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076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PLC控制器和电源供电控制电路,通过将第一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第一驱动电机转动;第二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第二驱动电机转动;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以对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驱动控制;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控制交流输入电源为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和PLC控制器的供电。由于采用PLC控制器和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同步为被测试系统和驱动测试的系统同步供电和产生驱动信号。如此,电源供电及信号的同步性均相对较好,可以满足较好的同步测试操作及减少连接线的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机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伺服系统测试操作中,一方面需要为两套或者两两套以上的测试系统提供同步的测试。两套系统的同步性的测试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以及获取各个测试伺服电机的同步运行状态,更好地将异常电机找出。现有伺服系统编码器系统中,通常是采用两条单独的系统来进行定标操作,电源供电及信号的同步性均相对较差,难以满足同步测试操作要求。各路测试供电之间通过手动开关控制供电,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所述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第二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以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驱动控制;电源供电控制电路,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控制交流输入电源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和PLC控制器的供电。进一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包括:交直流电压转换器,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将所述交流输入电源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直流供电控制电路,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通过所述直流供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以对直流输出供电电源进行开关控制。进一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手动开关,所述第一手动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的一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磁一受控端与所述第一手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磁另一受控端与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的另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电源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开关部分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进一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电磁一受控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开关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开关部分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电磁另一受控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另一端连接。进一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手动开关,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通过所述第二手动开关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进一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驱动器供电电路,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分别通过所述驱动器供电电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的供电控制。进一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器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开关部分,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部分的一端分别所述交流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部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的供电端连接。进一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人机交互控制器,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控制所述PLC控制器驱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通过将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第二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以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驱动控制;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控制交流输入电源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和PLC控制器的供电。由于采用PLC控制器和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同步为被测试系统和驱动测试的系统同步供电和产生驱动信号。如此,电源供电及信号的同步性均相对较好,可以满足较好的同步测试操作及减少连接线的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中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中的驱动器供电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中的PLC控制器输入输出信号图。附图标记:人机交互控制器10;PLC控制器20;PLC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201;电源供电控制电路30;输入电源40;第一伺服驱动器50;第二伺服驱动器60;第一驱动电机70;第二驱动电机80。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伺服驱动器50、第二伺服驱动器60、PLC控制器20和电源供电控制电路30,第一伺服驱动器50用于与第一驱动电机70连接,以驱动第一驱动电机70转动;第二伺服驱动器60用于与第二驱动电机80连接,以驱动第二驱动电机80转动;如图1中所示,通过两个第一伺服驱动器50、第二伺服驱动器60可分别与两个待测试伺服电机连接,以驱动两个伺服电机转动,实现对两个伺服电机的同时测试。PLC控制器20分别与第一伺服驱动器50和第二伺服驱动器60连接,以对第一伺服驱动器50和第二伺服驱动器60驱动控制;通过PLC控制器20可分别对第一伺服驱动器50和第二伺服驱动器60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以对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进行同步驱动控制,从而可驱动两个测试电机同时开关转动进行同时同步测试。电源供电控制电路30与交流输入电源40连接,以控制交流输入电源40为第一伺服驱动器50、第二伺服驱动器60和PLC控制器20的供电。通过电源供电控制电路30,可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控制输出。例如,控制交流电的同步输出或直流转换后控制输出,以满足两测试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n第二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n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以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驱动控制;/n电源供电控制电路,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控制交流输入电源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和PLC控制器的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
第二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用于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
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以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驱动控制;
电源供电控制电路,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控制交流输入电源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和PLC控制器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控制电路包括:
交直流电压转换器,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以将所述交流输入电源转换为低压直流电;
直流供电控制电路,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通过所述直流供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以对直流输出供电电源进行开关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伺服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供电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手动开关,所述第一手动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的一电源输出端连接;
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磁一受控端与所述第一手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磁另一受控端与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的另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交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电源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开关部分与所述第一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林张楚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泰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