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判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020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位置判定系统,车辆用的位置判定系统通过使用1GHz以上的电波与由车辆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来判定上述移动终端相对于上述车辆的位置。车辆用的位置判定系统具备:车厢外通信机(12K、12L、12γ),具有天线(31)和强度检测部(321),上述天线设置于上述车辆的侧面部,且用于接收从上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上述强度检测部检测在上述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以及位置判定部(F4),基于上述车厢外通信机检测到的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亦即车厢外机强度,判定上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于车厢外中距离上述车辆规定的工作距离以内的区域亦即工作区域。在上述车辆的车门的下方,以上述天线的指向性的中心朝向上方或者下方的姿势设置上述车厢外通信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位置判定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主张于2018年12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8-234565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车辆来使用,且基于使用规定的频带的电波从由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估计移动终端相对于车辆的相对位置的位置判定系统。
技术介绍
提出各种通过与由车辆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实施无线通信,估计移动终端相对于车辆的位置的位置判定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LF(LowFrequency:低频)段的电波从车辆朝向移动终端发送响应请求信号,并基于接收了针对该响应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判定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于车厢外的车辆附近(以下,称为工作区域)的构成。此外,工作区域相当于移动终端允许基于与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的自动车门的开锁的执行的区域。从车辆向便携机的信号发送使用LF频带的电波的理由是因为容易将无线信号的到达范围限定为车辆附近。在车辆中用于发送LF频带的电波的天线将发送功率等调整为无线信号仅到达该工作区域。这样的位置判定系统利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实施规定的车辆控制的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以后,称为PEPS系统)。在PEPS系统中,从防盗等观点来看,有时要求在用户远离车辆一定距离(例如2m)以上的情况下不执行基于与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的自动车门的开锁作为系统要求。以下,也将禁止基于与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的自动车门的开锁的区域记载为禁止区域。上述的工作区域从禁止区域的观点来看被设定为距离车辆至少2m以内的区域。一般而言,工作区域被设定为距离车辆1m以内或者0.7m以内的情况较多。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与车辆的用户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实施依照Bluetooth(注册商标)标准的无线通信,来估计移动终端相对于车辆的位置的车载装置。具体而言,如下。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载装置例如使设置于驾驶席的脚下附近等车厢内的地板的通信装置(以后,称为车载通信机)定期地对移动终端发送请求响应信号的返回的请求信号。移动终端在接收了来自车载通信机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返回包含该请求信号的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响应信号。车载装置将从移动终端返回的响应信号所包含的RSSI保存于存储器。而且,车载装置在保存于存储器的最近五次的RSSI的平均值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移动终端存在于车厢内。另一方面,在最近五次的RSSI的平均值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存在于车厢外。此外,以下,将依照Bluetooth等通信范围例如为数十米左右的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的通信称为近距离通信。近距离通信例如使用2.4GHz等1GHz以上的电波(以后,称为高频电波)。这样的高频电波与LF频带的电波相比直行性较强,具有容易被车辆的车身等金属体反射的性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380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313114号公报近年来使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的信息处理终端作为车辆的钥匙发挥作用的要求上升。随之,要求能够代替LF频带的电波,而使用用于Bluetooth等近距离通信的高频电波的接收强度来判定移动终端相对于车辆的位置的构成。这是因为一般而言智能手机不具备收发LF频带的电波的功能,另一方面具备Bluetooth等近距离通信功能作为标准配备的情况较多。但是,用于Bluetooth等近距离通信的高频电波与LF频带的电波相比直行性较强,具有容易被车辆的车身等金属体反射的性质。另外,高频电波与LF频带的电波相比基于传播距离的信号强度的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在车辆与移动终端实施近距离通信的构成中,有不容易将车辆与移动终端的通信区域限定于车辆附近这样的课题。根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构成,在车辆与移动终端实施近距离通信的构成中,也能够以一定程度的准确度判定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于车厢内。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未对辨别移动终端存在于车厢外的工作区域还是存在于禁止区域的方法进行任何研究。由于在车厢内与车厢外之间存在车辆的车身这样的阻碍电波的传播的要素,所以根据移动终端存在于车厢内还是存在于车厢外,从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在车载通信机的接收强度可能产生显著的差。