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15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4
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涉及蔬菜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座台、鱼池、水培养殖箱、鱼缸,座台的上端处设有鱼池,在鱼池的外缘与座台的上端外缘之间设有若干水培养殖箱和鱼缸,水培养殖箱与鱼缸相互间隔设置,鱼缸的底端为漏斗形结构,在漏斗形结构的底端设有竖管,竖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水培养殖箱的底部连通,在水培养殖箱内设有蔬菜种植板,蔬菜种植板上有蔬菜种植孔,连接管上还设有流量泵,间隔设置的水培养殖箱与鱼缸以首尾相连的方式通过连接管串联成闭合环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该养殖机构无需人工施肥,可以将养鱼与蔬菜养殖紧密结合,并实施自动化监测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蔬菜养殖都需要施肥,而且养殖周期长,人工劳动量大,而水培养殖也需要人工定期添加营养液,还需要监测营养液的质量,也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现有的专利文献中,有将家庭养鱼与蔬菜水培结合起来的技术方案,但这些技术方案相对简单,仅适合于很小规模的蔬菜养殖,难以满足家庭蔬菜食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该养殖机构无需人工施肥,可以将养鱼与蔬菜养殖紧密结合,并实施自动化监测和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包括座台、鱼池、水培养殖箱、鱼缸,所述的座台的上端中心处设有鱼池,在鱼池的外缘与座台的上端外缘之间设有若干水培养殖箱和鱼缸,所述的水培养殖箱与鱼缸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鱼缸的底端为漏斗形结构,在漏斗形结构的底端设有竖管,所述的竖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水培养殖箱的底部连通,在水培养殖箱内设有蔬菜种植板,所述的蔬菜种植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蔬菜种植孔,鱼缸内的肥料经过设于竖管处的肥料粉碎机构进入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还设有流量泵,间隔设置的水培养殖箱与鱼缸以首尾相连的方式通过连接管串联成闭合环路。优选的,所述的肥料粉碎机构包括设于竖管底端的金属滤网、设于金属滤网中心处的圆板、嵌设在圆板内的轴承、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的竖轴,所述的竖轴的上端位于竖管内,且在竖轴的外表面上端还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的竖轴的下端位于连接管内,且竖轴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叶轮。优选的,所述的蔬菜种植板上方的水培养殖箱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溢流孔,所述的鱼缸的侧壁上端设有第二溢流孔,所述的第二溢流孔处设有过滤网,所述的座台的上端外缘、第一溢流孔的下端、第二溢流孔的下端高度相同,所述的座台上端外缘与鱼池的外缘之间设有斜坡结构,所述的斜坡结构与水培养殖箱和连接管相互配合,其结构和坡度满足于:使流到斜坡上的水流入鱼池。优选的,所述的鱼池中还设有喷淋机构,所述的喷淋机构通过过滤装置将鱼池内的水喷淋入鱼缸和蔬菜水培箱。优选的,所述的鱼池的池底为球面型结构,所述的喷淋机构包括雾化喷头、高压水管、安装盒、输水管、及过滤装置,所述的输水管的底端预埋在鱼池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的输水管沿纵向向上延伸,在输水管的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在进水孔的外侧的输水管管壁上还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的安装盒内设有真空吸水泵,所述的真空吸水泵的进水端贯通安装盒的底端并与输水管的上端连接,出水端贯通安装盒的顶端并与高压水管的底端连接,所述的雾化喷头设于高压水管的顶端。优选的,所述的过滤装置设有两组,包括位于输水管下端的粗过滤装置,以及位于粗过滤装置上方的净化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包覆在输水管的外壁表面,在粗过滤装置与净化过滤装置之间的输水管内还设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的水培养殖箱内还设有水质监测仪。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的水质监测仪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配置为对流量泵、真空吸水泵、电磁阀进行控制,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流量泵、真空吸水泵、电磁阀电路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与电源装置电路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鱼类养殖与水培蔬菜的紧密结合,水培蔬菜的时候,无需人工管理,通过自动化控制可自动调节营养液的浓度,且营养液分布均衡,肥料经过打碎处理,利于蔬菜吸收,整个装置安全可靠,可露天使用,遇到下雨天也不会发生水培养殖箱及鱼缸的倒灌,适用于家庭或农场的绿色蔬菜养殖。