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3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所述分离装置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底端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一侧固定有保护壳,所述第一底座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于所述保护壳内部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底座底端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笨重的水气分离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将整个装置升起,然后放下平行移动组件,再有固定装置将两组平行移动组件进行固定,使装置整体可以方便移动,提升搬运效率,不需要移动时,将平行移动组件收起,再通过升降装置将装置整体降下,保持装置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分离装置,是把油井生产出的原油和伴生天然气分离开来的一种装置。油气分离器置于潜油离心泵和保护器之间,将井液中的游离气体与井液分离,液体送给潜油离心泵,气体释放到油管和套管环形空间。一般传统的油气分离装置体型较大,显得笨重,移动不方便,通常需要人工通过机器进行搬运,搬运过程麻烦,而且消耗人力,并且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本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所述分离装置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底端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一侧固定有保护壳,所述第一底座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于所述保护壳内部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底座底端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底座底端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一内槽内部侧壁开设有两组平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内槽顶端开设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二内槽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于所述保护壳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部的第一螺纹套,所述滑槽内壁顶端与所述第一底座外壁底端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通孔顶端固定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于所述第一底座内部一端固定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螺纹套侧壁设置有滑动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滑槽侧壁上的限位槽,所限位槽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套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行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内槽侧壁上的铰接坐,所述铰接坐上转动设置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滚动设置有滚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槽内部的卡块,所述第二内槽内壁顶端与所第一底座外壁底端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插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底端与所述卡块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且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固定有第五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于所述第一底座内部的一端上固定有第六锥形齿轮,所述第六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五锥形齿轮相啮合。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相较于传统的笨重的水气分离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将整个装置升起,然后放下平行移动组件,再有固定装置将两组平行移动组件进行固定,使装置整体可以方便移动,提升搬运效率,不需要移动时,将平行移动组件收起,再通过升降装置将装置整体降下,保持装置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螺纹套和限位块三维图。图中:1、分离装置本体;2、第一底座;3、第二底座;4、保护壳;5、第一转轴;6、滑槽;7、第一内槽;8、第二内槽;9、伺服电机;10、第一锥形齿轮;11、第二锥形齿轮;12、第一螺纹套;13、第一通孔;14、第二转轴;15、第一螺纹杆;16、第三锥形齿轮;17、第四锥形齿轮;18、限位槽;19、限位块;20、铰接坐;21、铰接块;22、滚轮;23、卡块;24、第二通孔;25、第二螺纹套;26、第二螺纹杆;27、第五锥形齿轮;28、第六锥形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另外,本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1,所述分离装置本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2底端设置有第二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2一侧固定有保护壳4,所述第一底座2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于所述保护壳4内部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底端一侧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底端开设有第一内槽7,所述第一内槽7内部侧壁开设有两组平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内槽7顶端开设有第二内槽8,所述第二内槽8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本技术装置是一种方便油气分离装置移动的装置,首先通过运行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升降装置,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将整个装置升起,与地面产生一定高度,平行移动组件自动落起,同时固定装置降下,抵在两组平行移动组件之间,保持平行移动组件固定,使装置在进行整体的移动过程中不会晃动,或者受阻力自动收回。本装置在不需要移动时,要通过外力将平行移动组件向第一内槽7内部轻微转动一点,然后再降下升降装置,平行移动组件便可自动向第一内槽7内部缩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壳4内部的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0,所述第一转轴5于所述保护壳4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1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1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相啮合;通过运行伺服电机9转动带动输出轴上的第一锥形齿轮10转动,与第一锥形齿轮10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1一同转动,然后由第二锥形齿轮11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6内部的第一螺纹套12,所述滑槽6内壁顶端与所述第一底座2外壁底端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且所述第一螺纹杆15与所述第一螺纹套1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3顶端固定有第三锥形齿轮16,所述第一转轴5于所述第一底座2内部一端固定有第四锥形齿轮17,所述第四锥形齿轮17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6相啮合,所述第一螺纹套12侧壁设置有滑动组件;通过第一转轴5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本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2)底端设置有第二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2)一侧固定有保护壳(4),所述第一底座(2)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于所述保护壳(4)内部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底端一侧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底端开设有第一内槽(7),所述第一内槽(7)内部侧壁开设有两组平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内槽(7)顶端开设有第二内槽(8),所述第二内槽(8)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本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2)底端设置有第二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2)一侧固定有保护壳(4),所述第一底座(2)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于所述保护壳(4)内部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底端一侧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底座(3)底端开设有第一内槽(7),所述第一内槽(7)内部侧壁开设有两组平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内槽(7)顶端开设有第二内槽(8),所述第二内槽(8)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壳(4)内部的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0),所述第一转轴(5)于所述保护壳(4)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1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1)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6)内部的第一螺纹套(12),所述滑槽(6)内壁顶端与所述第一底座(2)外壁底端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且所述第一螺纹杆(15)与所述第一螺纹套(1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3)顶端固定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翠宽蒋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尔泰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