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大学专利>正文

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43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在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上部分别开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用于和空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通,在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底部分别开有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液口,在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上分别开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在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上分别安装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一管路相互连通,第一三通的一个端口和第二三通的一个端口之间通过第二管路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储气量大,供气稳定,能够明显减少气体中的杂质,且能够同时为多个气相色谱仪供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供气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发生器以空气泵为动力源,吸收经过滤的外界空气在空气泵内形成高压气体,然后进入储气罐,再经过减压、净化、稳压、干燥等处理后输出纯净空气,一般置于仪器房内,作为气相色谱仪用的气源。一般国产的实验室用空气发生器,其作用原理是和冰箱用的压缩机是一样的,里边需要加入冷冻油来工作,高温的时候,油就会随着压缩机产生的气体蒸发出来。虽然输出的气体会经过净化、干燥等处理,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的油蒸气和水蒸气,随着空气发生器出气口的产气而进入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管中。空气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是用来做FID的燃烧气,FID的燃烧气中混进了少量的油,就会导致FID的基线不稳,噪声变大,仪器的检出限变差,检测器容易被污染等问题。由于空气发生器在压缩气体时不能连续工作,从而导致输出的空气压力不稳,而且一台空气发生器只能供一台气相色谱仪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空气发生器输出气压不稳定、有杂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的上部分别开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和空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分别开有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液口,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上分别开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在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上分别安装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所述第一排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一管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的一个端口和所述第二三通的一个端口之间通过第二管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的另一个端口和所述第二三通的另一个端口用于输出气体。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容腔体积一致,且为10~20升。还设置有固定架,用于安装以及固定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的罐体为金属材质。本技术为一种缓冲装置,和空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接,由空气发生器输出的气体进入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内。由于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互连通,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相互连通,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具有较大的容积,能够存储足够的气体。从空气发生器输出的气体进入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内后,油蒸汽和水蒸汽在罐体内冷却、沉降形成液体并沉积在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底部,当沉积的液体达到一定体积后,可以打开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液口将液体排出。由于缓冲罐内始终存在一定量的气体,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稳定输出压力变化很小的气体,当缓冲罐内的气体变少后,空气发生器启动补充气体便可维持缓冲罐内的气体量。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能够同时至少为两个气相色谱仪供气,实现了一个空气发生器能够同时为多台气相色谱仪供气的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储气量大,供气稳定,能够明显减少气体中的杂质,且能够同时为多个气相色谱仪供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缓冲罐;2、第二缓冲罐;3、第一进气口;4、第二进气口;5、第一出气口;6、第二出气口;7、第一三通;8、第二三通;9、第一排液口;10、第二排液口;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在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的上部分别开有第一进气口3和第二进气口4,第一进气口3和第二进气口4和空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通,空气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注入到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内。在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的底部分别开有第一排液口9和第二排液口10,第一排液口9和第二排液口10通过第一管路11相互连通,一般情况下,第一排液口9和第二排液口10相互连通,用于使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的压力相同、气量相同,当罐体内存积有较多的液体时,会影响缓冲装置的正常工作,并且经过缓冲装置的气体内的油蒸汽和水蒸气的沉积率会降低,这时将第一排液口9和第二排液口10打开,从而将罐体内的液体排出,保证缓冲装置的正常工作。在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上分别开有第一出气口5和第二出气口6,在第一出气口5和第二出气口6上分别安装第一三通7和第二三通8。第一三通7的一个端口和第二三通8的一个端口之间通过第二管路12相互连通,使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之间相互连通,维持两个罐体的压力相同,第一三通7的另一个端口和第二三通8的另一个端口用于输出气体,分别和气相色谱仪相连接,为气相色谱仪供气。其中,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容腔体积一致,且为10~20升,这样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能够容纳足够的空气,能够提供压力稳定的气体,性能可靠,且能够同时为多台气相色谱仪供气。还设置有固定架,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安装并固定在固定架上,使整个装置能够稳定的工作。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的罐体为金属材质,一般为不锈钢材质,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够使进入罐体内的空气快速的降温,从而使气体中的油蒸汽和水蒸汽快速冷却凝结,形成沉积。本技术和空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接,由空气发生器输出的气体进入到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内。由于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通过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相互连通,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相互连通,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具有较大的容积,能够存储足够的气体。从空气发生器输出的气体进入到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内后,油蒸汽和水蒸汽在罐体内冷却、沉降形成液体并沉积在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的底部,当沉积的液体达到一定体积后,可以打开第一排液口9和第二排液口10将液体排出。由于缓冲罐内始终存在一定量的气体,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稳定输出压力变化很小的气体,当缓冲罐内的气体变少后,空气发生器启动补充气体便可维持缓冲罐内的气体量。第一缓冲罐1和第二缓冲罐2能够同时至少为两个气相色谱仪供气,实现了一个空气发生器能够同时为多台气相色谱仪供气的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储气量大,供气稳定,能够明显减少气体中的杂质,且能够同时为多个气相色谱仪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的上部分别开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和空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分别开有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液口,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上分别开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在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上分别安装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所述第一排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一管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的一个端口和所述第二三通的一个端口之间通过第二管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的另一个端口和所述第二三通的另一个端口用于输出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发生器后置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的上部分别开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和空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底部分别开有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液口,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上分别开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在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上分别安装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所述第一排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一管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的一个端口和所述第二三通的一个端口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丽青张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