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垫套,所述防护垫套设为弹性塑料或橡胶材质,所述防护垫套的右侧设有导尿柱管,所述导尿柱管与所述防护垫套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尿柱管的右侧连接导尿橡胶管,所述导尿橡胶管的右侧连通储尿袋,所述防护垫套包括正面套片、背面套片,所述正面套片与所述背面套片折叠组合成所述防护垫套,所述正面套片的底部设有粘附带条,所述粘附带条的外侧设有粘扣带条,所述背面套片的中间设有弹性带条。该种设备整体穿戴较为方便,通过类似尿不湿的结构,放入婴幼儿的裆部,并且清洗过后可进行多次使用,较为节约资源,可对婴幼儿的疝气术伤口进行充分的保护,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目前疝气患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较多的男性婴幼儿在疝气术后,需要对睾丸进行充分的保护,传统的设备无法进行贴附药片,并且无法对生殖器官进行导尿,长期如此,易出现炎症,影响术后的恢复,针对以上,在此提出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解决了目前疝气患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较多的男性婴幼儿在疝气术后,需要对睾丸进行充分的保护,传统的设备无法进行贴附药片,并且无法对生殖器官进行导尿,长期如此,易出现炎症,影响术后的恢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垫套,所述防护垫套设为弹性塑料或橡胶材质,所述防护垫套的右侧设有导尿柱管,所述导尿柱管与所述防护垫套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尿柱管的右侧连接导尿橡胶管,所述导尿橡胶管的右侧连通储尿袋,所述防护垫套包括正面套片、背面套片,所述正面套片与所述背面套片折叠组合成所述防护垫套,所述正面套片的底部设有粘附带条,所述粘附带条的外侧设有粘扣带条,所述背面套片的中间设有弹性带条,所述弹性带条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扣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面套片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外侧设有密封套柱,所述密封套柱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密封套柱的外侧套设导尿柱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圆形通孔的顶部设有睾丸收纳槽,所述睾丸收纳槽的内侧设有护理敷药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面套片的中间位置设有拉链齿条,所述拉链齿条的顶部设有拉链扣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套柱的内环左右两侧设有圆形扣槽,所述圆形卡扣的外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塑料薄膜片,所述塑料薄膜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圆形卡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尿柱管包括链接柱管、导向柱管,所述链接柱管的右侧连接所述导向柱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设备整体穿戴较为方便,通过类似尿不湿的结构,放入婴幼儿的裆部,并且清洗过后可进行多次使用,较为节约资源,可对婴幼儿的疝气术伤口进行充分的保护,实用性较强。2.该设备通过在正面套片的中间设计了密封套柱,可利用其进行安装导尿柱管,便于将尿液进行排出,同时正面套片的内侧添加了睾丸收纳槽,可将睾丸放入其中,同时配合护理敷药垫进行药物护理,防止炎症,并且在背面套片上设计了拉链,便于打开进行排便和清洗,功能性较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的防护垫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的防护垫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的塑料薄膜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的导尿柱管结构示意图。图中:防护垫套-1、导尿柱管-2、导尿橡胶管-3、储尿袋-4、正面套片-5、背面套片-6、粘附带条-7、粘扣带条-8、弹性带条-9、方形扣条-10、密封套柱-11、睾丸收纳槽-12、护理敷药垫-13、拉链齿条-14、拉链扣头-15、圆形扣槽-16、塑料薄膜片-17、圆形卡扣-18、链接柱管-19、导向柱管-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垫套1,所述防护垫套1设为弹性塑料或橡胶材质,所述防护垫套1的右侧设有导尿柱管2,所述导尿柱管2与所述防护垫套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尿柱管2的右侧连接导尿橡胶管3,所述导尿橡胶管3的右侧连通储尿袋4,所述防护垫套1包括正面套片5、背面套片6,所述正面套片5与所述背面套片6折叠组合成所述防护垫套1,所述正面套片5的底部设有粘附带条7,所述粘附带条7的外侧设有粘扣带条8,所述背面套片6的中间设有弹性带条9,所述弹性带条9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扣条10。所述正面套片5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外侧设有密封套柱11,所述密封套柱11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密封套柱11的外侧套设导尿柱管2。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导尿柱管2套设在密封套柱11,便于进行拆卸和安装。所述圆形通孔的顶部设有睾丸收纳槽12,所述睾丸收纳槽12的内侧设有护理敷药垫13。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睾丸收纳槽12对睾丸进行收纳,同时可使用护理敷药垫13对伤口进行护理治疗。所述背面套片6的中间位置设有拉链齿条14,所述拉链齿条14的顶部设有拉链扣头15。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拉链齿条14配合拉链扣头15进行打开背面套片6,便于打开进行排便。所述密封套柱11的内环左右两侧设有圆形扣槽16,所述密封套柱11的外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塑料薄膜片17,所述塑料薄膜片1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圆形卡扣18。通过这样的设计在防护垫套1闲置时,可以利用塑料薄膜片17对密封套柱11进行密封保护。所述导尿柱管2包括链接柱管19、导向柱管20,所述链接柱管19的右侧连接所述导向柱管20。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链接柱管19和导向柱管20进行排尿。工作原理:当使用时,首先可以将背面套片6放入至患者的屁股位置,并将正面的睾丸收纳槽12对放入护理敷药垫13,然后使用正面套片5进行折叠翻盖,使用背面套片6上的弹性带条9拉伸,使用方形扣条10与粘附带条7上粘扣带条8进行扣合,然后可以取下塑料薄膜片17,将导尿柱管2进行安装在密封套柱11上,同时使用导尿橡胶管3连通储尿袋4,在需要进行大便时,可通过拉链齿条14配合拉链扣头15进行打开背面套片6,便于打开进行排便,整体实用性较强。本技术的防护垫套-1、导尿柱管-2、导尿橡胶管-3、储尿袋-4、正面套片-5、背面套片-6、粘附带条-7、粘扣带条-8、弹性带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垫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套(1)设为弹性塑料或橡胶材质,所述防护垫套(1)的右侧设有导尿柱管(2),所述导尿柱管(2)与所述防护垫套(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尿柱管(2)的右侧连接导尿橡胶管(3),所述导尿橡胶管(3)的右侧连通储尿袋(4),所述防护垫套(1)包括正面套片(5)、背面套片(6),所述正面套片(5)与所述背面套片(6)折叠组合成所述防护垫套(1),所述正面套片(5)的底部设有粘附带条(7),所述粘附带条(7)的外侧设有粘扣带条(8),所述背面套片(6)的中间设有弹性带条(9),所述弹性带条(9)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扣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垫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套(1)设为弹性塑料或橡胶材质,所述防护垫套(1)的右侧设有导尿柱管(2),所述导尿柱管(2)与所述防护垫套(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尿柱管(2)的右侧连接导尿橡胶管(3),所述导尿橡胶管(3)的右侧连通储尿袋(4),所述防护垫套(1)包括正面套片(5)、背面套片(6),所述正面套片(5)与所述背面套片(6)折叠组合成所述防护垫套(1),所述正面套片(5)的底部设有粘附带条(7),所述粘附带条(7)的外侧设有粘扣带条(8),所述背面套片(6)的中间设有弹性带条(9),所述弹性带条(9)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扣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对小儿疝气术后导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套片(5)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外侧设有密封套柱(11),所述密封套柱(11)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密封套柱(11)的外侧套设导尿柱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纪淑霞,李清平,余鹤涵,
申请(专利权)人:吴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