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12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固定装置、支撑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至少为两个,设置于预制板边缘;所述支撑装置位于预制板的侧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本公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证预制板抗裂性能的同时,减小预制板厚度,降低预制构件自重,节省了建材,降低了成本,并使得管线安装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叠合楼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叠合楼板绝大部分采用钢筋桁架叠合板,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存在如下缺陷:1、混凝土底板最小厚度为60mm,自重大,造价高;2、抗裂能力低,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容易开裂或折断;3、桁架钢筋对现场铺设电气管线的施工影响很大,有些管线交叉位置无法施工,需要剪断桁架钢筋或加厚整块混凝土板现浇面层。4、钢筋桁架受压、混凝土底板受拉,没有发挥材料的受力优势。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叠合楼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使其减小预制板厚度,减少建材用量,降低成本,从而克服现有的叠合楼板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固定装置、支撑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至少为两个,设置于预制板边缘;所述支撑装置位于预制板的侧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调节部件和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第一端与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二端与调节部件可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件与预制板之间设有定位装置,分别与预制板和调节部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呈U字形,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预制板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预制板与夹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螺帽、滑动块和固定块,其中:所述固定块滑动置于螺帽内,固定块内表面上开有螺纹孔,外周面为正六边形;所述滑动块套置于预应力筋之外,并与固定块抵接,滑动块的外周靠近固定块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旋入螺帽之内,滑动块向螺帽内旋紧能够推动固定块拉近预应力筋;所述螺帽的内周一端与滑动块螺纹连接,中间段内周面为正六边形与固定块滑动接触,另一端开有螺纹孔,用于与另一根预应力筋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外周面为正六边形;所述螺帽的外周面为正六边形。进一步地,所述螺帽两端设置内螺纹旋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滑动垫片。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板的内部纵横交错地设有数根预制板底筋与预制板分布筋。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叠合楼板厚度减少10mm,降低预制构件自重16.7%;板面无钢筋桁架,节省建材,也使现场管线安装更加便利。2、制作和运输过程中预制构件无裂缝产生,抗裂性能远好于普通钢筋桁架叠合板;3、降低了生产、运输和施工成本,减少了工地现场的塔吊负荷。4、高强预应力钢筋只受拉,预制混凝土板只受压,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优势。可拆卸式高强预应力钢筋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5、建筑物建成后,每层的楼板总厚度可减少10mm,可降低建筑物的地震作用和基础造价。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调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板;2-固定装置;3-调节部件;4-预应力筋;5-预制板底筋;6-预制板分布筋;7-橡胶垫块;8-定位装置;9-螺帽;10-滑动块;11-固定块;12-滑动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1、固定装置2、支撑装置;固定装置2至少为两个,设置于预制板1边缘;支撑装置位于预制板的侧面,其两端分别与固定装置2可拆卸连接。固定装置2和支撑装置位于预制板1的外部。支撑装置与预制板可呈非平行状态,并呈稳固的多边形,更好的承受拉力。另外,根据预制板1的面积或大小不同,固定装置2可以为多个,并与一个或多个支撑装置相连接。例如:可在预制板1边缘对称设置4个或6个固定装置2,并由单个支撑装置统一连接。通过设置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可以降低叠合楼板的厚度,降低预制构件自重,节省钢材,并使得管线安装更加便利。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制板1呈平面板状,预制板1的内部纵横交错地设有数根预制板底筋5与预制板分布筋6,以满足预制板现场吊装就位后的承载力要求。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调节部件3和预应力筋4;预应力筋4第一端与固定装置2可拆卸连接,第二端与调节部件3可移动连接。调节部件3用于调整支撑装置的长度。预应力筋4与固定装置2、调节部件3的连接方式可选择螺纹螺母连接、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可选的,固定装置2设置有安装孔,预应力筋4第一端设置有螺纹,第一端穿过安装孔后使用螺母锁紧实现固定。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固定装置2呈U字形,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预制板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预制板与夹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7。固定装置2呈U字型,在固定装置2内侧分别设置上夹板和下夹板,夹板与预制板接触的地方设置橡胶垫块7,起到防滑和缓冲保护预制板的作用。固定装置2通过上下夹板将预制板夹紧。上下夹板的间距可根据预制板的厚度进行调节。固定装置2设置有安装孔,预应力筋4第一端设置有螺纹,第一端穿过安装孔后使用螺母锁紧实现固定。通过固定装置2的上下夹板,可以实现固定装置2在预制板上的迅速拆装,预应力筋4与固定装置2锁定也可采用卡扣、螺栓连接等方便拆装的方式,使得支撑装置可与预制板实现迅速拆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调节部件3包括螺帽9、滑动块10和固定块11,其中:固定块11滑动置于螺帽9内,固定块11内表面上开有螺纹孔,外周面为正六边形;滑动块10套置于预应力筋4之外,并与固定块11抵接,滑动块10的外周面靠近固定块1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旋入螺帽9之内,滑动块10向螺帽9内旋紧能够推动固定块11拉近预应力筋4;螺帽9的内周一端与滑动块10螺纹连接,中间段内周面为正六边形与固定块11滑动接触,另一端开有螺纹孔,用于与另一根预应力筋4螺纹连接。可选的,调节部件3设置在预制板1的中部,调节部件3包括螺帽9、滑动块10和固定块11,固定块11滑动置于螺帽9内,固定块11上开有螺纹孔(正向),用于与预应力筋4的端部螺纹连接。滑动块10套置于预应力筋4之外并与固定块11抵接,滑动块10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正向)能够旋入至螺帽9内,当滑动块10向螺帽9内侧旋入时,推动固定块11也向螺帽9内部滑动而不转动,进而起到拉紧预应力筋4的作用。螺帽9的另一端开有螺纹孔(反向),用于与另一根预应力筋4连接。通过调节部件3中各个零件的配合,通过旋转滑动块,即可达到调整支撑装置的预设应力。可选的,滑动块10与固定块11之间设置有滑动垫片12。滑动垫片12用于在减小滑动块10和固定块11相对转动时的摩擦阻力。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滑动块10远离螺帽9的一端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固定装置、支撑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至少为两个,设置于预制板边缘;所述支撑装置位于预制板的侧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固定装置、支撑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至少为两个,设置于预制板边缘;所述支撑装置位于预制板的侧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调节部件和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第一端与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二端与调节部件可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与预制板之间设有定位装置,分别与预制板和调节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呈U字形,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预制板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预制板与夹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应力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螺帽、滑动块和固定块,其中:
所述固定块滑动置于螺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祥黎加纯杨小威王荣豪许文杰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