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及其智能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25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哑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哑铃手柄、第一配重块和智能电子模块,哑铃手柄为空壳结构,在哑铃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通内部的调重开口,第一配重块沿着调重开口装置在哑铃手柄的内部,在调重开口位置处装置有盖合于调重开口的平底盖,平底盖将第一配重块限制在哑铃手柄内部;使得智能运动哑铃在结构设计上能够合理的兼容重量调节结构和智能电子模块位置的设置,由于扩张部的轴线与哑铃手柄的轴线相互垂直,在使用智能运动哑铃时有助于使用者直观的观察智能电子模块的情况,并且立式放置的智能运动哑铃以新的放置视角展现给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哑铃
,具体为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哑铃,是一种举重和健身练习的辅助运动器材;根据市场调查了解,传统哑铃只有重量,用于专业健身使用,缺乏趣味和愉悦感;而伴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智能电子技术被逐步普及于各种运动健身器材上,目前在哑铃上,加入了智能电子模块,可以传输计数功能,还能够判断用户运动方式是否正确,体型用户纠正运动方式;现有的具备智能控制的哑铃,在结构设计上以及智能控制上均较为简单,针对于哑铃重量的调整,更多采用传统的两端安装可拆卸的第一配重块结构,这种结构应用在智能哑铃上,其智能电子模块只能安装在哑铃手柄的中部位置,如申请号为201520504810.0所述的一种智能哑铃、或者如申请号为201821154413.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智能哑铃,将智能电子模块安装在哑铃手柄的中部位置将影响使用者的手握舒适感,并且很容易按住电子模块,影响智能电子模块的正常工作;而申请号为201820002084.6所述的一种可监控运动轨迹的哑铃,可根据用户需要,把智能盒子安装在不同规格的定制哑铃上,也可以在铃身上更换不同重量的重力辊,可调整性灵活,但是针对于重力辊的位置,通过采用置换槽放置重力辊,重力辊与置换槽之间的配合不够牢固,容易导致运动过程中重力辊抖动或者掉落,若套上软硅胶层,重力辊将难以进行更换;并且智能电子模块的作用较为单一,检测精度不高,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不同方式的锻炼;此外,现有的智能哑铃基本为横向放置,占据空间较大,若进行堆叠将有可能会对智能电子模块造成损害;综上所述,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包括哑铃手柄、第一配重块和智能电子模块,哑铃手柄为空壳结构,在哑铃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通内部的调重开口,第一配重块沿着调重开口装置在哑铃手柄的内部,在调重开口位置处装置有盖合于调重开口的平底盖,平底盖将第一配重块限制在哑铃手柄内部;哑铃手柄的上端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扩张部,扩张部的轴线与哑铃手柄的轴线相互垂直,在扩张部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智能电子模块装置在定位槽中。优选的,哑铃手柄与扩张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哑铃手柄和扩张部之间设置有弧形过度面。优选的,哑铃手柄上分别设置有延伸至扩张部两个端面的平整条。优选的,平底盖的外侧为至上而下呈向外阔开的弧面结构设置,并且哑铃手柄的外侧与平底盖的外侧为弧面衔接结构。优选的,平底盖的内部设置有置于其底部的第二配重块,第二配重块上端设置有延伸至哑铃手柄内部的第三配重块。优选的,第一配重块设置有两个,两个配重块将哑铃手柄的内部进行填充。优选的,平底盖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滑棉。优选的,在定位槽内设置有壳体,智能电子模块装置在壳体中,在壳体的侧部设置有卡接件,定位槽的内壁设置有匹配于卡接件的卡块;壳体通过卡接件与卡块的卡接配合定位安装在定位槽中。优选的,壳体的侧部还设置有限位滑槽,定位槽的内壁设置有滑动配合于限位滑槽的限位滑块。优选的,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拆卸壳体的通孔。一种智能运动哑铃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智能运动哑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置智能电子模块硬件部分,智能电子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主控模块、供电充电模块、蓄电池、语音提示模块、显示模块、触摸开关和复位按键,其中,显示模块和触摸开关设置在壳体表面,重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主控模块、供电充电模块、蓄电池和语音提示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复位按键设置在壳体背部,在壳体侧部设置有充电接口,蓄电池通过供电充电模块分别与充电接口和主控模块电连接,重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语音提示模块、显示模块、触摸开关和复位按键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步骤2,烧录程序,在主控模块中烧录计数程序、信号识别程序、数据显示程序和语音播报程序,所述各个程序模块都能由主控模块加载并运行;步骤3,设定控制状态模式,在主控模块中设定多个控制状态模式,然后根据信号识别程序接收触摸开关按照预设的指定触摸方式生成对应的指令信号,并对对应的指令信号进行识别,解读对应的指令,使主控模块根据该指令执行对应的控制状态模式;步骤4,执行对应的控制状态模式,在控制状态模式下,主控模块运行计数程序、数据显示程序或语音播报程序;其中,重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感应智能运动哑铃在使用状态下位置的变化情况,将位置变化情况以电平信号的方式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通过计数程序对该电平信号进行解读,获取智能运动哑铃的运动轨迹数据,并对运动轨迹数据按照周期性变化做计数处理,并将计数结果通过数据显示程序发送到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语音播报程序驱动语音提示模块将当前智能运动哑铃工作情况以语音的方式传递给使用者。优选的,主控模块采用型号为BK3431Q的蓝牙BLE芯片U1,所述各个程序模块均烧录在蓝牙BLE芯片U1中,并由蓝牙BLE芯片U1加载运行,蓝牙BLE芯片U1通过蓝牙通信的方式连接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设置APP操作界面,APP操作界面根据蓝牙通信的方式分别跟显示模块和触摸开关进行同步运行。