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福增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19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壳的右侧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除尘壳的左侧设置有空气出口,所述除尘壳的内部设置有识别组件,所述空气进口的内部设置有触发组件,所述识别组件的一侧管道连接有检测处理组件,所述检测处理组件设置在除尘壳的内部,所述识别组件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管道连接在空气进口上,所述管道的前端设置有挡网,所述挡网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活塞杆弹性连接在液压缸的内部,所述管道的后端设置有吸风扇,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摩擦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扬尘强度和降低能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除尘
,具体为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钴矿井除尘一般通过通风加除尘的方式来进行,矿井通风方法按主要通风机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及混合式三种,三种通风方式各有利弊。而在通风的过程中由于产生了风力导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扬尘,且通风管路过长导致在运输过程中的动能损耗较大,且在气体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矿井内部出现短时间的内部氧气浓度过低的情况,不利于矿井工人的高强度工作。且钴矿石所产生的粉尘的密度药高于不同石头所产生的粉尘密度。因此,设计降低扬尘强度和降低能耗的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壳的右侧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除尘壳的左侧设置有空气出口,所述除尘壳的内部设置有识别组件,所述空气进口的内部设置有触发组件,所述识别组件的一侧管道连接有检测处理组件,所述检测处理组件设置在除尘壳的内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识别组件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管道连接在空气进口上,所述管道的前端滑动连接有挡网,所述挡网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活塞杆弹性连接在液压缸的内部,所述管道的后端设置有吸风扇,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摩擦膜,所述摩擦膜设置在吸风扇的内部,所述液压缸的底端管道连接在摩擦膜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识别缸,所述液压缸的一侧管道连接在识别缸上,所述识别缸的外侧设置有变形缸,所述变形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变形杆,所述变形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空气进口上,所述空气进口为弹性材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处理组件包括处理缸,所述处理缸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缸,所述固定缸底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密度塞,所述密度塞的一侧设置有密度球,所述固定缸的一侧管道连接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柱的另一侧轴承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触发部的外侧轴承连接有控制缸,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控制缸上,所述触发部的一侧设置有触发臂,所述控制缸的内部位于触发部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控制缸的上侧设置有低密度溶液,所述控制缸的下侧设置有高密度溶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缸的一侧管道连接有检测缸,所述检测缸的内部弹性连接有气球,所述气球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转动中心,所述转动中心的一侧轴承连接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的左侧设置有电阻块,所述转动中心的下侧设置有接入块,所述接入块与电阻块的一侧均电连接有电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缸的一侧管道连接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的另一端连接在吸风扇上,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缸的上侧设置有液压出口,所述液压出口的内侧设置有软绳,所述软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阀球,所述液压出口的一侧管道连接有负压吸源。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缸的两侧均管道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管道连接在处理缸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网为弹性材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极的外侧设置有收气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识别组件使得装置可以判断矿井内部的粉尘浓度,并在粉尘浓度较高时,降低吸风强度,同时增大空气进口的直径,以此降低洗风所带来的扬尘,通过设置有触发组件使得装置可以精确的分离矿石粉尘与不同粉尘,且不断的使装置保持平衡,避免分离室粉尘的溶解影响到装置的判断精度,通过设置有检测处理组件使得装置可以检测除尘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并在氧气浓度较低时,补充氧气。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识别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识别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触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处理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尘壳;2、空气进口;3、空气出口;21、识别缸;22、变形缸;23、变形杆;24、管道;25、吸风扇;26、摩擦膜;27、压力阀;28、挡网;29、液压缸;210、活塞杆;31、处理缸;32、固定缸;33、密度球;34、密度塞;35、触发部;36、转动板;37、转动柱;38、固定板;39、控制缸;310、控制阀;311、触发臂;312、液压出口;313、阀球;41、检测缸;42、气球;43、转动中心;44、接入块;45、电阻块;46、控制壳;47、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壳1,其特征在于:除尘壳1的右侧设置有空气进口2,除尘壳1的左侧设置有空气出口3,除尘壳1的内部设置有识别组件,空气进口2的内部设置有触发组件,识别组件的一侧管道连接有检测处理组件,检测处理组件设置在除尘壳1的内部;通过设置有识别组件使得装置可以判断矿井内部的粉尘浓度,并在粉尘浓度较高时,降低吸风强度,同时增大空气进口的直径,以此降低洗风所带来的扬尘,通过设置有触发组件使得装置可以精确的分离矿石粉尘与不同粉尘,且不断的使装置保持平衡,避免分离室粉尘的溶解影响到装置的判断精度,通过设置有检测处理组件使得装置可以检测除尘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并在氧气浓度较低时,补充氧气。识别组件包括管道24,管道24管道连接在空气进口2上,管道24的前端滑动连接有挡网28,挡网28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210,活塞杆2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液压缸29,活塞杆210弹性连接在液压缸29的内部,管道24的后端设置有吸风扇25,管道24的内部设置有摩擦膜26,摩擦膜26设置在吸风扇25的内部,液压缸29的底端管道连接在摩擦膜26上;含有灰尘的空气被抽入管道中,管道中灰尘的浓度较高时,对挡网的冲击力就较大,反之,当灰尘的浓度较低时,对挡网的冲击力就较小,挡网网口较大且表面材质不容易附着灰尘,故而可以使用挡网当灰尘进行第一次清除,且灰尘不容易堵塞挡网,灰尘的浓度较大时,带动挡网移动,进而带动活塞板移动,将液压缸一侧的液体挤到摩擦膜中,摩擦膜中的压强越大,对外侧吸风扇力就越大,对吸风扇的摩擦力就越大,而吸风扇的在外部恒功率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时,其转动速度就越小,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对灰尘进行初步清除,且可以根据灰尘浓度的大小来控制吸风扇的吸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壳(1)的右侧设置有空气进口(2),所述除尘壳(1)的左侧设置有空气出口(3),所述除尘壳(1)的内部设置有识别组件,所述空气进口(2)的内部设置有触发组件,所述识别组件的一侧管道连接有检测处理组件,所述检测处理组件设置在除尘壳(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壳(1)的右侧设置有空气进口(2),所述除尘壳(1)的左侧设置有空气出口(3),所述除尘壳(1)的内部设置有识别组件,所述空气进口(2)的内部设置有触发组件,所述识别组件的一侧管道连接有检测处理组件,所述检测处理组件设置在除尘壳(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管道(24),所述管道(24)管道连接在空气进口(2)上,所述管道(24)的前端滑动连接有挡网(28),所述挡网(28)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210),所述活塞杆(2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液压缸(29),所述活塞杆(210)弹性连接在液压缸(29)的内部,所述管道(24)的后端设置有吸风扇(25),所述管道(24)的内部设置有摩擦膜(26),所述摩擦膜(26)设置在吸风扇(25)的内部,所述液压缸(29)的底端管道连接在摩擦膜(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识别缸(21),所述液压缸(29)的一侧管道连接在识别缸(21)上,所述识别缸(21)的外侧设置有变形缸(22),所述变形缸(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变形杆(23),所述变形杆(2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空气进口(2)上,所述空气进口(2)为弹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式矿井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处理组件包括处理缸(31),所述处理缸(31)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缸(32),所述固定缸(32)底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密度塞(34),所述密度塞(34)的一侧设置有密度球(33),所述固定缸(32)的一侧管道连接有触发部(35),所述触发部(3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37),所述转动柱(3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板(36),所述转动柱(37)的另一侧轴承连接有固定板(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福增
申请(专利权)人:曹福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