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060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中央数据计算机和环境质量收集模块,环境质量收集模块以太网连接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连接中央数据库模块,中央数据库模块连接中央数据计算机,环境质量收集模块包括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土壤监测和物理污染监测,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连接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水环境质量监测连接废水监测,污染源监测包括污染物浓度监测和排放总量监测,土壤监测连接固体废物监测和酸浓度传感器,物理污染监测连接光照度传感器、水位计、粉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者可以通过中央数据计算机,精确了解到环境监测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具体为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它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在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居住的环境开始恶化。工业革命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让世界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让人类文明得以巨大的进步,然而它也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好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的监测系统功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中央数据计算机和环境质量收集模块,所述环境质量收集模块以太网连接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连接中央数据库模块,所述中央数据库模块连接中央数据计算机,所述环境质量收集模块包括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土壤监测和物理污染监测,所述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连接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水环境质量监测连接废水监测,所述污染源监测包括污染物浓度监测和排放总量监测,所述土壤监测连接固体废物监测和酸浓度传感器,所述物理污染监测连接光照度传感器、水位计、粉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为网络系统,所述中央数据库模块为储存器系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为外部装置,且一个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包含若干个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水监测包括生活废水监测和工业废水监测,还包括流速监测和流量监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染物浓度监测包含若干种生物,所述排放总量监测包含若干采集检测仪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体废物监测包括工业废物、卫生保健机构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一个所述土壤监测包含若干酸浓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物理污染监测包含若干个光照度传感器、水位计、粉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所述水位计安装在城市水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环境质量收集模块所收集的数据经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后传输至中央数据库模块,使用者可以通过中央数据计算机,精确了解到环境监测数据,也可以通过中央数据库模块内的数据与新传输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掌控该区域的环境质量问题,确保了该装置的便捷性与实用性,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监测区域的空气温湿度,污染物浓度监测是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生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主要为重金属元素、有害非金属元素、农药残留和其他有毒化合物,可以掌控该区域的污染浓度情况,排放总量监测可以检测工业排放污染总量,固体废物监测主要监测固体废弃物的危险特性和生活垃圾特性,也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组成含量测定和毒理学实验,酸浓度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土壤酸化的情况,光照度传感器监测城市光照,水位计监测水库水位,粉尘传感器监测工地粉尘排放、雾霾,噪音传感器监测城市内噪音以及人流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部分收集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物理污染监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央数据计算机;2、中央数据库模块;3、数据分析模块;4、环境质量收集模块;5、空气环境质量监测;6、水环境质量监测;7、污染源监测;8、土壤监测;9、物理污染监测;10、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1、废水监测;12、污染物浓度监测;13、固体废物监测;14、排放总量监测;15、酸浓度传感器;16、光照度传感器;17、水位计;18、粉尘传感器;19、噪音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中央数据计算机1和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以太网连接数据分析模块3,数据分析模块3连接中央数据库模块2,中央数据库模块2连接中央数据计算机1,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包括空气环境质量监测5、水环境质量监测6、污染源监测7、土壤监测8和物理污染监测9,空气环境质量监测5连接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0,水环境质量监测6连接废水监测11,污染源监测7包括污染物浓度监测12和排放总量监测14,土壤监测8连接固体废物监测13和酸浓度传感器15,物理污染监测9连接光照度传感器16、水位计17、粉尘传感器18和噪音传感器19。其中,数据分析模块3为网络系统,中央数据库模块2为储存器系统,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所收集的数据经数据分析模块3分析后传输至中央数据库模块2,使用者可以通过中央数据计算机1,精确了解到环境监测数据,也可以通过中央数据库模块2内的数据与新传输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掌控该区域的环境质量问题,确保了该装置的便捷性与实用性。其中,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0为外部装置,且一个空气环境质量监测5包含若干个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0,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0用于感应监测区域的空气温湿度,可以根据温湿度采取措施。其中,废水监测11包括生活废水监测和工业废水监测,还包括流速监测和流量监测,废水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有些废水还带有难闻的恶臭,污染空气,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被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需要对废水进行监测。其中,污染物浓度监测12包含若干种生物,排放总量监测14包含若干采集检测仪器,污染物浓度监测12是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生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主要为重金属元素、有害非金属元素、农药残留和其他有毒化合物,可以掌控该区域的污染浓度情况,排放总量监测14可以检测工业排放污染总量。其中,固体废物监测13包括工业废物、卫生保健机构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一个土壤监测8包含若干酸浓度传感器15,固体废物监测13主要监测固体废弃物的危险特性和生活垃圾特性,也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组成含量测定和毒理学实验,酸浓度传感器15主要用于监测土壤酸化的情况。其中,物理污染监测9包含若干个光照度传感器16、水位计17、粉尘传感器18和噪音传感器19,水位计17安装在城市水库内,光照度传感器16监测城市光照,水位计17监测水库水位,粉尘传感器18监测工地粉尘排放、雾霾,噪音传感器19监测城市内噪音以及人流量。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中央数据计算机(1)和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以太网连接数据分析模块(3),所述数据分析模块(3)连接中央数据库模块(2),所述中央数据库模块(2)连接中央数据计算机(1),所述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包括空气环境质量监测(5)、水环境质量监测(6)、污染源监测(7)、土壤监测(8)和物理污染监测(9),所述空气环境质量监测(5)连接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0),所述水环境质量监测(6)连接废水监测(11),所述污染源监测(7)包括污染物浓度监测(12)和排放总量监测(14),所述土壤监测(8)连接固体废物监测(13)和酸浓度传感器(15),所述物理污染监测(9)连接光照度传感器(16)、水位计(17)、粉尘传感器(18)和噪音传感器(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中央数据计算机(1)和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以太网连接数据分析模块(3),所述数据分析模块(3)连接中央数据库模块(2),所述中央数据库模块(2)连接中央数据计算机(1),所述环境质量收集模块(4)包括空气环境质量监测(5)、水环境质量监测(6)、污染源监测(7)、土壤监测(8)和物理污染监测(9),所述空气环境质量监测(5)连接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0),所述水环境质量监测(6)连接废水监测(11),所述污染源监测(7)包括污染物浓度监测(12)和排放总量监测(14),所述土壤监测(8)连接固体废物监测(13)和酸浓度传感器(15),所述物理污染监测(9)连接光照度传感器(16)、水位计(17)、粉尘传感器(18)和噪音传感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3)为网络系统,所述中央数据库模块(2)为储存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嫩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亦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