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98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发光单元背离衬底一侧的遮光层,且遮光层中的开孔分为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其中,第一类开孔中的第二容纳区中用于设置填充色阻,以作为构成预设功能元件的光通路的一部分存在,第二类开孔以及第一类开孔中的第一容纳区则均用于设置第一色阻,以作为正常的显示光线的光通路存在,且所述第一容纳区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以减小所述第一类开孔和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差距,改善显示面板的阳光照射等使用条件下第二容纳区视觉可见的问题,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应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成为研发人员努力的方向。目前有方案通过小孔成像原理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至少两层功能层上开孔,以为感光功能元件(例如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等)提供工作光通路,在满足该感光功能元件的工作需求的基础上,保证感光功能元件所在位置处的正常显示功能,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但这种方案中的小孔会在某些使用条件下视觉可见,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中的开孔视觉可见的问题,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所述第一类开孔包括第一容纳区和与所述第一容纳区对应的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一容纳区和所述第二类开孔中用于设置第一色阻,所述第二容纳区中用于设置填充色阻,所述第一容纳区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预设功能元件和如上述的显示面板。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发光单元背离衬底一侧的遮光层,且遮光层中的开孔分为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其中,第一类开孔中的第二容纳区中用于设置填充色阻,以作为构成预设功能元件的光通路的一部分存在,第二类开孔以及第一类开孔中的第一容纳区则均用于设置第一色阻,以作为正常的显示光线的光通路存在,且所述第一容纳区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以减小所述第一类开孔和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差距,改善显示面板的阳光照射等使用条件下第二容纳区视觉可见的问题,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的对比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的对比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开孔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位于所述衬底10一侧的发光单元61。位于所述发光单元61背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遮光层51,所述遮光层51包括第一类开孔511和第二类开孔512,所述第一类开孔511包括第一容纳区511A和与所述第一容纳区511A对应的第二容纳区511B,所述第一容纳区511A和所述第二类开孔511B中用于设置第一色阻52,所述第二容纳区511B中用于设置填充色阻53,所述第一容纳区511A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类开孔512的开口面积。可选的,所述遮光层51可以包括黑矩阵层,所述第一色阻52、填充色阻53和所述遮光层51共同构成了彩膜层50。在图2中,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示出了其他的可行的显示面板堆叠膜层,例如包括薄膜晶体管24、信号线层30、封装层40、像素电极62以及多个绝缘层。所述薄膜晶体管24包括有源层242、栅极243、源极244以及漏极245,源极244和漏极245分别通过两个源漏过孔241与有源层242的源区和漏区电连接,所述漏极245还通过一个电极过孔27与像素电极62电连接。所述信号线层30可以与像素电极62同层,通过同一金属层的图案化工艺形成,所述信号线层30包括信号线开孔31,可选的,信号线开孔3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第二容纳区511B在衬底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信号线开孔31配合所述第二容纳区511B构成光通路,满足预设功能元件对于工作光线的需求。可选的,信号线开孔3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容纳区511B在衬底10的正投影内,且所述信号线开孔31在衬底10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等于第二容纳区511B在衬底10的正投影。所述信号线开孔31配合所述第二容纳区511B构成光通路,提高预设功能元件对于光线收集,提高预设功能元件工作灵敏度。当然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层30还可以与薄膜晶体管24的源极245或栅极243等结构同层,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封装层40包括第一封装层41、第二封装层42和第三封装层43,其中,第一封装层41和第三封装层43均可以为无机膜层,所述第二封装层42可以为通过喷墨打印(InkJetPrinting)方式形成的有机层。上述结构之间的多个绝缘层可以包括层间绝缘层21、栅绝缘层22、平坦层23以及像素定义层32等。如前文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所述第二容纳区511B配合所述信号线开孔31构成光通路,阵列排布的第二容纳区511B和信号线开孔31构成矩阵式微孔成像系统(MatrixPinholeImagingSystem,MAPIS),以预设功能元件为指纹识别元件为例,指纹识别元件需要接收照射到用户手指上携带有指纹信息的反馈光线,进而根据反馈光线成像,以获取指纹信息,这些反馈光线只能通过所述第二容纳区511B和所述信号线开孔31形成的光通路传播才能到达指纹识别元件表面,从而满足指纹识别元件对于光线收集的需求,提高指纹识别元件的工作灵敏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n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发光单元;/n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所述第一类开孔包括第一容纳区和与所述第一容纳区对应的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一容纳区和所述第二类开孔中用于设置第一色阻,所述第二容纳区中用于设置填充色阻,所述第一容纳区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发光单元;
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所述第一类开孔包括第一容纳区和与所述第一容纳区对应的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一容纳区和所述第二类开孔中用于设置第一色阻,所述第二容纳区中用于设置填充色阻,所述第一容纳区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色阻为同一颜色色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色阻与所述第一容纳区中的第一色阻的颜色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色阻包括绿色色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区、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二类开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均包括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二类开孔或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容纳区内;
第一投影距离大于第二投影距离,所述第一投影距离包括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二类开孔的正投影的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投影距离包括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容纳区的正投影的边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距离与所述第二投影距离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区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开口面积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容纳区的开口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和与所述第二容纳区对应的第一容纳区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二子区域连通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一容纳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存在两个第一类开孔的第二容纳区的形状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与所述第二容纳区相邻的第二类开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诗浩曾洋吴曜东柳家娴姚绮君卢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