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110kV电力电缆及其制备工艺,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外侧一侧设置有半导电带、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缓冲阻水带和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包括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部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缓冲件,制备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S1:线芯外侧均匀缠绕半导电带,直至覆盖整个线芯;S2:通过挤塑机在半导电带外侧依次套接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S3:外屏蔽层外侧均匀缠绕缓冲阻水带;S4:在缓冲阻水带外侧依次套接内护套和外护套。本申请具有减少外界冲击对电缆的损坏,从而降低电缆的损坏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10kV电力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本申请涉及电缆制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110kV电力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公告号为CN2059596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候电缆结构,其包括至少两根电缆、填充材料、包裹电缆和填充材料的屏蔽层和包裹屏蔽层的外护套,所述的电缆包括导体和绝缘层,导体采用由至少两根相扭绞的软铜线组成的绞线组,绝缘层包裹在导体的外侧,所述的填充材料填在屏蔽层和电缆之间的空隙内,外护套和绝缘层采用耐候性材料。填充材料使得电缆具有延展性,耐候性材料则减少昼夜温差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电缆在外部被使用时,外界的自然环境或动物可能对电缆产生较大的冲击,当瞬时冲击较大时,可能造成电缆的外套破损,并导致电缆内芯受损,使得电缆的受损率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外界冲击对电缆的损坏,从而降低电缆的损坏率,本申请提供一种110kV电力电缆及其制备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110kV电力电缆及其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110kV电力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110kV电力电缆,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外侧一侧设置有半导电带、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缓冲阻水带和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包括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部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缓冲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导电带、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缓冲阻水带使得电缆保持绝缘防水,护套层则保护线芯,使得线芯不会受到外界的直接冲击,其中外护套的空腔中的缓冲件则增强护套层的抗冲击能力,当电缆的外部受到冲击时,冲击力首先作用到缓冲件上,减少对护套层的破坏,从而提高护套层对冲击的抵抗能力,由此减少电缆的受损率。可选的,所述缓冲件设置为剪切增稠液体,且填充整个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剪切增稠液体是非牛顿流体材料,当剪切增稠液体受到较大的瞬时冲击时,剪切增稠液体粘度变大,从而快速增强对冲击的抵抗能力,在不承受冲击时,剪切增稠液体粘度小,使得电缆能够自由弯曲,不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可选的,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若干环状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沿线芯的轴线均匀分布,且支撑块将空腔分隔成若干隔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均匀分布的支撑块在外护套内部的空腔中起到支撑且分隔的作用,支撑块将空腔分隔成多个间隔,当其中一个间隔处的外壁因冲击而破损后,剪切增稠液体可能外泄脱离外护套,在支撑块的分隔的作用下,其他隔间内的剪切增稠液体不会外泄,由此使得电缆外护套不会因一处受损而导致整体的防护性能降低。可选的,所述外护套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所述支撑块位于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之间并连接两者,所述第一保护套远离线芯的一侧喷涂防水涂料,第二保护套远离线芯的一侧喷涂有石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保护套的外侧喷涂石墨,便于电缆的耐压试验,同时在第一保护套外侧喷涂防水涂料使得外界水汽以及内部的剪切增稠液体不会渗透到电缆的内部,减少对第一保护套的腐蚀,从而提高电缆的安全性能。可选的,所述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均设置为交联聚乙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联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绝缘性、耐磨性、抗冲击性以及耐化学性,使得电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并且交联聚乙烯的高耐热性使得电缆能够具有较大的载流量,从而提高电缆的通电效率。可选的,所述内护套设置为皱纹铝护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护套具有良好的防水作用和热稳定性,同时对线芯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外力对线芯的作用,另外,铝护套采用皱纹形状,使得铝护套随电缆弯曲时,铝护套不会因产生尖锐角而对线芯造成损坏,由此提高对线芯的防护效果。