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27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利用外壳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和稳定,通过刮板、连接杆、移动块、拉杆、大齿轮、转盘的配合使用,在进行污水过滤时,利用刮板间歇性往复运动,自动定时对滤网进行清洁,从而避免滤网发生堵塞,不需要频繁进行滤网的更换,更加的省时省力,通过滤网、支撑杆、竖杆、支撑板和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可以利用滤网的震动提高过滤效率,并且利用上下震动可以对污水中的结块淤泥等进行破碎,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通过大齿轮、转盘和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将滤网的自动清洁和震动两个步骤进行联动,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
,具体为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和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不高,且污水源分布比较分散,污水收集困难,对农村生活污水利用管网收集到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仍然不现实。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进行直接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根据国家对环保相关的规定,生活污水和畜牧污水均需要经过处理无害后才可进行排放,现在村镇中常见的用于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设备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污水处理的效果较差,其中在进行污水过滤时,过滤装置极易发生堵塞,无法达到自动进行清理的目的,需要人工频繁进行更换,较为费时费力,并且传统的过滤装置大多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使得过滤时的速度较慢,对污水的过滤效率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具备提高过滤效率和自动清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保证了使用该装置进行污水过滤时,可以自动进行过滤装置的清理,避免过滤器发生堵塞,同时过滤器处于震动状态,提高过滤时的过滤效率,从而加快整个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更加的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提高过滤效率和自动清理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利用外壳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和稳定,同时在外壳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利用出水管进行出水,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利用滤网进行生活污水的过滤,滤网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杆,利用支撑杆对滤网进行支撑和稳定,同时利用支撑杆的运动带动滤网同步进行运动,支撑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竖杆,利用竖杆的运动带动支撑杆同步进行运动,竖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利用支撑板对竖杆进行运动,支撑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圆盘,利用圆盘的旋转带动支撑板同步进行运动,滤网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刮板,刮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刮板的一端卡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拉杆,拉杆的背面旋转连接有大齿轮,大齿轮的右侧旋转连接有转盘,外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半齿轮,同时该半齿轮的尺寸与大齿轮的尺寸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块的尺寸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刮板与滤网的接触面设置有刷毛,同时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辊,该搅拌辊设置在外壳的中央位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杆的规格一致,且以滤网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竖杆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两个竖杆的规格一致,且以支撑杆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并且在竖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圆盘偏心设置,且与支撑板的尺寸相互适配,同时圆盘设置有两个,两个圆盘的规格一致,且以支撑板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通过刮板、连接杆、移动块、拉杆、大齿轮、转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污水过滤时,利用刮板间歇性往复运动,自动定时对滤网进行清洁,从而避免滤网发生堵塞,不需要频繁进行滤网的更换,更加的省时省力。2、该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通过滤网、支撑杆、竖杆、支撑板和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可以利用滤网的震动提高过滤效率,并且利用上下震动可以对污水中的结块淤泥等进行破碎,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3、该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通过大齿轮、转盘和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将滤网的自动清洁和震动两个步骤进行联动,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外壳;2、滤网;3、支撑杆;4、竖杆;5、支撑板;6、圆盘;7、刮板;8、连接杆;9、移动块;10、拉杆;11、大齿轮;12、转盘;13、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利用外壳1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和稳定,同时在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利用出水管进行出水,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转辊,利用转辊的旋转保证水中的淤泥等处于松动状态,避免结块,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2,利用滤网2进行生活污水的过滤,滤网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利用支撑杆3对滤网2进行支撑和稳定,同时利用支撑杆3的运动带动滤网2同步进行运动,支撑杆3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杆3的规格一致,且以滤网2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利用两个支撑杆3保证滤网2受力均匀,保证震动时的稳定性,支撑杆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竖杆4,利用竖杆4的运动带动支撑杆3同步进行运动,竖杆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5,利用支撑板5对竖杆4进行运动,竖杆4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两个竖杆4的规格一致,且以支撑杆3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并且在竖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利用支撑板5进行移动时,利用两组竖杆4同步进行运动,且在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会产生震动,从而使得滤网2自动进行移动时发生震动,提高污水的过滤效果。支撑板5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圆盘6,利用圆盘6的旋转带动支撑板5同步进行运动,圆盘6偏心设置,且与支撑板5的尺寸相互适配,同时圆盘6设置有两个,两个圆盘6的规格一致,且以支撑板5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利用圆盘6的旋转产生位移差,带动支撑板5同步进行运动,滤网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刮板7,刮板7与滤网2的接触面设置有刷毛,同时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辊,该搅拌辊设置在外壳1的中央位置,利用搅拌辊的旋转将污泥进行搅拌,使得淤泥处于松软,避免结块难以处理,刮板7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利用连接杆8的移动带动刮板7同步进行运动,连接杆8远离刮板7的一端卡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块9的尺寸相互适配,使得移动块9可以沿着滑槽进行移动,保持移动块9移动时的稳定性,使得移动更加的顺畅,移动块9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拉杆10,拉杆10的背面旋转连接有大齿轮11,大齿轮11的右侧旋转连接有转盘12,转盘12的外侧设置有半齿轮,同时该半齿轮的尺寸与大齿轮11的尺寸相互适配,利用转盘12的旋转带动半齿轮同步旋转,半齿轮与大齿轮11间歇性旋转,最终带动大齿轮11间歇性进行旋转,外壳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利用进水管13通入污水。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2),滤网(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竖杆(4),竖杆(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圆盘(6),滤网(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刮板(7),刮板(7)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远离刮板(7)的一端卡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拉杆(10),拉杆(10)的背面旋转连接有大齿轮(11),大齿轮(11)的右侧旋转连接有转盘(12),外壳(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2),滤网(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竖杆(4),竖杆(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圆盘(6),滤网(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刮板(7),刮板(7)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远离刮板(7)的一端卡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拉杆(10),拉杆(10)的背面旋转连接有大齿轮(11),大齿轮(11)的右侧旋转连接有转盘(12),外壳(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的外侧设置有半齿轮,同时该半齿轮的尺寸与大齿轮(11)的尺寸相互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9)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夏观强谭珞萍王业贵周伟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粤昆仑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