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施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剖开斜坡结构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喷淋机构与鱼池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1:座台,1-1:斜坡结构,2:水培养殖箱,2-1:第一溢流孔,2-2:蔬菜种植板,2-3:蔬菜种植孔,2-4:水质监测仪,3:鱼缸,3-1:漏斗形结构,3-2:第二溢流孔,3-3:竖管,4:高压水管,5:雾化喷头,6:连接管,7:流量泵,8:鱼池,9:安装盒,10:输水管;11:净化过滤装置,12:粗过滤装置,13:电磁阀,14:竖轴,15:金属滤网,16:搅拌叶片,17:叶轮,18:圆板,19: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如图1、2、4、5所示,包括座台1、鱼池8、水培养殖箱2、鱼缸3,所述的座台1的上端中心处设有鱼池8,在鱼池8的外缘与座台1的上端外缘之间设有若干水培养殖箱2和鱼缸3,所述的水培养殖箱2与鱼缸3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鱼缸3的底端为漏斗形结构,在漏斗形结构的底端设有竖管3-3,所述的竖管3-3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的连接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水培养殖箱2的底部连通,在水培养殖箱2内设有蔬菜种植板2-2,所述的蔬菜种植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蔬菜种植孔2-3,鱼缸3内的肥料经过设于竖管处的肥料粉碎机构进入连接管6,所述的连接管6上还设有流量泵7,间隔设置的水培养殖箱2与鱼缸3以首尾相连的方式通过连接管6串联成闭合环路;如图5所示,所述的肥料粉碎机构包括设于竖管3-3底端的金属滤网15、设于金属滤网15中心处的圆板18、嵌设在圆板18内的轴承19、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的竖轴14,所述的竖轴14的上端位于竖管内,且在竖轴的外表面上端还设有搅拌叶片16,所述的竖轴14的下端位于连接管6内,且竖轴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叶轮17;如图2、4所示,所述的蔬菜种植板2-2上方的水培养殖箱2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溢流孔2-1,所述的鱼缸3的侧壁上端设有第二溢流孔3-2,所述的第二溢流孔处设有过滤网,所述的座台1的上端外缘、第一溢流孔的下端、第二溢流孔的下端高度相同,所述的座台上端外缘与鱼池8的外缘之间设有斜坡结构1-1,所述的斜坡结构1-1与水培养殖箱2和连接管6相互配合,其结构和坡度满足于:使流到斜坡上的水流入鱼池8。本实施例中,在鱼缸内养鱼,鱼的粪便形成肥料,由于鱼缸的底端为漏斗形结构,利于肥料的沉降,沉降的肥料通过漏斗形结构的斜面滑入竖管内,由于连接管内设有流量泵,在流量泵的作用下,连接管内的水发生定向流动,在水流的带动下,叶轮发生转动,带动竖轴及搅拌叶片一起转动,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其特征为:包括座台、鱼池、水培养殖箱、鱼缸,所述的座台的上端中心处设有鱼池,在鱼池的外缘与座台的上端外缘之间设有若干水培养殖箱和鱼缸,所述的水培养殖箱与鱼缸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鱼缸的底端为漏斗形结构,在漏斗形结构的底端设有竖管,所述的竖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水培养殖箱的底部连通,在水培养殖箱内设有蔬菜种植板,所述的蔬菜种植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蔬菜种植孔,鱼缸内的肥料经过设于竖管处的肥料粉碎机构进入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还设有流量泵,间隔设置的水培养殖箱与鱼缸以首尾相连的方式通过连接管串联成闭合环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其特征为:包括座台、鱼池、水培养殖箱、鱼缸,所述的座台的上端中心处设有鱼池,在鱼池的外缘与座台的上端外缘之间设有若干水培养殖箱和鱼缸,所述的水培养殖箱与鱼缸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鱼缸的底端为漏斗形结构,在漏斗形结构的底端设有竖管,所述的竖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水培养殖箱的底部连通,在水培养殖箱内设有蔬菜种植板,所述的蔬菜种植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蔬菜种植孔,鱼缸内的肥料经过设于竖管处的肥料粉碎机构进入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还设有流量泵,间隔设置的水培养殖箱与鱼缸以首尾相连的方式通过连接管串联成闭合环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其特征为:所述的肥料粉碎机构包括设于竖管底端的金属滤网、设于金属滤网中心处的圆板、嵌设在圆板内的轴承、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的竖轴,所述的竖轴的上端位于竖管内,且在竖轴的外表面上端还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的竖轴的下端位于连接管内,且竖轴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叶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蔬菜生态养殖机构,其特征为:所述的蔬菜种植板上方的水培养殖箱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溢流孔,所述的鱼缸的侧壁上端设有第二溢流孔,所述的第二溢流孔处设有过滤网,所述的座台的上端外缘、第一溢流孔的下端、第二溢流孔的下端高度相同,所述的座台上端外缘与鱼池的外缘之间设有斜坡结构,所述的斜坡结构与水培养殖箱和连接管相互配合,其结构和坡度满足于:使流到斜坡上的水流入鱼池。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光辉辛克利于遒功潘忠强邵阳尹涛赵爱鸿王军伟李海宁焦功强吕享华兰泉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