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及多孔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90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及多孔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包含选自包括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及粘均分子量500万以上的聚环氧烷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前体、粒子及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及多孔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及多孔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树脂为具有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优异的特性的材料,且具有这些特性的聚酰亚胺膜备受瞩目。聚酰亚胺膜有时适用于过滤器的用途(例如,过滤器、油过滤器、燃料过滤器等)、二次电池的用途(例如,锂二次电池的隔板、全固态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的保持体等)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多孔膜制造用清漆,其含有选自包括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及聚酰胺酰亚胺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A)、微粒(B)、以及具有环氧烷链的含硅原子和/或氟原子的表面活性剂(C)。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56225号公报当使用包含聚酰亚胺前体、粒子及水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制造聚酰亚胺膜时,若在该制造过程中粒子沉淀或漂浮,则粒子量在聚酰亚胺膜的厚度方向上发生变化。若粒子量在聚酰亚胺膜的厚度方向上发生变化,则物理性能在聚酰亚胺膜的厚度方向上不同(例如,当为多孔聚酰亚胺膜时,空孔率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变化),而有时不优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与包含聚酰亚胺前体、粘均分子量小于500万的聚环氧烷或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即羧甲基纤维素、粒子及水时相比,可在制造聚酰亚胺膜的过程中抑制粒子沉淀。上述课题可通过以下机构解决。即,<;1>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包含选自包括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及粘均分子量500万以上的聚环氧烷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前体、粒子及水。<2>根据<1>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聚酰亚胺前体为0.5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3>根据<2>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聚酰亚胺前体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粒子为0.0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5>根据<4>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粒子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环氧烷为聚环氧乙烷。<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的粘均分子量为600万以上且1,100万以下。<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的纤维直径为1nm以上且500nm以下。<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的纤维长度为10nm以上且10,000nm以下。<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粒子为树脂粒子。<11>根据<10>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树脂粒子为包含树脂的粒子,所述树脂包含来源于苯乙烯的构成单元。<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所述水的含有率相对于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的总质量为70质量%以上。<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25℃下的粘度为1Pa·s以上且200Pa·s以下。<14>一种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将<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涂布于基板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对所述涂膜进行干燥而形成包含选自包括所述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及粘均分子量500万以上的聚环氧烷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及所述粒子的被膜的工序;及将所述被膜中所包含的所述聚酰亚胺前体酰亚胺化而形成聚酰亚胺膜的工序。<15>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将<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涂布于基板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对所述涂膜进行干燥而形成包含选自包括所述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及粘均分子量500万以上的聚环氧烷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及所述粒子的被膜的工序;将所述被膜中所包含的所述聚酰亚胺前体酰亚胺化而形成聚酰亚胺膜的工序;及从所述被膜或所述聚酰亚胺膜去除所述粒子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与包含粘均分子量小于500万的聚环氧烷或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即羧甲基纤维素、聚酰亚胺前体、粒子及水时相比,可在制造聚酰亚胺膜的过程中抑制粒子沉淀或漂浮。根据<2>或<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与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聚酰亚胺前体小于0.5质量%或大于8.0质量%时相比,可在制造聚酰亚胺膜的过程中抑制粒子沉淀或漂浮。根据<4>或<5>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与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粒子小于0.05质量%或大于15质量%时相比,可在制造聚酰亚胺膜的过程中抑制粒子沉淀或漂浮。根据<6>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与所述聚环氧烷为聚环氧丙烷时相比,可在制造聚酰亚胺膜的过程中抑制粒子沉淀或漂浮。根据<7>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与所述聚环氧烷的粘均分子量小于600万或大于1,100万时相比,可在制造聚酰亚胺膜的过程中抑制粒子沉淀或漂浮。根据<8>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与所述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的纤维直径大于500nm时相比,可在制造聚酰亚胺膜的过程中抑制粒子沉淀或漂浮。根据<9>所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包含选自包括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及粘均分子量500万以上的聚环氧烷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前体、粒子及水。/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0 JP 2020-013959;20200826 JP 2020-1426651.一种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包含选自包括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及粘均分子量500万以上的聚环氧烷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前体、粒子及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聚酰亚胺前体为0.5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聚酰亚胺前体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粒子为0.0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粒子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环氧烷为聚环氧乙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环氧烷的粘均分子量为600万以上且1,100万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非水溶性纤维状有机物的纤维直径为1nm以上且500n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亚胺前体的水性组合物,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岛保伸吉村耕作佐佐木知也中田幸佑广瀬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