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装置及射频识别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85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装置及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处理模块和天线;射频处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射频处理模块与天线连接,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天线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信号发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测温装置可以接触被测物体,使得被测物体的温度传递至射频处理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射频处理模块可以从温度传感器中获得温度信号,并在射频读写器请求进行读取操作时,将温度信号由天线发送至射频读写器,完成被测物体温度的测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无源测温的方式,节省了安置电源的成本,提高了安全保障,并利用直接接触式测温方式,降低了测温过程中的温度流失,提高了测量温度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温装置及射频识别系统
本技术涉及射频识别
,特别是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及射频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每当具有发热症状的疫情来临,测量体温仍然是简单有效的排除疑似患者的方式,因此测温装置的质量在疫情来临时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常采用的测温装置包括以下几种:1、非接触式额温枪,具体使用方式包括将非其面向用户额头、手腕等部位,接收该部位发射的红外线,从而感应得到温度信号。2、水银体温计,具体使用方式包括将其置于测温部位,观察水银在温度影响下膨胀的长度,从而得到该长度对应的温度值。3、高精度道口红外成像设备,具体使用方式为利用高精度红外成像技术,对人群中每个人进行红外成像,并根据红外成像,识别每个人的体温。但是,目前方案中,水银体温计存在容易破裂的问题,导致暴露的水银产生安全风险。非接触式额温枪为非接触式测量,误差较大,高精度道口红外成像设备的成本较高,导致应用环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装置及射频识别系统,以解决了现有测温装置测量误差较大、安全性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并达到了实现低成本、高精度且安全测量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温装置,所述设备包括:射频处理模块和天线;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和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信号发出;所述射频识别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材质为热敏导电材质;在所述射频识别电路与所述天线处于电磁场,所述射频识别电路通过所述天线从所述电磁场中得到供电的情况下,所述射频识别电路向所述温度传感器供电。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射频读写器、所述的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所述射频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射频读写器用于产生预设电磁场,以及接收所述测温装置发送的温度信号;所述测温装置用于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射频读写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射频处理模块和天线;射频处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射频处理模块与天线连接,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天线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信号发出。本技术中,测温装置可以接触被测物体,使得被测物体的温度传递至射频处理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在处于电磁场环境下时,射频处理模块可以从电磁场中得到供电,且温度传感器得到供电之后,射频处理模块可以从温度传感器中获得温度信号,并在射频读写器请求进行读取操作时,将温度信号由天线发送至射频读写器,完成被测物体温度的测量,本技术实施例采用无源测温的方式,节省了安置电源的成本,提高了安全保障,并利用直接接触式测温方式,降低了测温过程中的温度流失,提高了测量温度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测温场景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架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载体与测温装置装配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测温场景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测温场景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测温场景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测温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测温场景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架构图;图11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测温场景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测温场景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架构图。包括:测温装置10、射频读写器20和载体30。具体的,测温装置10包括射频处理模块11和天线12。具体的,射频处理模块11包括:温度传感器110和射频识别电路111;射频识别电路111包括:射频前端电路1111和存储器1112,存储器1112中预先存储有该测温装置10唯一的标签标识。测温装置10在处于电磁场环境下时,射频前端电路1111可以从电磁场中得到供电,且射频前端电路1111可以进一步向存储器1112和温度传感器110供电,温度传感器110得到供电之后,射频前端电路1111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110得到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存储在存储器1112中。当射频读写器20对测温装置10进行读取操作时,射频前端电路1111可以将存储器1112中的标签标识和温度信号调制成射频信号,并由天线12将该射频信号发送至射频读写器20,以供其从中解析得到标签标识和温度信号。另外,测温装置10也可以通过天线12,接收射频读写器20发送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110和射频识别电路111可以集成与一体设置,从而使得射频处理模块11以芯片的形式进行实现。射频读写器20包括:射频天线21,射频读写器20具有内置电源或外接电源,射频读写器20为射频天线21供电,以供射频天线21产生电磁场。测温装置10的射频前端电路1111处于该电磁场中时,可以根据该电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为存储器1112和温度传感器110供电,并通过天线12发送存储在存储器1112中的数据。载体30可以用于承载测温装置10,使得载体30在承载有测温装置10的情况下,可以将载体30靠近被测物体的表面,并通过测温装置10进行温度测量。具体的,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载体与测温装置装配后的截面示意图,载体30可以包括两个隔温层31;射频处理模块11和天线12设置在两个隔温层31之间。其中,天线12可以为柔性金属薄膜天线,柔性金属薄膜天线在弯曲折叠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足以满足各种复杂多变的使用场景。射频处理模块11设置并连接在天线12的馈电点位置处。隔温层31可以为隔温泡棉。通过隔温泡棉中的空气气泡结构实现隔温效果,降低了因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快速流失而导致的测温不准确现象出现的几率。进一步的,在一个隔温层31对应射频处理模块11的位置处,设置有测温开口32,使得射频处理模块11处于测温开口32之中,另外,还可以在测温开口32中射频处理模块11的表面灌注导热灌封胶33,导热灌封胶33能够在实现对射频处理模块11的密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被测物体的温度传递至射频处理模块11的温度传感器110。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110的材质为热敏导电材质,在一般情况下,温度传感器110可以为热敏电阻,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温度传感器110得到供电的情况下,在温度传感器110上产生的电压值(电压值为经过温度传感器110的电流值与温度传感器110的阻值的乘积)也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根据温度传感器110上产生的电压值,以及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射频处理模块和天线;/n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n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和所述天线连接;/n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信号发出;/n所述测温装置还包括:/n载体;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和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载体上;/n所述载体包括:至少两个隔温层;/n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和所述天线设置在至少所述两个隔温层中相邻的任意两个隔温层之间;/n其中,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至少一侧的隔温层中,对应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的位置处设置有测温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处理模块和天线;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和所述天线连接;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信号发出;
所述测温装置还包括:
载体;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和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载体上;
所述载体包括:至少两个隔温层;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和所述天线设置在至少所述两个隔温层中相邻的任意两个隔温层之间;
其中,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至少一侧的隔温层中,对应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的位置处设置有测温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开口中设置有导热灌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灌封胶背离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的一端高于所述隔温层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开口的直径为3~8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包括:
防水泡棉层和印刷层;
所述印刷层设置在所述防水泡棉层背离所述天线的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柔性金属薄膜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
第一天线臂、第二天线臂和天线阻抗匹配部;
所述天线阻抗匹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臂连接,所述天线阻抗匹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臂连接;
所述天线的馈电位置设置在所述天线阻抗匹配部上;其中,所述馈电位置与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处理模块为产生容抗电阻的部件,所述天线阻抗匹配部为产生感抗电阻的部件;所述感抗电阻与所述容抗电阻至少部分地抵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阻抗匹配部包括:多个阻抗匹配子部,多个所述阻抗匹配子部之间相互并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位置位于多个所述阻抗匹配子部中的一个中,所述馈电位置用于与所述射频处理模块串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臂、第二天线臂和天线阻抗匹配部的最小外接矩形为长条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臂为辐射臂,用于收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臂为天线振子,用于使所述收发信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力
申请(专利权)人: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