优选的,指定触摸方式包括选择触摸方式、进入触摸方式和退出触摸方式,其中,蓝牙BLE芯片U1根据信号识别程序识别选择触摸方式产生的电平信号,解读出对应控制状态模式的唯一识别数据,并通过数据显示程序将唯一识别数据发送到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然后通过信号识别程序识别进入触摸方式产生的电平信号,结合唯一识别数据来执行对应的控制状态模式,再通过信号识别程序识别退出触摸方式产生的电平信号,退出正在执行的控制状态模式。优选的,控制状态模式包括有自由模式、倒计时模式和倒计数模式,在自由模式下,计数程序对运动轨迹数据按照周期性变化做加一的计数处理,并将每次加一的计数结果通过数据显示程序发送到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在倒计时模式下,通过在蓝牙BLE芯片U1储存器内预设一倒计时数据,计数程序根据倒计时数据确定预设的时间段,并在该时间段内对运动轨迹数据按照周期性变化做加一的计数处理,并将每次加一的计数结果通过数据显示程序发送到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最后通过语音播报程序驱动语音提示模块将过完该时间段内的最终计数结果以语音的方式传递给使用者;在倒计数模式下,通过在蓝牙BLE芯片U1储存器内预设一计数值数据,计数程序根据计数值数据确定预设的计数值,按照计数值对运动轨迹数据按照周期性变化做减一的计数处理,并将每次减一的计数结果通过数据显示程序发送到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最后通过语音播报程序驱动语音提示模块将减至零的计数结果以语音的方式传递给使用者。优选的,在蓝牙BLE芯片U1中还设定有开机模式和待机模式,指定触摸方式还包括有开机触摸方式和待机触摸方式,蓝牙BLE芯片U1根据开机模式还烧录有时间同步程序;其中,蓝牙BLE芯片U1根据信号识别程序识别开机触摸方式或退出触摸方式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包括哑铃手柄、第一配重块和智能电子模块,哑铃手柄为空壳结构,在哑铃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通内部的调重开口,第一配重块沿着调重开口装置在哑铃手柄的内部,在调重开口位置处装置有盖合于调重开口的平底盖,平底盖将第一配重块限制在哑铃手柄内部;哑铃手柄的上端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扩张部,扩张部的轴线与哑铃手柄的轴线相互垂直,在扩张部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智能电子模块装置在定位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包括哑铃手柄、第一配重块和智能电子模块,哑铃手柄为空壳结构,在哑铃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通内部的调重开口,第一配重块沿着调重开口装置在哑铃手柄的内部,在调重开口位置处装置有盖合于调重开口的平底盖,平底盖将第一配重块限制在哑铃手柄内部;哑铃手柄的上端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扩张部,扩张部的轴线与哑铃手柄的轴线相互垂直,在扩张部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智能电子模块装置在定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哑铃手柄与扩张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哑铃手柄和扩张部之间设置有弧形过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哑铃手柄上分别设置有延伸至扩张部两个端面的平整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平底盖的外侧为至上而下呈向外阔开的弧面结构设置,并且哑铃手柄的外侧与平底盖的外侧为弧面衔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平底盖的内部设置有置于其底部的第二配重块,第二配重块上端设置有延伸至哑铃手柄内部的第三配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第一配重块设置有两个,两个配重块将哑铃手柄的内部进行填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平底盖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滑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槽内设置有壳体,智能电子模块装置在壳体中,在壳体的侧部设置有卡接件,定位槽的内壁设置有匹配于卡接件的卡块;壳体通过卡接件与卡块的卡接配合定位安装在定位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侧部还设置有限位滑槽,定位槽的内壁设置有滑动配合于限位滑槽的限位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拆卸壳体的通孔。


11.一种智能运动哑铃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智能运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智能电子模块硬件部分,智能电子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主控模块、供电充电模块、蓄电池、语音提示模块、显示模块、触摸开关和复位按键,其中,显示模块和触摸开关设置在壳体表面,重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主控模块、供电充电模块、蓄电池和语音提示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复位按键设置在壳体背部,在壳体侧部设置有充电接口,蓄电池通过供电充电模块分别与充电接口和主控模块电连接,重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语音提示模块、显示模块、触摸开关和复位按键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步骤2,烧录程序,在主控模块中烧录计数程序、信号识别程序、数据显示程序和语音播报程序,所述各个程序模块都能由主控模块加载并运行;
步骤3,设定控制状态模式,在主控模块中设定多个控制状态模式,然后根据信号识别程序接收触摸开关按照预设的指定触摸方式生成对应的指令信号,并对对应的指令信号进行识别,解读对应的指令,使主控模块根据该指令执行对应的控制状态模式;
步骤4,执行对应的控制状态模式,在控制状态模式下,主控模块运行计数程序、数据显示程序或语音播报程序;其中,重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感应智能运动哑铃在使用状态下位置的变化情况,将位置变化情况以电平信号的方式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通过计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见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仲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