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01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包括护理床、护理床控制模块和移动终端;护理床上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的左右翻身装置、背升腿降装置、躺平装置、开盖关盖装置、冲洗装置、烘干打包装置,还设有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和姿态感应器;护理床控制模块设有电机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移动终端收集护理床上使用者的生理指标及控制护理床的姿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移动终端里面的app控制端对卧床老人的床体姿态、进行远程的控制,移动终端的监护端可以接收来自护理床控制信号收发模块传送过来的信息,将护理床与移动终端的app控制端,监护端融合为三位一体的控制监护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护理床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年化进程加快,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比例12.6%,老年化的人口数量增多,老年化速度快的问题,使我们应对人口老年化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目前,由于照卧床老人的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护理成本和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因此照顾卧床老人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得人们对于远程控制监护医疗的器械需求大大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的普及,采用智能平板app作为智能护理床的控制端,并且接收来自护理床传送过来的卧床老人的生理信息以便进行监控成为了可能。因此,本专利提供一种远程控制和监护系统,可以为卧床老人提供更加有效,及时,便利的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该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可以实现护理人员远程监控和控制护理床。基于该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包括护理床、与床体通信连接的护理床控制模块,与护理床控制模块通过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护理床上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的左右翻身装置、背升腿降装置、躺平装置、开盖关盖装置、冲洗装置、烘干打包装置,所述护理床上还设有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和姿态感应器;所述护理床控制模块设有电机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电机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动作,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将将护理床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和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收集护理床上使用者的生理指标及控制护理床的姿态。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呼吸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生理指标传感器为光学心率传感器,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连接在护理床的床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监护端和控制端,所述监护端用于收集来自护理床生理指标装置的呼吸率、心率、血压信息;所述控制端可以通过床体姿态对床体进行远程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床具有唯一的一个编号,在移动终端输入ID编号进行注册,并绑定护理床,对护理床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床控制模块包括核心控制板,给核心控制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为WIFI模块;所述护理床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和护理床控制模块通信。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基于移动终端的护理床远程控制和监护系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里面的app控制端对卧床老人的床体姿态、进行远程的控制,移动终端的监护端可以接收来自护理床控制信号收发模块传送过来的信息,将护理床与移动终端的app控制端,监护端融合为三位一体的控制监护系统。(2)专业的医护人员可通过监护端查看卧床老人的实时生理信息,并通过控制端向护理床发送相应的改善操作或治疗方案,来为老人提供更加有效、及时、便利的护理服务。附图说明图1为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的框架图;图2-图5为心率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包括护理床、与床体通信连接的护理床控制模块,与护理床控制模块通过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护理床上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的左右翻身装置、背升腿降装置、躺平装置、开盖关盖装置、冲洗装置、烘干打包装置,护理床上还设有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和姿态感应器,姿态感应器用于检测护理床当前的状态;护理床控制模块设有电机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电机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动作,信号收发装置将将护理床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和移动终端连接;移动终端收集护理床上使用者的生理指标及控制护理床的姿态。护理床的左右翻身装置、背升腿降装置、躺平装置、开盖关盖装置、冲洗装置、烘干打包装置由电机控制运行,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单独设置在床体上,移动终端app利用远程控制端对电机控制装置发出运行指令,可以远程对卧床老人进行左右翻身、坐立、躺平、大小便处理等动作。数据库信息可呈现在远程监护端,专业的医护人员可通过监护端查看卧床老人的实时生理信息,并通过控制端向护理床发送相应的改善操作或治疗方案,来为老人提供更加有效、及时、便利的护理服务。具体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移动终端上有基于Android、iOS、WindowsPhone系统设计的app应用软件;在APP里面进行护理床的控制,移动终端的app控制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床体姿态和冲洗控制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具体地,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呼吸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具体地,生理指标传感器为光学心率传感器,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连接在护理床的床板上。光学心率传感器基于以下工作原理:当血流动力发生变化时,例如血脉搏率(心率)或血容积(心输出量)发生变化时,进入人体的光会发生可预见的散射。光学心率传感器使用四个主要技术元件来测量心率:光发射器-通常至少由两个光发射二极管(LED)构成,它们会将光波照进皮肤内部。光电二极管和模拟前端(AFE)-这些元件捕获穿戴者折射的光,并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用于计算可实际应用的心率数据。加速计-加速计可测量运动,与光信号结合运用,作为PPG算法的输入。光学心率传感器可生成测量心率的PPG波形并将该心率数据作为基础生物计量值,但是利用PPG波形可以测量的对象远不止于此。光学心率传感器可测量呼吸率、最大摄氧量(VO2max)–VO2测量人体可以摄入的最大氧气量,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有氧耐力指标;血氧水平(SpO2)-是指血液中的氧气浓度;R-R间期(心率变异率)-R-R间期是血脉冲的间隔时间;一般而言,心跳间隔时间越长越好;R-R间期分析,可用作压力水平和不同心脏问题的指标;血压-通过PPG传感器信号,无需使用血压计即可测量血压;血液灌注-灌注是指人体推动血液流经循环系统的能力,特别是在濒于死亡时流经全身毛细血管床的能力,因为PPG传感器可跟踪血液流动,所以可以测量血流相对灌注率及血液灌注水平的变化;心效率-这是心脑血管健康和身体状况的另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它测量的是心脏每搏的做功效率。具体地,移动终端包括监护端和控制端,监护端用于收集来自护理床生理指标装置的呼吸率、心率、血压信息;控制端可以通过床体姿态对床体进行远程控制。具体地,护理床具有唯一的一个编号,在移动终端输入ID编号进行注册,并绑定护理床,对护理床进行控制。护理床的信号收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库连通进一步与平板监护端连通,每个床都有一个唯一ID,通过在平板端输入唯一ID进行会员注册,会员管理模块可以使多个智能平板app注册为会员,之后登陆绑定护理床,对护理床进行监护管理。具体地,护理床控制模块包括核心控制板,给核心控制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为WIFI模块;所述护理床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和护理床控制模块通信。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与床体通信连接的护理床控制模块,与护理床控制模块通过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护理床上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的左右翻身装置、背升腿降装置、躺平装置、开盖关盖装置、冲洗装置、烘干打包装置,所述护理床上还设有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和姿态感应器;所述护理床控制模块包括核心控制板,给核心控制板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机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电机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动作,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将护理床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和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为WIFI模块;所述护理床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和护理床控制模块通信;所述移动终端收集护理床上使用者的生理指标及控制护理床的姿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与床体通信连接的护理床控制模块,与护理床控制模块通过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护理床上设有通过电机控制的左右翻身装置、背升腿降装置、躺平装置、开盖关盖装置、冲洗装置、烘干打包装置,所述护理床上还设有生理指标检测装置和姿态感应器;所述护理床控制模块包括核心控制板,给核心控制板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机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电机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动作,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将护理床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和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为WIFI模块;所述护理床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和护理床控制模块通信;所述移动终端收集护理床上使用者的生理指标及控制护理床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远程智能控制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君孙瑜杨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慧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