位延迟膜层,再经过阳极/阴极反射之后与原来的偏振方向相差90度,进而使得反射回来的光无法通过偏光膜层向外出射,并造成出射光存在一定的色偏,最终影响面板的显示效果。综上所述,现有的OLED器件中,当器件在画面显示时,显示设备的出射光线存在一定的色偏,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有效的改善现有的OLED器件中,在进行画面显示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法如下: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至少包括:发光器件层;以及,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出光侧的色阻和位于相邻所述色阻之间的遮光层;其中,所述色阻具有延伸部,且所述色阻的延伸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间隔区层叠设置形成所述遮光层。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色控层、第二色控层以及第三色控层,所述第一色控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所述第二色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色控层上,所述第三色控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色控层上。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色控层、所述第二色控层以及所述第三色控层为任意顺序排列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色控层、所述第二色控层以及所述第三色控层的厚度小于所述色阻的厚度。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与所述色阻的厚度相同。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滤光层之间。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衬底,并在所述衬底上制备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发光子像素区和与所述发光子像素区相邻的像素间隔区;在所述发光器件层的出光侧制备滤光层,其中,所述滤光层包括不同颜色的色阻和设置在所述色阻之间的遮光层,在制备不同颜色的色阻时,采用掩膜版工艺制备,且所述色阻的延伸部在所述像素间隔区内形成层叠结构的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滤光层上制备盖板,并对所述显示面板封装。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延伸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色控层、第二色控层和第三色控层,所述第一色控层、所述第二色控层以及所述第三色控层与对应的所述色阻在同一掩膜版工艺中形成。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制备不同颜色的所述色阻时,所述像素间隔区对应的所述掩膜版为半开口掩膜版。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制备所述色阻时,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对应的所述掩膜版的半开口位置不同。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为了有效的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直接将滤光层设置在发光器件层上,并且在设置滤光层时,使滤光层形成单层滤光层以及层叠结构的滤光层结构,层叠结构的滤光层可有效地消除出射光的色偏问题,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以及显示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更显而易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工艺对应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工艺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制备工艺示意图;图6-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随着显示面板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制备并获得到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及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有效的改善现有的OLED器件的显示色偏问题,并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0、像素定义层101以及发光层102。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101设置在衬底基板100上,同时,像素定义层101在衬底基板100上图案化设置,并在衬底基板100上开口区域。具体的,像素定义层101在衬底基板100上形成发光子像素区107和像素间隔区108,发光子像素区107和像素间隔区108间隔设置。发光层102设置在衬底基板100上,同时,发光层102设置在像素定义层101对应的发光子像素区107对应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衬底基板100可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发光层102通过阳极层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连接,并形成发光器件层。进而通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实现对发光层102的控制,并驱动该发光层102发光,最终实现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功能。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膜层103,其中,封装膜层103设置在像素定义层101上,封装膜层103覆盖该像素定义层101以及发光层102,通过封装膜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发光器件层;以及,/n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出光侧的色阻和位于相邻所述色阻之间的遮光层;/n其中,所述色阻具有延伸部,且所述色阻的延伸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间隔区层叠设置形成所述遮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发光器件层;以及,
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出光侧的色阻和位于相邻所述色阻之间的遮光层;
其中,所述色阻具有延伸部,且所述色阻的延伸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间隔区层叠设置形成所述遮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色控层、第二色控层以及第三色控层,所述第一色控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所述第二色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色控层上,所述第三色控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色控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控层、所述第二色控层以及所述第三色控层为任意顺序排列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控层、所述第二色控层以及所述第三色控层的厚度小于所述色阻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与所述色阻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