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77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的加热效果欠佳,影响烹饪口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炸锅组件以烹饪食材,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气孔,热风沿导风罩顶面扩散流动并自上而下通过沿途透气孔均匀输送至烹饪腔的各区域内。通过在烹饪腔顶部设置导风罩来对自上而下流动的热风起到扩散分流的作用,通过对烹饪腔各区域输送热风来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被同步加热,保证食材各区域的制熟程度,提升烹饪口感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炸锅组件以烹饪食材。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被集中输送至烹饪腔内,热风会因扩散不均匀而导致烹饪腔各区域内热风流量不一致,进而导致食材因无法均匀受热而出现个区域生熟不一致的情况,影响食材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通过设置带透气孔的导风罩来引导热风分流至烹饪腔内各区域,确保食材被均匀制熟,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炸锅组件以烹饪食材,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气孔,热风沿导风罩顶面扩散流动并自上而下通过沿途透气孔均匀输送至烹饪腔的各区域内。通过在烹饪腔顶部设置导风罩来对自上而下流动的热风起到扩散分流的作用,通过对烹饪腔各区域输送热风来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被同步加热,保证食材各区域的制熟程度,提升烹饪口感和使用体验。导风罩顶面起到引导热风扩散的作用,透气孔起到截留热风和向下输送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罩呈中部向上隆起的弧面状。所述导风罩中部向上隆起,周缘随着半径增加而逐渐降低,使得自上而下流动的热风能自导风罩中部向外扩散。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罩中部与周缘间高差为A,0mm<A≤100mm,既对热风起到扩散导流的作用,确保热风能沿导风罩径向向外扩散,还通过限制导风罩高度来为食材预留较大的容纳空间。当A=0mm时,导风罩呈平板状,无法利用导风罩顶面起到导流扩散作用;当A>100mm时,导风罩会因厚度较大而占用烹饪腔内较大空间,进而减小了供食材放置的容纳空间,影响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顶壁呈中部向上隆起的弧面状,所述烹饪腔顶壁和导风罩顶面间围合形成弧面状的夹层,从烹饪腔顶壁中部向下流入的热风沿夹层均匀扩散。热风自烹饪腔顶壁中部向下输入夹层,夹层中部接收的热风沿导风罩顶面斜向下且向外扩散,既能对热风起到转向作用,确保热风能沿夹层向外扩散,还能利用透气孔截留沿途热风并输送至烹饪腔的对应区域内。作为优选,所述夹层各区域等厚设置。夹层各径向具有相同的风阻,确保热风能均匀地向各个方向扩散,进而确保烹饪腔周向各区域均匀受热。作为优选,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顶部开设敞口的锅体,所述导风罩的周缘轮廓与所述敞口周缘轮廓匹配,以使热风自上而下穿越透气孔并输送至锅体内。锅体的敞口与所述导风罩的周缘竖向对齐,确保热风能在导风罩引导下穿越敞口流入锅体内,通过减少外流热风来提升烹饪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的轴线均为竖向设置,以使热风沿透气孔自上而下流入烹饪腔。所述透气孔均为竖向开设,对分流的热风起到引导作用,确保沿导风罩顶面流动的热风被引导转向为竖向流入锅体,确保热风被均匀输送至锅体内腔各区域。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U形热风管,所述热风组件安装在热风管上,所述热风管抽取烹饪腔侧部空气并在加热后自上而下输送至烹饪腔中部。热风管与烹饪腔配合形成闭环路径,既能利用热风管上的热风组件产生热风,还能利用热风管对输入烹饪腔的热风起到引导作用,确保热风能自上而下吹送至导风罩顶面中部。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热风管内,所述发热管缠绕在所述热风管上。风扇驱使空气形成气流,气流接收来自发热管上的热量并形成加热食材的热风。作为优选,所述热风管的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烹饪腔顶壁侧部,所述热风管的出风口开设在所述烹饪腔顶壁中部。热风管通过进风口抽取烹饪腔侧部空气并通过出风口向烹饪腔中部输送热风,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均能与热风有效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烹饪腔顶部设置导风罩来对自上而下流动的热风起到扩散分流的作用,通过对烹饪腔各区域输送热风来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被同步加热,保证食材各区域的制熟程度,提升烹饪口感和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风扇,12、发热管,13、导风罩,131、透气孔,14、夹层,15、热风管,151、进风口,152、出风口,2、炸锅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如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由内设烹饪腔的壳体1组成,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1和发热管12,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2,热风组件产生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炸锅组件2以烹饪食材,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导风罩13,所述导风罩13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31,热风沿导风罩13顶面扩散流动并自上而下通过沿途透气孔131均匀输送至烹饪腔的各区域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设置在烹饪腔的上方,使得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能自上而下输入烹饪腔,以使炸锅组件2内的食材受热制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1和发热管12,风扇11驱使烹饪腔内空气形成循环气流,所述发热管12设置在气流的循环路径上,使得流动的气流能在发热管12和食材间进行热量传递,有效确保空气炸锅的烹饪效果。具体地,气流流经发热管12时通过吸收热量来形成流入烹饪腔的热风,热风会在流入空气炸锅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自外向内逐渐制熟。热风会因与食材接触而导致温度降低并扩散至烹饪腔周缘,为被热风组件再次抽取加热提供气源,以此对空气进行循环抽取加热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在使用时,首先,将食材均匀分置在炸锅组件2内;之后,将炸锅组件2放入烹饪腔内;最后,开启热风组件,利用热风对食材进行加热烹饪,以制熟食材。现有空气炸锅内的热风组设置在烹饪腔上方,对热风组件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避免热风组件因与油液接触而发生损坏的情况。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直接输入烹饪腔,热风会在风扇11驱动下沿较窄的路径输入烹饪腔,既导致食材会因热风吹送范围较小而出现各区域受热不均的情况,影响食材口感,还会降低加热效果,影响烹饪效率。为此,在烹饪腔位于热风组件下方空间设置导风罩13,利用导风罩13对集中输送的热风进行扩散分流操作,使得热风能被均匀地输送至烹饪腔各区域,进而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能均匀接触热风而被均匀制熟,既提升加热效果,还提升烹饪口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13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31,热风沿导风罩13顶面扩散流动并自上而下通过沿途透气孔131均匀输送至烹饪腔的各区域内。热风自上而下吹送至导风罩13顶面中部,并沿导风罩13顶面径向向外扩散流动,透气孔131会截取沿导风罩13顶面流动的热风,截取的热风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炸锅组件以烹饪食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气孔,热风沿导风罩顶面扩散流动并自上而下通过沿途透气孔均匀输送至烹饪腔的各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炸锅组件以烹饪食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气孔,热风沿导风罩顶面扩散流动并自上而下通过沿途透气孔均匀输送至烹饪腔的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呈中部向上隆起的弧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中部与周缘间高差为A,0mm<A≤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顶壁呈中部向上隆起的弧面状,所述烹饪腔顶壁和导风罩顶面间围合形成弧面状的夹层,从烹饪腔顶壁中部向下流入的热风沿夹层均匀扩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各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于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