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洗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80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洗手器,包括:洗手器主体、红外测温仪、显示屏;所述红外测温仪、显示屏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前端的外壁上,且红外测温仪位于显示屏的上方;所述储水仓位于洗手器主体左侧的内部,且加热恒温装置嵌入安装在储水仓的底部;所述消毒水仓位于洗手器主体左侧的内部,且消毒水仓位于储水仓的前方;所述混液管通过螺帽安装在储水仓、消毒水仓的底部,且第一喷头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混液管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智能洗手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在洗手的同时对手部进行杀菌、消毒,加快了消毒的速度,间接的提升了生产力,更加符合自然伸手状态,避免造成浪费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洗手器
本技术涉及洗手器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洗手器。
技术介绍
某些对卫生有着严格要求的特定场所(如食品加工厂、无菌车间等),在这些场所中不能有细菌及病毒的存在,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所以要经常洗手、对手部进行消毒。市面上的洗手器或其他类洗手产品具有很多通病。例如:绝大本分的洗手液是通过人手按压达到出液结果,不仅无法控制出液量,而且每个机器都会经过使用者的密切接触,很有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市面上的绝大部分都是将洗手消毒杀菌等过程分开进行,这样不经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导致消毒不彻底在进行下一项消毒时产生空白时间导致之前一项的消毒失去效果。市面上的洗手器只考虑了洗手时的效果,并没有注意洗手时对外界情况的影响,导致洗完手或消毒结束后到处是水,影响美观。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智能洗手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洗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智能洗手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智能洗手器,包括:洗手器主体、红外测温仪、显示屏、储水仓、加热恒温装置、消毒水仓、洗手液仓、单片机模组、混液管、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洗手槽、排污管;所述红外测温仪、显示屏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前端的外壁上,且红外测温仪位于显示屏的上方;所述储水仓位于洗手器主体左侧的内部,且加热恒温装置嵌入安装在储水仓的底部;所述消毒水仓位于洗手器主体左侧的内部,且消毒水仓位于储水仓的前方;所述混液管通过螺帽安装在储水仓、消毒水仓的底部,且第一喷头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混液管的底部;所述洗手液仓位于洗手器主体右侧的内部,且第二喷头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洗手液仓的底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装置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的上部,且红外人体感应装置位于第一喷头、第二喷头之间;所述洗手槽位于洗手器主体的底部,且洗手槽与洗手器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污管镶嵌安装在洗手槽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智能洗手器所述混液管为U形状弯管,且混液管将储水仓、消毒水仓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智能洗手器所述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在洗手器主体的下部呈对称状分布,且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的出水端呈扇形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智能洗手器所述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的下部向内侧弯折,且第一喷头、第二喷头下部弯折处的俯角角度为20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智能洗手器所述单片机模组的型号为STC89C5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混液管为U形状弯管,且混液管将储水仓、消毒水仓连通的设置,实现了消毒水与清洗水的混合,在洗手的同时对手部进行杀菌、消毒,加快了消毒的速度,间接的提升了生产力。2、本技术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在洗手器主体的下部呈对称状分布,且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的出水端呈扇形状,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的下部向内侧弯折,且第一喷头、第二喷头下部弯折处的俯角角度为20度的设置,更加符合自然伸手状态,且减小水流的冲击,使之更好的将水流到手上,避免造成浪费。3、本技术通过对智能洗手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在洗手的同时对手部进行杀菌、消毒,加快了消毒的速度,间接的提升了生产力,更加符合自然伸手状态,避免造成浪费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背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洗手器主体1、红外测温仪2、显示屏3、储水仓4、加热恒温装置5、消毒水仓6、洗手液仓7、单片机模组8、混液管9、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洗手槽13、排污管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智能洗手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智能洗手器,包括:洗手器主体1、红外测温仪2、显示屏3、储水仓4、加热恒温装置5、消毒水仓6、洗手液仓7、单片机模组8、混液管9、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洗手槽13、排污管14;红外测温仪2、显示屏3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1前端的外壁上,且红外测温仪2位于显示屏3的上方;储水仓4位于洗手器主体1左侧的内部,且加热恒温装置5嵌入安装在储水仓4的底部;消毒水仓6位于洗手器主体1左侧的内部,且消毒水仓6位于储水仓4的前方;混液管9通过螺帽安装在储水仓4、消毒水仓6的底部,且第一喷头10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混液管9的底部;洗手液仓7位于洗手器主体1右侧的内部,且第二喷头11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洗手液仓7的底部;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1的上部,且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位于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之间;洗手槽13位于洗手器主体1的底部,且洗手槽13与洗手器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排污管14镶嵌安装在洗手槽13的底部。具体的,混液管9为U形状弯管,且混液管9将储水仓4、消毒水仓6连通。具体的,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在洗手器主体1的下部呈对称状分布,且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的出水端呈扇形状。具体的,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的下部向内侧弯折,且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下部弯折处的俯角角度为20度。具体的,单片机模组8的型号为STC89C52。具体实施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洗手器,包括:洗手器主体(1)、红外测温仪(2)、显示屏(3)、储水仓(4)、加热恒温装置(5)、消毒水仓(6)、洗手液仓(7)、单片机模组(8)、混液管(9)、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洗手槽(13)、排污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仪(2)、显示屏(3)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1)前端的外壁上,且红外测温仪(2)位于显示屏(3)的上方;所述储水仓(4)位于洗手器主体(1)左侧的内部,且加热恒温装置(5)嵌入安装在储水仓(4)的底部;所述消毒水仓(6)位于洗手器主体(1)左侧的内部,且消毒水仓(6)位于储水仓(4)的前方;所述混液管(9)通过螺帽安装在储水仓(4)、消毒水仓(6)的底部,且第一喷头(10)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混液管(9)的底部;所述洗手液仓(7)位于洗手器主体(1)右侧的内部,且第二喷头(11)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洗手液仓(7)的底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1)的上部,且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位于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之间;所述洗手槽(13)位于洗手器主体(1)的底部,且洗手槽(13)与洗手器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污管(14)镶嵌安装在洗手槽(13)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洗手器,包括:洗手器主体(1)、红外测温仪(2)、显示屏(3)、储水仓(4)、加热恒温装置(5)、消毒水仓(6)、洗手液仓(7)、单片机模组(8)、混液管(9)、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洗手槽(13)、排污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仪(2)、显示屏(3)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1)前端的外壁上,且红外测温仪(2)位于显示屏(3)的上方;所述储水仓(4)位于洗手器主体(1)左侧的内部,且加热恒温装置(5)嵌入安装在储水仓(4)的底部;所述消毒水仓(6)位于洗手器主体(1)左侧的内部,且消毒水仓(6)位于储水仓(4)的前方;所述混液管(9)通过螺帽安装在储水仓(4)、消毒水仓(6)的底部,且第一喷头(10)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混液管(9)的底部;所述洗手液仓(7)位于洗手器主体(1)右侧的内部,且第二喷头(11)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洗手液仓(7)的底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2)镶嵌安装在洗手器主体(1)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侠宋诗宝袁宇博邹呈祥王浩王鹏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