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95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铆合装置包括传输机构、铆合机构和驱动机构,铆合机构包括铆合电机、偏心连接铆合电机输出端的换向板、同时转动连接于换向板以及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的压料板、设置于压料板端部的导向针和铆合针、设置于下金属片下方的承接板。通过设置该铆合装置,可以轻松方便的在上金属片上取出部分材料铆合入下金属片上,铆合过程准确到位,不使用铆钉即可将两者固定,且固定牢靠,另外传输稳定可靠,多余的废料也可以方便的回收处理,带有多个针脚的部分上金属片准确稳定的与下金属片固定,组合成独立的连接器,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参与即可完成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金属片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
技术介绍
连接器,又称接插件,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电器部件,一般分为公件和母件,公母件插接固定,两者内部金属构件接触,实现了两个电子元器件或两个电子产品间电流或信号的传输,根据其应用类别可分为线对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和板对板连接器等。不同连接器中金属构件因为自身形状结构各异,生产工艺也不同,目前许多连接器已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高效规模生产,而连接器中金属构件的自动化加工成为了技术难点。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连接器金属构件由一对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加工而成,其中,上金属片一侧排列有针脚,另一侧排列有孔径较小的行进孔,上金属片中包括针脚的部分结构需要与下金属片固定在一起,其需要定位精度要求高,且更自动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所述连接器金属片包括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所述上金属片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一铆合孔,所述下金属片包括第二定位孔和第二铆合孔,所述第一铆合孔和/或所述第二铆合孔设置凸伸的铆合部,所述铆合装置包括:传输机构,包括传输通道、以及用于分隔所述上金属片和所述下金属片的分隔件,所述上金属片和所述下金属片相互平行地沿所述传输通道同向传输;铆合机构,包括铆合电机、偏心连接所述铆合电机输出端的换向板、同时转动连接于所述换向板以及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的压料板、设置于所述压料板端部的导向针和铆合针、设置于所述下金属片下方的承接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可覆盖所述导向针,所述铆合针的直径大于所述铆合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下金属片沿所述传输通道运动的下驱动部、以及驱动所述上金属片沿所述传输通道运动的上驱动部、用于检测所述上驱动部和/或所述下驱动部驱动速度的检测部,所述上驱动部和所述下驱动部的驱动速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合部凸伸于所述下金属片的第二铆合孔,其凸伸方向朝向所述上金属片,所述铆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铆合孔的孔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金属片和所述上金属片均包括行进孔,所述上驱动部和所述下驱动部均包括走料电机,所述走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走料板,环所述走料板一周设置多个插齿,所述插齿用于插入所述行进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驱动部和所述下驱动部均包括挡板,所述上金属片或所述下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走料板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挡板设置用于供所述插齿通过的槽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部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走料板包括通孔,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驱动部和所述下驱动部的所述走料电机均设置于所述铆合机构的下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用于切割所述上金属片的冲切部,所述冲切部包括冲切台阶、冲切气缸和冲切刀,所述上金属片沿所述冲切台阶延伸至所述冲切刀的刀口位置,所述冲切刀与下料通道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合机构还包括限定出上金属片待切割区域的切割口、以及与所述切割口形状吻合的切割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传输上金属片的上入料口和用于传输下金属片的下入料口,所述上金属片设置为相对设置的两半针脚边,所述上入料口包括分隔两半所述针脚边的分隔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该铆合装置,可以轻松方便的在上金属片上取出部分材料铆合入下金属片上,铆合过程准确到位,不使用铆钉即可将两者固定,且固定牢靠,另外传输稳定可靠,多余的废料也可以方便的回收处理,带有多个针脚的部分上金属片准确稳定的与下金属片固定,组合成独立的连接器,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参与即可完成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下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铆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铆