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52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药罐一和药罐二,每个药罐通过进水阀连接进水管,罐内设置液位计、搅拌器及出液阀,出液阀连接加药泵向目标容器供药,药罐上方设置加药机构,药罐外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药罐的进水阀、液位计、搅拌器、出液阀、加药泵以及加药机构,通过液位计监测药罐内的液位并控制药剂制备和双药罐交替循环供药,同时根据检测反馈的目标容器溢出水质量,计算控制加药装置药液量的输出及药液预制浓度,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环境,实现加药装置全自动化运行,减轻现场工作强度,合理控制药剂使用量,提升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砂石骨料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砂石骨料生产线因生产中产生大量粉尘,在水源充沛地区,常采用湿法生产,湿法生产中会用到水处理设备,需使用加药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满足排放标准;现有技术依靠人工调配药剂并根据需要向废水中添加药剂,在含泥量较大,废水浓度多变的环境下,现场生产工人需要频繁对废水添加药剂,并随时视情况调整加药量,工作强度大,占用人手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双药罐加药装置,并连接控制系统,在保证药剂熟化工艺的前提下,自动控制药剂添加,并根据废水处理反馈效果,自动调节药剂浓度和用量,实现加药装置控制环节的自动化,减轻现场工作强度,提高现场设备自动化程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双罐交替循环保证药液连续供应,包括药罐一和药罐二,进水管分两路分别通过进水阀连接药罐一和药罐二,每个药罐上方均设有加药口和送药机构,每个药罐内部还设有液位计、搅拌器和出液阀,加药泵与两个药罐的出液阀通过管路连接,通过加药泵向目标容器加药,所述药罐外部设有控制系统,进水阀、液位计、搅拌器、出液阀以及加药泵和加药机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液位计监测药罐内的液位并控制药剂制备和双药罐交替循环供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并反馈目标容器处理后溢出水质量,根据反馈的溢出水质量信号控制系统计算控制药罐的药液预制浓度和供药量。进一步地,所述加药机构中设有激振器,通过激振器的振动作用辅助进行加药。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两个药罐,进水管连接进水阀,药罐内设置液位计检测液位高低,根据相应液位控制进水阀、搅拌器、加药机构及出液阀的开启或关闭,一个药罐向外供给药剂时,另一个药罐制备药剂,双药罐循环供药,并通过药剂必要熟化工艺时间控制,智能调配药罐投退,避免欠熟化药剂添加,造成药剂浪费和沉淀除泥效果欠佳。本技术还通过水质监测,实时反馈废水处理效果,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号自动调节药液浓度及供药量,控制废水处理效果,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环境,实现加药装置全自动化运行,减轻现场工作强度,合理控制药剂使用量,提升废水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药罐进出控制流程图;图3为药罐药液药剂添加、制备、熟化控制流程图。附图标记:1、罐一进水阀,2、罐一送药机构,3、罐一搅拌器,4、罐一液位计,5、罐一出液阀,6、罐二进水阀,7、罐二送药机构,8、罐二搅拌器,9、罐二液位计,10、罐二出液阀,11、加药泵,12、1#药罐,13、2#药罐;14、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置有两个药罐:1#药罐12和2#药罐13,采用双药罐交替循环供药,进水管通过罐一进水阀1连接1#药罐12,通过罐二进水阀6连接2#药罐13,1#药罐12上部设有加药口和罐一送药机构2,2#药罐13上部设有加药口和罐二送药机构7,1#药罐12内部设有罐一液位计4、罐一搅拌器3、罐一出液阀5,2#药罐13内部设有,罐二液位计9、罐二搅拌器8、罐二出液阀10,加药泵11连接罐一出液阀5和罐二出液阀10,用于向外部的目标容器供药;药罐外部设有控制系统14,进水阀、液位计、搅拌器、出液阀以、加药泵及送药机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控制双药罐循环供药和药剂制备,控制系统还连接水质检测装置,水质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目标容器处理后溢出水质量,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据此计算控制供药量及药液预制浓度。所述加药机构中设有激振器,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水质检测装置,目标容器内盛放废水,通过加药泵注入的药液对废水进行处理,水质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目标容器处理后的溢出水质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模块,可通过市面购买成品或经过厂家定制。本技术工作时,药罐12/13分别通过进水阀1/6注入清水,通过送药机构2/7加入药剂,液位计4/9检测到起动液位时,搅拌器3/8起动,药液制备完成后打开出液阀5/10,通过加药泵11将药液注入目标容器,控制系统14控制药罐12/13交替循环,保证药液供应连续。图2示意的是双药罐交替循环和药罐进出控制的流程图,控制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启动自动控制,通过液位计检测药罐液位,若液位计4检测1#药罐12液位低至下限时,启用2#药罐13进行供药,关闭1#药罐12对应的出液阀5并打开进水阀1,开始1#药罐12的药液制备,通过进水阀1注入清水,当液位高过下限时,搅拌器3起动,当液位超过加药液位时,送药机构2起动,按设定剂量加入药剂,并进行制备熟化计时,当液位达到上限时,进水阀1关闭,持续制备熟化计时,直至熟化结束;同时,监测2#药罐13液位低至下限,且关闭出液阀10时,启用1#药罐12供药,开启出液阀5,药液通过加药泵11将药液注入目标容器,2#药罐进行药液制备和熟化,如此循环,控制系统14控制药罐12/13交替循环,保证药液连续供应。图3示意的是药剂添加、制备、熟化的具体工作过程;当液位计检测到相应药罐内液位低于下限时,启用药剂制备,待液位高于下限时,开启搅拌器,然后进行加药控制,使用加药机构向罐内加入设定剂量的药剂并进行药剂熟化计时,待罐内液位达到上限时,停止加水,继续进行熟化计时,熟化完成后即完成药剂制备。本申请的控制系统还连接水质检测装置,根据反馈信号自动调节药液浓度及供药量(以药罐12正常供药中为例),控制系统14实时监测目标容器处理后溢出水质量,当水质检测值偏低时,控制系统14控制加药泵11提高向目标容器内注入的加药量,当控制系统14监测加药泵11持续高负荷输出药液量高于设定值时,自动计算药剂补偿量,提高药罐13药剂加药量,提升药液浓度,如此控制加药装置药液量的输出及药液预制浓度,合理控制药剂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双罐交替循环保证药液连续供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罐一和药罐二,进水管分两路分别通过进水阀连接药罐一和药罐二,每个药罐上方均设有加药口和送药机构,每个药罐内部还设有液位计、搅拌器和出液阀,加药泵与两个药罐的出液阀通过管路连接,通过加药泵向目标容器加药,所述药罐外部设有控制系统,进水阀、液位计、搅拌器、出液阀以及加药泵和加药机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液位计监测药罐内的液位并控制药剂制备和双药罐交替循环供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双罐交替循环保证药液连续供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罐一和药罐二,进水管分两路分别通过进水阀连接药罐一和药罐二,每个药罐上方均设有加药口和送药机构,每个药罐内部还设有液位计、搅拌器和出液阀,加药泵与两个药罐的出液阀通过管路连接,通过加药泵向目标容器加药,所述药罐外部设有控制系统,进水阀、液位计、搅拌器、出液阀以及加药泵和加药机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液位计监测药罐内的液位并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郜帅王聪敏郭辉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耐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