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110kV电力电缆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110kV电力电缆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S1:线芯外侧均匀缠绕半导电带,直至覆盖整个线芯;S2:通过挤塑机在半导电带外侧依次套接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S3:外屏蔽层外侧均匀缠绕缓冲阻水带;S4:在缓冲阻水带外侧依次套接内护套和外护套。可选的,所述内护套外侧通过挤塑机套接一层第一保护套,第一保护套的外侧喷涂石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保护套上的石墨成为外护套的第一层阻燃层,当电缆外部存在火焰时,第一保护套上的石墨减少火焰向电缆内部的蔓延。可选的,在第一保护套外侧均匀固定支撑块,在支撑块远离第一保护套的一侧套接第二保护套,并且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和若干支撑块之间共同构成多个隔间,隔间内注入剪切增稠液体,第二保护套外侧喷涂石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外护套内的空腔中填充剪切增稠液体,使得电缆在承受外部的冲击时,剪切增稠液体能增大粘度而变硬,从而抵抗冲击,对电缆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在电缆外部不存在冲击时,剪切增稠液体粘度小,使得剪切增稠液体能够随电缆弯曲,使得电缆能够被正常使用;2.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采用交联聚乙烯,使得电缆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够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同时交联聚乙烯的绝缘性和耐冲击性使得电缆的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线芯;2、半导电带;3、内屏蔽层;4、绝缘层;5、外屏蔽层;6、缓冲阻水带;7、护套层;71、内护套;72、外护套;721、第一保护套;722、第二保护套;723、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110kV电力电缆。实施例1参照图1,110kV电力电缆包括线芯1,线芯1外侧依次紧密包裹有半导电带2、内屏蔽层3、绝缘层4、外屏蔽层5、缓冲阻水带6以及护套层7。内屏蔽层3、绝缘层4和外屏蔽层5均采用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使得内屏蔽层3、绝缘层4和外屏蔽层5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够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同时使得内屏蔽层3、绝缘层4和外屏蔽层5不易被破损,提高电缆的安全性。参照图1和图2,护套层7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护套71和外护套72,内护套71套接在缓冲阻水带6的外侧。内护套71设置为皱纹铝护套,皱纹铝护套与缓冲阻水带6抵接。皱纹铝护套对电缆内部提供保护作用,同时皱纹铝护套和缓冲阻水带6共同起到防水的作用。另外,在电缆弯曲时,缓冲阻水带6在外屏蔽层5和皱纹铝护套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由此提高对线芯1的保护。外护套72包括由内而外的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护套721和第二保护套722,第一保护套721外侧喷涂有防水涂料,第二保护套722外侧喷涂有石墨,石墨用于电缆耐压试验,而防水涂料则减少水汽或溶液对第一保护套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0kV电力电缆,包括线芯(1),所述线芯(1)外侧一侧设置有半导电带(2)、内屏蔽层(3)、绝缘层(4)、外屏蔽层(5)、缓冲阻水带(6)和护套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7)包括内护套(71)和外护套(72),所述外护套(72)内部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缓冲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0kV电力电缆,包括线芯(1),所述线芯(1)外侧一侧设置有半导电带(2)、内屏蔽层(3)、绝缘层(4)、外屏蔽层(5)、缓冲阻水带(6)和护套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7)包括内护套(71)和外护套(72),所述外护套(72)内部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缓冲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设置为剪切增稠液体,且填充整个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10kV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若干环状的支撑块(723),所述支撑块(723)沿线芯(1)的轴线均匀分布,且支撑块(723)将空腔分隔成若干隔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10kV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72)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第一保护套(721)和第二保护套(722),所述支撑块(723)位于第一保护套(721)和第二保护套(722)之间并连接两者,所述第一保护套(721)远离线芯(1)的一侧喷涂防水涂料,第二保护套(722)远离线芯(1)的一侧喷涂有石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层(3)、绝缘层(4)和外屏蔽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平,胡爱斌,庄兴华,路佳欢,金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航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