因此,通过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能够以一定程度的准确度辨别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于车厢内。然而,在车厢外的工作区域与禁止区域之间不存在车辆的车身这样的结构体。另外,如上述那样,高频电波与LF频带的电波相比基于距离的信号强度的衰减量较小。换句话说,在车厢外,来自移动终端的信号连续地衰减。因此,有现实难以基于接收强度判定移动终端存在于工作区域还是存在于禁止区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误判定移动终端的位置的情况的位置判定系统。本公开的一方式的位置判定系统是通过使用1GHz以上的电波与由车辆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来判定移动终端相对于车辆的位置的车辆用的位置判定系统,具备:车厢外通信机设置于车辆的侧面部,且具有用于接收从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的天线、和检测由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的强度检测部;以及位置判定部,基于车厢外通信机检测出的来自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亦即车厢外机强度,判定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于距离车辆规定的工作距离以内的车厢外区域亦即工作区域,在车辆的车门的下方,以天线的指向性的中心朝向上方或者下方的姿势设置车厢外通信机。根据以上的构成,车厢外通信机由于以指向性的中心向上或者向下的姿势进行安装,所以朝向车宽方向辐射较强的电波。另外,车厢外通信机由于在车门的下方以上述姿势进行安装,所以通过信号的直接的传播或者在地面的反射,能够以相对较高的电平接收来自存在于车门附近的移动终端的信号。因此,能够在移动终端存在于车厢外中相对而言成为车辆的附近的工作区域内的情况下、和存在于相对而言远离车辆的区域的情况下,使车厢外通信机观测到的接收强度产生显著的差。由此,基于来自移动终端的信号的接收强度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移动终端在车厢外的位置。另外,1GHz以上的电波由于直行性较强,所以根据如上述那样以指向性的中心向上或者向下的姿势在车辆的车门的下方安装车厢外通信机的构成,在车厢内不容易进入较强的电波。因此,能够在移动终端存在于车厢外的工作区域的情况、和存在于车厢内的情况下,使车厢外通信机观测到的接收强度产生显著的差。由此,基于来自移动终端的信号的接收强度也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移动终端存在于车厢外的车门附近,还是存在于车厢内。即,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降低误判定移动终端的位置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车辆用电子钥匙系统的概略的构成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车辆的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车载系统的概略的构成的框图。图4是表示车载通信机的概略的构成的框图。图5是表示车载通信机的搭载位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车载通信机的搭载位置的车辆的示意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车厢外右侧通信机以及车厢外左侧通信机的内部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位置判定系统,是通过使用1GHz以上的电波与由车辆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来判定上述移动终端相对于上述车辆的位置的车辆用的位置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n车厢外通信机(12K、12L、12γ),具有天线(31)和强度检测部(321),上述天线设置于上述车辆的侧面部,且用于接收从上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上述强度检测部检测在上述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以及/n位置判定部(F4),基于上述车厢外通信机检测到的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亦即车厢外机强度,判定上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于车厢外中距离上述车辆规定的工作距离以内的区域亦即工作区域,/n在上述车辆的车门的下方,以上述天线的指向性的中心朝向上方或者下方的姿势设置上述车厢外通信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4 JP 2018-2345651.一种位置判定系统,是通过使用1GHz以上的电波与由车辆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来判定上述移动终端相对于上述车辆的位置的车辆用的位置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车厢外通信机(12K、12L、12γ),具有天线(31)和强度检测部(321),上述天线设置于上述车辆的侧面部,且用于接收从上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上述强度检测部检测在上述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以及
位置判定部(F4),基于上述车厢外通信机检测到的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亦即车厢外机强度,判定上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于车厢外中距离上述车辆规定的工作距离以内的区域亦即工作区域,
在上述车辆的车门的下方,以上述天线的指向性的中心朝向上方或者下方的姿势设置上述车厢外通信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通过上述侧面部朝向车辆侧方反射发送信号的一部分的姿势安装上述车厢外通信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位置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是指向性天线,并以指向性的中心朝向上方的姿势搭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位置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是指向性天线,并以指向性的中心朝向下方的姿势搭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位置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天线的附近配置有用于朝向车辆侧方反射电磁波的反射体(36、54)。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治健一郎冈部信康永井伸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