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波谐振器及多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4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2
提供一种弹性波谐振器及多工器,能够改善用于带通型滤波器的情况下的通带内的特性和通带外的特性的双方。弹性波谐振器(1)具备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压电板(2)上并且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的IDT电极(3),IDT电极(3)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配置的多个区域(31~33),多个区域(31~33)的各区域至少两个周期以上地周期地被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至少一个所述区域(31、32或33)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与其他的至少一个区域(31、32或33)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弹性波谐振器及多工器
本技术涉及弹性波谐振器及具有弹性波谐振器的多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移动体通信设备中,作为带通型滤波器,广泛使用梯型弹性波滤波器。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具有串联臂谐振器和并联臂谐振器。串联臂谐振器及并联臂谐振器分别包括弹性波谐振器。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中的急剧性大致由谐振器的谐振频率fr与反谐振频率fa的频率差Δf决定。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弹性波谐振器中,对IDT电极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在专利文献1中,IDT电极的电极指周期地被间隔剔除。另外,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IDT电极的电极指非周期地被间隔剔除。根据这些结构,能够减小声表面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与反谐振频率的频率差Δf。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636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98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将电极指周期地被间隔剔除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弹性波谐振器用于梯型滤波器时,在该梯型滤波器的通带外产生杂散。因此,在一端共同连接有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多工器中,存在共同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过特性发生劣化的情况。另一方面,当使用电极指非周期地被间隔剔除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弹性波谐振器时,虽然能够抑制具有该弹性波谐振器的梯型滤波器的通带外的杂散,但通带内的通过特性可能发生劣化。因此,在使用弹性波谐振器而构成的多工器中,难以同时实现具有该弹性波谐振器的梯型滤波器中的通带内的特性的提高和通带外的特性的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用于带通型滤波器的情况下的通带内的特性和通带外的特性的双方的弹性波谐振器。另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技术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多工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弹性波谐振器具备压电体;以及IDT电极,其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压电体上,并且被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所述IDT电极具有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的各区域至少两个周期以上地周期地被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性与其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性不同。本技术的多工器具备:共同端子;以及多个带通型滤波器,其一端与所述共同端子共同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与其他的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不同,所述至少一个带通型滤波器是具有多个弹性波谐振器的弹性波滤波器,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是按照本技术而构成的弹性波谐振器。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弹性波谐振器中,能够改善具有该弹性波谐振器的带通型滤波器中的通带内的特性和通带外的特性的双方。在本技术的多工器中,能够实现具有上述本技术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内特性的提高和通带外特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俯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谐振器中的IDT电极的第一区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局部切口放大俯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谐振器中的IDT电极的第二区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局部切口放大俯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谐振器中的IDT电极的第三区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局部切口放大俯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反射器的俯视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正面剖视图。图7是示出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图8是示出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回波损耗特性的图。图9是示出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图10是示出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回波损耗特性的图。图11是示出比较例1及比较例3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图12是示出比较例1及比较例3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回波损耗特性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作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多工器的简略的电路图。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的多工器的具体的电路结构的图。图15是示出实施例2及比较例4的多工器中的作为Band3的发送滤波器的带通型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图。图16是示出实施例2及比较例4的多工器中的作为Band3的发送滤波器的带通型滤波器的天线侧的端子即共同端子侧的回波损耗特性的图。图17是放大示出图15的圆A所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8是示出实施例2及比较例4的多工器中的作为Band3的接收滤波器的带通型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图。图19是示出实施例2及比较例4的多工器中的作为Band3的接收滤波器的带通型滤波器的天线侧的端子即共同端子侧的回波损耗特性的图。图20是示出实施例2及比较例4的多工器中的从Band3的发送滤波器到Band1的接收滤波器的隔离特性的图。图21是示出实施例2及比较例4的多工器中的从共同端子到Band1的接收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图。图22是用于说明间隔剔除加权的其他例的IDT电极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使本技术变得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各实施方式是例示,预先指出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能够进行结构的部分置换或组合。图1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俯视图。弹性波谐振器1具有作为压电体的压电板2。在压电板2上设置有IDT电极3。在IDT电极3的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设置有反射器4、5。弹性波谐振器1是单端口型的弹性波谐振器。图6是弹性波谐振器的正面剖视图。在压电板2上设置有IDT电极3及反射器4、5。虽然IDT电极3及反射器4、5直接设置在压电板2上,但也可以经由绝缘层等间接地设置。压电板2包括LiNbO3或LiTaO3等压电单晶、或者压电陶瓷等适当的压电材料。另外,也可以代替压电板2而使用在半导体层、绝缘层上层叠压电膜而成的压电性基板。在压电性基板的情况下,压电膜相当于上述压电体。对IDT电极3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在IDT电极3上设置有第一区域31~第三区域33作为沿弹性波传播方向配置的多个区域。在IDT电极3上,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在第一区域31~第三区域33不同。这里,周期是指,例如以每9根电极指间隔剔除1根电极指的部分为例时,该部分存在两个以上,即存在两个周期以上。周期性不同是指,该周期的间隔剔除不同。例如,针对9根间隔剔除1根的加权与针对6根间隔剔除1根的加权的周期性不同。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区域31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局部切口放大俯视图。IDT电极3的第一汇流条3A与第二汇流条3B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延伸。在第一汇流条3A连接有多根第一电极指6a的一端。在第二汇流条3B连接有多根第二电极指6b的一端。多根第一电极指6a与多根第二电极指6b相互交替插入。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弹性波谐振器具备:/n压电体;以及/nIDT电极,其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压电体上,并且被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n所述IDT电极具有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的各区域至少两个周期以上地周期地被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n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性与其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性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9 JP 2018-0649921.一种弹性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波谐振器具备:
压电体;以及
IDT电极,其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压电体上,并且被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
所述IDT电极具有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的各区域至少两个周期以上地周期地被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
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性与其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周期的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性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区域的所述间隔剔除加权的周期性全部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IDT电极的中心非对称地实施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所述间隔剔除加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IDT电极的中心非对称地实施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所述间隔剔除加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IDT电极具有相互交替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宪良道上彰冈田圭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