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76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的加热效果欠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锅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回流管,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以及设置在回流管内的风扇,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内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内食材的热风。通过在烹饪腔顶部和底部间设置跨接的回流管,使得气流能在烹饪腔和回流管间循环流动,通过缩短气流循环路径来缩短循环时长,通过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来改善加热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烹饪腔以加热食材,在此过程中,热风组件形成的热风会向下输送的热风会与向上回流的热风相互冲击,既会导致气流循环路径变长,使得气流循环效率降低,还导致气流循环流动不畅,进而影响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通过设置回流管来驱使气流在烹饪腔和回流管间循环流动,有效缩短循环路径,进而提升热量传输效率和加热效果,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锅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回流管,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以及设置在回流管内的风扇,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内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内食材的热风。通过在烹饪腔顶部和底部间设置跨接的回流管,使得气流能在烹饪腔和回流管间循环流动,通过缩短气流循环路径来缩短循环时长,通过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来改善加热效果,提升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风扇与所述回流管同轴设置,位于烹饪腔底部的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输送至烹饪腔顶壁中部,以此形成循环流动的热风。风扇与回流管同轴设置,风扇转动形成的气流会沿回流管轴线方向流动,通过减小风阻来确保气流流量,进而提升加热效果。热风自上而下穿越烹饪腔并通过回流管回流至烹饪腔顶部,确保热风沿预设路径流动,提升气流流速。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呈C形,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中部通连,下端口与烹饪腔底部侧壁通连。回流管呈C形,既能通过与烹饪腔顶壁中部通连来确保热风均匀扩散至烹饪腔内,还能避开烹饪腔并沿直线设置,确保回流管具有较小的风阻。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设置在回流管的竖部内,且与烹饪腔的竖向投影错位设置。风扇以轴线竖置方式安装在回流管的竖部内,既确保气流能沿回流管轴线流动,还有效利用回流管内空间,进而减小占用的空间。所述风扇设置在壳体位于烹饪腔侧方空间内,有效提升空间利用效率,缩小壳体尺寸,方便搬运和收纳。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回流管的上横部内,且与烹饪腔的水平向投影错位设置。风扇以轴线横置方式安装在回流管的上横部内,既确保气流能沿回流管轴线流动,还有效利用回流管内空间,进而减小占用的空间。由于电机横向设置,缩小壳体尺寸,方便搬运和收纳。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件设置在烹饪腔顶部,从回流管排出的气流流经发热件后形成热风,发热件设置在烹饪腔顶部,对自上而下流经的气流进行加热,通过缩短发热件与食材间距离来减少热量沿途损耗,提升热量传递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件缠绕在回流管上,流经回流管的空气受热形成热风,发热件缠绕在回流管的外侧壁上,利用回流管的管壁起到隔离热风和发热件的作用,确保发热件保持清洁。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件设置在回流管内,回流管内空气流经发热件后形成热风。发热件隐藏设置在回流管内,既确保使用安全,还能利用回流管较小的管径来确保气流与发热件间的接触效率,进而提升热量传递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呈弧面状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从回流管排出的气流沿导风罩顶面扩散并自上而下穿越沿途透气孔后流入炸锅组件。导风罩起到引导和分流的作用,既确保从回流管集中输出的气流能沿导风罩的弧面扩散,还能利用透气孔向下均匀输送气流,确保锅体内各区域均具有自上而下流动的气流,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能被同步加热并均匀制熟。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的孔腔呈上大下小且轴线竖置的圆台状。所述透气孔具有较大的上端口,确保其能有效接收沿导风罩顶面流动的气流,所述透气孔具有较小的下端口,确保热风在流经透气孔后具有较快的流速,通过提升气流流速来提升加热效果。透气孔的轴线为竖向设置,确保气流竖置向下流动。作为优选,所述炸锅组件包括架设在锅体内的烤架,所述锅体内腔位于所述烤架下方空间形成与回流管通连的回流仓,回流仓接收锅体内热风并输送至回流管内。烤架起到承托食材的作用,确保食材不会落入回流仓,进而有效防止食材通过回流管进入风扇,确保风扇洁净。作为优选,所述回流仓的后壁上开设穿孔,炸锅组件插置到位后,回流管下端口插入穿孔并与回流仓通连。炸锅组件可拆卸地插置在烹饪腔内,锅体通过穿孔与回流仓通连,确保回流管能有效接收来自锅体的气流。作为优选,所述回流仓与外界空间间设有排气管,回流仓内多余热风通过排气管外排,以使烹饪腔与外界空间保持气压平衡。当锅体内气压大于外界空间时,锅体内空气可以通过排气管外排至外界空间,确保锅体内气压维持在预设的安全范围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烹饪腔顶部和底部间设置跨接的回流管,使得气流能在烹饪腔和回流管间循环流动,通过缩短气流循环路径来缩短循环时长,通过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来改善加热效果,提升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烹饪腔,12、回流管,13、风扇,14、发热件,15、导风罩,151、透气孔,16、排气管,2、炸锅组件,21、锅体,22、烤架,23、回流仓,24、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如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由壳体1组成,所述壳体1内设有烹饪腔11和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11内设有炸锅组件2,所述炸锅组件2包括锅体21,所述壳体1内设有回流管12,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14以及设置在回流管12内的风扇13,所述回流管12的上端口与烹饪腔11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21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11内空气在风扇13驱使下沿回流管12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2内食材的热风。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壳体1前壁设有与烹饪腔11通连的开口,所述炸锅组件2通过开口可插拔地安装在烹饪腔11内。所述炸锅组件2包括锅体21以及设置在锅体21前部的手柄,既方便使用者抓握插拔锅体21,还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使用者在取放炸锅组件2时发生烫伤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14和风扇13,风扇13转动并驱使周边空气形成沿预设方向流动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件14并接收发热件14通电产生的热量形成热风,热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加热制熟。在使用时,首先,将食材放入炸锅组件2,使得食材均匀地放置在锅体21内腔中;之后,将炸锅组件2插入烹饪腔11内,以使锅体21完整插置在烹饪腔11内并封堵开口;再后,开启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产生输入锅体21以加热食材。在实际操作中,现有空气炸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回流管,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以及设置在回流管内的风扇,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内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内食材的热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回流管,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以及设置在回流管内的风扇,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内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内食材的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所述回流管同轴设置,位于烹饪腔底部的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输送至烹饪腔顶壁中部,以此形成循环流动的热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呈C形,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中部通连,下端口与烹饪腔底部侧壁通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在回流管的竖部内,且与烹饪腔的竖向投影错位设置;或者,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回流管的上横部内,且与烹饪腔的水平向投影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设置在烹饪腔顶部,从回流管排出的气流流经发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林小财于晓航张铮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