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7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其中,扬声器模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为金属件,第一壳体包括壳底壁和壳侧壁,壳侧壁沿周向围合于所述壳底壁;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沿周向连接于壳侧壁背离壳底壁的一侧,以使第二壳体盖合第一壳体,形成容纳腔;第三壳体为塑料件;第一壳体的壳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安装孔,容置部经安装孔容置于容纳腔内,并连接壳底壁,发声单体于容纳腔内连接容置部,发声单体、容置部和壳底壁围合形成前声腔,出声部至少部分位于壳侧壁背离容纳腔的一侧,且开设有连通前声腔和外界的声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扬声器模组的声道可根据需要调整、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应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扬声器模组能够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器件。通常情况下扬声器模组的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有支架,扬声器单体位于容纳空间内,并连接支架,扬声器单体和支架将容纳空间分隔为相互隔绝的前声腔和后声腔,且壳体开设有连通前声腔的出声孔,扬声器单体将转换为声能的信号通过振动的方式进行发声,声波在前声腔和后声腔内传播,并经出声孔传出,以发出声音。当外壳为金属件时,设置于外壳的出声口由于成型工艺的限制,存在位置和结构上灵活度较低的问题,声道位置调整的自由度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旨在使扬声器模组的声道可根据需要调整、灵活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底壁和壳侧壁,所述壳侧壁沿周向围合于所述壳底壁;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沿周向连接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壳底壁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二壳体盖合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纳腔;以及第三壳体和发声单体,所述第三壳体为塑料件,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容置部和出声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壳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安装孔,所述容置部经所述安装孔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连接所述壳底壁,所述发声单体于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所述容置部,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容置部和所述壳底壁围合形成前声腔,所述出声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开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和外界的声道。可选地,所述出声部具有背离所述壳侧壁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开设有出声口,所述声道连通所述前声腔和所述出声口。可选地,所述出声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中部,所述声道由所述出声口至所述容纳腔方向延伸过程中逐渐靠近所述壳底壁。可选地,所述出声部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背对所述第一安装面,且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表面。可选地,所述壳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依次首尾连接,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可选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一侧壁呈夹角设置。可选地,所述容置部的两端连接所述出声部,并围合形成环形,所述容置部沿周向密封连接所述壳底壁,所述容置部背离所述壳底壁的一侧沿周向形成搭接台,并于所述搭接台的外侧凸设形成止挡台,所述发声单体沿周向搭接于所述搭接台,所述止挡台围设于所述发声单体的外侧。可选地,所述发声单体面向所述止挡台的表面与所述止挡台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可填充粘贴剂。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壳侧壁焊接或粘贴。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底壁和壳侧壁,所述壳侧壁沿周向围合于所述壳底壁;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沿周向连接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壳底壁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二壳体盖合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纳腔;以及第三壳体和发声单体,所述第三壳体为塑料件,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容置部和出声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壳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安装孔,所述容置部经所述安装孔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连接所述壳底壁,所述发声单体于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所述容置部,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容置部和所述壳底壁围合形成前声腔,所述出声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开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和外界的声道。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扬声器模组在第一壳体的壳侧壁开设有安装孔,第三壳体的容置部经该安装孔容置于容纳腔内,该容置部连接壳底壁,并于壳底壁和连接其上的扬声器单体共同围合形成前声腔。第三壳体的出声部位于壳侧壁背离容纳腔的一侧,设于该出声部的声道能将前声腔与外界相导通,以使扬声器模组形成为侧出声结构,且扬声器单体发出的声音信号能经前声腔和声道传出至外界。扬声器模组的第一壳体为金属件,由于金属件具有壁厚较薄且结构强度较大的特性,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形成容纳腔后能够保证扬声器模组在壁厚较薄的情况下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使得该扬声器模组的外形更加小巧。第三壳体为塑料件,由于塑料件的加工方式易于成型结构较为复杂的产品,因此,该第三壳体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成型出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使得第三壳体上的出声部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相应地,位于出声部的声道的位置能够达到灵、活多变的效果。进一步地,在将扬声器模组安装于电子设备过程中,电子设备中的天线通常位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边框处,而电子设备的外壳上的出音孔也设置于边框处,扬声器模组的出声部需要对应出音孔进行安装,以使声道与出音孔相连通,能将扬声器模组发出的声音经出音孔传递至外界。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出声部位于壳侧壁背离容纳腔的一侧,使得该扬声器模组安装于电子设备后,扬声器模组上的第一壳体距离电子设备的外壳的边缘具有一定间隙,即,扬声器模组上的金属件距离电子设备的天线具有一定距离,使得电子设备的天线满足净空要求,天线收发信号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扬声器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扬声器模组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三壳体装配于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发声单体的结构示意;图7为图6中的发声单体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还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扬声器模组50第三壳体10第一壳体51容置部11壳底壁511搭接台13壳侧壁513止挡台131第一侧壁53出声部1311安装孔531第一安装面133第二侧壁5311出声口135第三侧壁533第二安装面137第四侧壁535声道3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底壁和壳侧壁,所述壳侧壁沿周向围合于所述壳底壁;/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沿周向连接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壳底壁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二壳体盖合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纳腔;以及/n第三壳体和发声单体,所述第三壳体为塑料件,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容置部和出声部;/n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壳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安装孔,所述容置部经所述安装孔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连接所述壳底壁,所述发声单体于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所述容置部,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容置部和所述壳底壁围合形成前声腔,所述出声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开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和外界的声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底壁和壳侧壁,所述壳侧壁沿周向围合于所述壳底壁;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沿周向连接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壳底壁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二壳体盖合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纳腔;以及
第三壳体和发声单体,所述第三壳体为塑料件,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容置部和出声部;
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壳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安装孔,所述容置部经所述安装孔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连接所述壳底壁,所述发声单体于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所述容置部,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容置部和所述壳底壁围合形成前声腔,所述出声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开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和外界的声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部具有背离所述壳侧壁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开设有出声口,所述声道连通所述前声腔和所述出声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中部,所述声道由所述出声口至所述容纳腔方向延伸过程中逐渐靠近所述壳底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部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背对所述第一安装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鹏解亚宁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