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及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04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及机器人,包括存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包括相连的存储部和释放部,所述释放部设有释放口,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释放部连接控制所述释放口开闭,若干无线中继站存储于所述存储部内;还包括释放状态和非释放状态;当处于所述非释放状态时,所述释放口关闭,所述无线中继站存储于存储部内;当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释放口开启,所述无线中继站从所述存储部滑动至所述释放部并从所述释放口掉落释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落的方式实现无线中继站的快速连续释放,可实现在地下等复杂环境中机器人的无线通讯增程,提升了机器人的作业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及机器人
本申请涉及中继站布置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矿山事故等地下灾害发生后的主要救援手段还是依赖人工救助,由于灾后环境复杂恶劣、空间狭窄、充满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等,并且随时可能发生二次灾害,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对抢夺矿井黄金救援时间提出巨大挑战。因此,机器人逐步代替人工进行探测和救援作业。但发生灾害后,地下原有通讯系统基本瘫痪,机器人在井下侦查探测时信息的传输变得困难,采用有线方式传输信号时,机器人作业范围极短,故无线传输方式更适合复杂恶劣的井下灾害环境。目前,机器人在地下或室内遮挡环境中主要依靠有线信号传输,这会导致机器人运动范围有限,极易容易被障碍物困住而无法脱身。当然即使在开阔的室外环境中,使用无线传输控制模块中同样会存在传输距离不理想的问题。由于地下或室内环境狭窄、信号遮挡严重,如何实现机器人在室外大开阔地带或复杂遮挡环境中稳定、大范围组网和通讯,是实现机器人超远程作业的通讯基础。目前对此并无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及机器人,通过滑落的方式实现无线中继站的快速连续释放,可实现在地下等复杂环境中机器人的无线通讯增程,提升了机器人的作业范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包括存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包括相连的存储部和释放部,所述释放部设有释放口,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释放部连接控制所述释放口开闭,若干无线中继站存储于所述存储部内;还包括释放状态和非释放状态;当处于所述非释放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释放口关闭,所述无线中继站存储于存储部内;当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释放口开启,所述无线中继站从所述存储部滑动至所述释放部并从所述释放口掉落释放。优选地,还包括滑道,所述滑道连通所述存储部和所述释放部。优选地,所述存储部包括第一侧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一顶板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另一侧的第一底板。优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存储部上端设有装载口,所述存储部下端与所述释放部连接,所述盖板活动连接在所述装载口上,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滑道连通的槽口。优选地,所述释放部包括第二侧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一侧的第二顶板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另一侧的第二底板,所述释放口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和挡板,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挡板连接;当处于所述非释放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挡板移动至所述释放口下方使得所述释放口关闭;当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挡板与所述释放口分离使得所述释放口开启。优选地,控制组件还包括承托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拨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和拨块,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释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块连接;当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支撑板移动至所述释放口下方,所述无线中继站从所述释放口下落至所述支撑板上;当从所述释放状态切换至所述非释放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支撑板转动并使得所述拨块拨动所述无线中继站脱离所述支撑板。优选地,所述承托机构还包括挡圈,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挡圈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挡圈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挡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挡圈中具有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中继站的开口,所述挡圈与所述支撑板位于同一轴线上;当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挡圈转动至释放口下方,所述无线中继站通过所述开口落至所述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挡圈与所述挡板的边缘相互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的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滑落的方式可以实现多个无线中继站的连续快速释放,可实现在地下等复杂环境中机器人的无线通讯增程,提升了机器人的作业范围。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释放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释放装置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释放装置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中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滑道100;存储部11:第一侧板111、第一顶板112、第一底板113;释放部12:第二侧板121、第二顶板122、第二底板123;盖板13:槽口131;无线中继站20:本体201、天线202;旋转机构30、支撑架31;转环400、第一支臂401、第二支臂402;挡板41、挡圈42、第一连杆43、凹陷口431、支撑板44;第二连杆51、拨块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公开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存储组件和控制组件,存储组件包括相连的存储部11和释放部12,释放部12设有释放口,控制组件与释放部12连接控制释放口开闭,若干无线中继站20存储于存储部11内;还包括释放状态和非释放状态;当处于非释放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释放口关闭,无线中继站20存储于存储部11内;当处于释放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释放口开启,无线中继站20从存储部11滑动至释放部12并从释放口掉落释放。其中,多个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包括相连的存储部(11)和释放部(12),所述释放部(12)设有释放口,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释放部(12)连接控制所述释放口开闭,若干无线中继站(20)存储于所述存储部(11)内;/n还包括释放状态和非释放状态;/n当处于所述非释放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释放口关闭,所述无线中继站(20)存储于存储部(11)内;/n当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释放口开启,所述无线中继站(20)从所述存储部(11)滑动至所述释放部(12)并从所述释放口掉落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包括相连的存储部(11)和释放部(12),所述释放部(12)设有释放口,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释放部(12)连接控制所述释放口开闭,若干无线中继站(20)存储于所述存储部(11)内;
还包括释放状态和非释放状态;
当处于所述非释放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释放口关闭,所述无线中继站(20)存储于存储部(11)内;
当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释放口开启,所述无线中继站(20)从所述存储部(11)滑动至所述释放部(12)并从所述释放口掉落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道(100),所述滑道(100)连通所述存储部(11)和所述释放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11)包括第一侧板(111)、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11)一侧的第一顶板(112)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11)另一侧的第一底板(1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13),所述存储部(11)上端设有装载口,所述存储部(11)下端与所述释放部(12)连接,所述盖板(13)活动连接在所述装载口上,所述盖板(13)上设有与所述滑道(100)连通的槽口(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部(12)包括第二侧板(121)、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121)一侧的第二顶板(122)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121)另一侧的第二底板(123),所述释放口设置在第二底板(1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中继站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旋转机构(30)和挡板(41),所述旋转机构(30)与所述挡板(4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军关丙火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