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铆合机构与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铆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传输机构;2、铆合机构;21、铆合电机;22、换向板;23、压料板;24、导向针;25、铆合针;26、承接板;3、驱动机构;31、上驱动部;311、走料板;312、插齿;3111、通孔;313、走料电机;32、下驱动部;33、检测部;4、上金属片;41、针脚;42、第一铆合孔;43、第一定位孔;44、行进孔;5、下金属片;51、第二定位孔;52、第二铆合孔;53、铆合部;61、上入料口;62、下入料口;7、下料机构;71、冲切气缸;72、冲切刀;73、冲切台阶;74、下料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将上金属片中包括针脚的部分结构需要与下金属片固定在一起,其需要定位精度高,且更自动化的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连接器金属片包括上金属片4和下金属片5,上金属片4包括第一定位孔43和第一铆合孔42,下金属片5包括第二定位孔51和第二铆合孔52,第一铆合孔42和/或第二铆合孔52设置凸伸的铆合部53,铆合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包括传输通道、以及用于分隔上金属片4和下金属片5的分隔件,上金属片4和下金属片5相互平行地沿传输通道同向传输;铆合机构2,包括铆合电机21、偏心连接铆合电机21输出端的换向板22、同时转动连接于换向板22以及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的压料板23、设置于压料板23端部的导向针24和铆合针25、设置于下金属片5下方的承接板26,第一定位孔43和第二定位孔51均可覆盖导向针24,铆合针25的直径大于铆合部53;以及,铆合机构2还包括限定出上金属片4待切割区域的切割口、以及与切割口形状吻合的切割刀,切割刀可以是固定在压料板23上的一部分,压料板23可以不是一个板状,而是一个上方连着换向板22,下方连着切割刀的整体。在铆合电机21的作用下,换向板22受偏心的作用往返且上下摆动,压料板23受上下运动的驱使和直线滑轨的作用,仅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下方的其他结构上下往复运动,导向针24的长度长于铆合针25的长度,如图7所示,导向针24先插入到上金属片4的第一定位孔43内,再接着向下运动插入到第二定位孔51内,部分的上金属片4在切割刀的作用下被切下直至与下金属片5相抵,第一铆合孔42被设置在下金属片5上的铆合部53穿过,压料板23继续向下运动,直到铆合针25插入到第一铆合孔42的位置,铆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所述连接器金属片包括上金属片(4)和下金属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片(4)包括第一定位孔(43)和第一铆合孔(42),所述下金属片(5)包括第二定位孔(51)和第二铆合孔(52),所述第一铆合孔(42)和/或所述第二铆合孔(52)设置凸伸的铆合部(53),所述铆合装置包括:/n传输机构(1),包括传输通道、以及用于分隔所述上金属片(4)和所述下金属片(5)的分隔件,所述上金属片(4)和所述下金属片(5)相互平行地沿所述传输通道同向传输;/n铆合机构(2),包括铆合电机(21)、偏心连接所述铆合电机(21)输出端的换向板(22)、同时转动连接于所述换向板(22)以及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的压料板(23)、设置于所述压料板(23)端部的导向针(24)和铆合针(25)、设置于所述下金属片(5)下方的承接板(26),所述第一定位孔(43)和所述第二定位孔(51)均可覆盖所述导向针(24),所述铆合针(25)的直径大于所述铆合部(53);/n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所述下金属片(5)沿所述传输通道运动的下驱动部(32)、以及驱动所述上金属片(4)沿所述传输通道运动的上驱动部(31)、用于检测所述上驱动部(31)和/或所述下驱动部(32)驱动速度的检测部(33),所述上驱动部(31)和所述下驱动部(32)的驱动速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器金属片的铆合装置,所述连接器金属片包括上金属片(4)和下金属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片(4)包括第一定位孔(43)和第一铆合孔(42),所述下金属片(5)包括第二定位孔(51)和第二铆合孔(52),所述第一铆合孔(42)和/或所述第二铆合孔(52)设置凸伸的铆合部(53),所述铆合装置包括:
传输机构(1),包括传输通道、以及用于分隔所述上金属片(4)和所述下金属片(5)的分隔件,所述上金属片(4)和所述下金属片(5)相互平行地沿所述传输通道同向传输;
铆合机构(2),包括铆合电机(21)、偏心连接所述铆合电机(21)输出端的换向板(22)、同时转动连接于所述换向板(22)以及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的压料板(23)、设置于所述压料板(23)端部的导向针(24)和铆合针(25)、设置于所述下金属片(5)下方的承接板(26),所述第一定位孔(43)和所述第二定位孔(51)均可覆盖所述导向针(24),所述铆合针(25)的直径大于所述铆合部(53);
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所述下金属片(5)沿所述传输通道运动的下驱动部(32)、以及驱动所述上金属片(4)沿所述传输通道运动的上驱动部(31)、用于检测所述上驱动部(31)和/或所述下驱动部(32)驱动速度的检测部(33),所述上驱动部(31)和所述下驱动部(32)的驱动速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部(53)凸伸于所述下金属片(5)的第二铆合孔(52),其凸伸方向朝向所述上金属片(4),所述铆合部(5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铆合孔(42)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金属片(5)和所述上金属片(4)均包括行进孔(44),所述上驱动部(31)和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妙青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连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