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2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通过进料罐的出料口连接低温活性炭柱的进料口,低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并联在进料罐与中转罐相连接的管道上,低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进料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低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中转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中转罐的出料口连接高温活性炭柱,高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并联在中转罐与储罐相连接的管道上,高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中转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高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储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去除二裂酵母粗提液中的异味并进行脱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分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
技术介绍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具有很强的抗免疫抑制活性并能促进DNA修复,可有效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引起的损伤,用于乳化、水基及水醇体系的护肤、防晒及晒后护理产品,是经双歧杆菌培养、灭活及分解得到代谢产物、细胞质片段、细胞壁组分及多糖复合体。由于本产品是通过发酵得到,其产品普遍存在颜色偏黄,有发酵异味,浑浊等问题,这就使得产品在化妆品领域中的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目的在于去除二裂酵母粗提液中的异味,以及对其进行脱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包括进料罐、中转罐、储罐、低温活性炭柱和高温活性炭柱,中转罐的进料口分别连接所述进料罐的进料口与所述储罐的进料口;进料罐的出料口连接低温活性炭柱的进料口,低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并联在进料罐与中转罐相连接的管道上,低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进料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低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中转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中转罐的出料口连接高温活性炭柱,高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并联在中转罐与储罐相连接的管道上,高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中转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高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与储罐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进料罐的出料口与低温活性炭柱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中转罐的出料口与高温活性炭柱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进一步地,进料罐的出料口与第一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进一步地,低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设有第六阀门。进一步地,中转罐的出料口与第二循环泵之间设有第七阀门。进一步地,高温活性炭柱的出料口设有第八阀门。进一步地,低温活性炭柱与高温活性炭柱的外侧均设有夹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进料罐、中转罐、储罐、低温活性炭柱和高温活性炭柱,中转罐分别与进料罐、储罐连接,通过在进料罐与中转罐之间设有低温活性炭柱,使进料罐与低温活性炭柱构成循环体系,将进料罐内的料液循环除味后,再通入中转罐。通过在中转罐与储罐之间设有高温活性炭柱,使中转罐与高温活性炭柱构成循环体系,经除味后的料液再该循环体系中循环脱色后,进入储罐中。采用这种分段处理的方法,可以连续化生产,脱色除味,效率更高,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罐;2-中转罐;3-储罐;4-低温活性炭柱;5-高温活性炭柱;6-夹套;8-第一循环泵;9-第二循环泵;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第七阀门;17-第八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包括进料罐1、中转罐2、储罐3、低温活性炭柱4和高温活性炭柱5,中转罐2的进料口分别连接进料罐1的进料口与储罐3的进料口。进料罐1的出料口连接低温活性炭柱4的进料口,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并联在进料罐1与中转罐2相连接的管道上,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与进料罐1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10,所述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与中转罐2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11。中转罐2的出料口连接高温活性炭柱5,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并联在所述中转罐2与储罐3相连接的管道上,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与中转罐2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12,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与储罐3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13。进料罐1的出料口与低温活性炭柱4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8,中转罐2的出料口与高温活性炭柱5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9,进料罐1的出料口与第一循环泵8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14,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设有第六阀门15,中转罐2的出料口与第二循环泵9之间设有第七阀门16,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设有第八阀门17。低温活性炭柱4与高温活性炭柱5的外侧均设有夹套6。本技术的使用原理: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五阀门14、第六阀门15和第一阀门10,关闭第二阀门11,使进料罐1和低温活性炭柱4构成循环体系,向低温活性炭柱的夹套6中通入10℃-15℃的冷却水,温度稳定后,开启第一循环泵8,使进料罐1中的料液通过活性炭起到循环除味的作用,循环2-4小时后,关闭第一阀门10,打开第二阀门11,将料液打入中转罐2内。接着打开第七阀门16、第八阀门17、第三阀门12,关闭第四阀门13,使中转罐2与高温活性炭柱5构成循环体系,向高温活性炭柱的夹套6通入50℃-60℃的热水,温度稳定后,开启第二循环泵9,使中转罐2中的料液通过活性炭起到循环脱色的作用,循环2-4小时后,关闭第三阀门12,打开第四阀门13,最后将精制完毕的料液打入储罐3内。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人员能很好的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罐(1)、中转罐(2)、储罐(3)、低温活性炭柱(4)和高温活性炭柱(5),所述中转罐(2)的进料口分别连接所述进料罐(1)的进料口与所述储罐(3)的进料口;/n所述进料罐(1)的出料口连接低温活性炭柱(4)的进料口,所述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并联在所述进料罐(1)与中转罐(2)相连接的管道上,所述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与进料罐(1)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10),所述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与中转罐(2)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11);/n所述中转罐(2)的出料口连接高温活性炭柱(5),所述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并联在所述中转罐(2)与储罐(3)相连接的管道上,所述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与中转罐(2)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12),所述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与储罐(3)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13);/n所述进料罐(1)的出料口与低温活性炭柱(4)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8),所述中转罐(2)的出料口与高温活性炭柱(5)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裂酵母破壁粗提液的精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罐(1)、中转罐(2)、储罐(3)、低温活性炭柱(4)和高温活性炭柱(5),所述中转罐(2)的进料口分别连接所述进料罐(1)的进料口与所述储罐(3)的进料口;
所述进料罐(1)的出料口连接低温活性炭柱(4)的进料口,所述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并联在所述进料罐(1)与中转罐(2)相连接的管道上,所述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与进料罐(1)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10),所述低温活性炭柱(4)的出料口与中转罐(2)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11);
所述中转罐(2)的出料口连接高温活性炭柱(5),所述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并联在所述中转罐(2)与储罐(3)相连接的管道上,所述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与中转罐(2)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12),所述高温活性炭柱(5)的出料口与储罐(3)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13);
所述进料罐(1)的出料口与低温活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诺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