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户型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04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户型材结构,包括内边框、外边框、隔热条,内边框上设置有与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外边框上设置有与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二连接槽,隔热条靠近内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凸块,隔热条靠近外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凸块,内边框的前侧固定有内固定架,外边框的前侧通过支撑板连接有第一固定座,内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座对应的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内固定架的内壁通过第一加固板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接耳,内边框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弧形连接耳配合连接的第一弧形连接柱。其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隔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户型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型材结构。
技术介绍
门窗制作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型材,比如,在制作窗户过程中,需要利用型材将玻璃固定,然后在型材上安装边框等。中国专利201721156635.6曾经公开了一种窗户型材,所述窗户型材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框架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框架,两者通过连接框架予以固定,并构成整体。该技术结构简单,但是隔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隔热效果好的窗户型材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户型材结构,包括内边框和外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之间沿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隔热条,所述内边框朝向所述外边框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一连接槽,所述外边框朝向所述内边框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二连接槽,所述隔热条靠近所述内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凸块,所述隔热条靠近所述外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凸块,所述内边框的前侧固定有内固定架,所述外边框的前侧通过支撑板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内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对应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内固定架的内壁通过第一加固板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接耳,所述内边框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耳配合连接的第一弧形连接柱。优选地,上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中所述内固定架的内壁通过第二加固板连接有第二弧形连接耳,所述内边框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耳配合连接的第二弧形连接柱。优选地,上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加固板上固定有与所述内边框内壁连接的第三加固板。优选地,上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内壁均固定有一胶条。优选地,上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中所述隔热条的数量为两条。优选地,上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中所述内固定架、第一加固板、第一弧形连接耳、第二加固板、第二弧形连接耳、第三加固板、第二固定座一体成型。优选地,上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中所述外边框、支撑板、第一固定座一体成型。优选地,上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中所述内边框、第一弧形连接柱、第二弧形连接柱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1)、内边框和外边框之间沿内边框和外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隔热条,隔热条降低了热交换效率,提高了本技术的隔热效果;(2)、隔热条靠近内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凸块,隔热条靠近外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凸块,这样设计保证了隔热条和内边框、外边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且安装起来十分的省力方便;(3)、内固定架的内壁通过第一加固板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接耳,内边框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弧形连接耳配合连接的第一弧形连接柱,这样设计使得内固定架与内边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且安装起来十分的省力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D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3、4、5所示,一种窗户型材结构,包括内边框11和外边框12,内边框11和外边框12之间沿内边框11和外边框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隔热条13,本技术中的隔热条13为1PA66-20C隔热条。内边框11朝向外边框12的一面设置有与隔热条13数量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外边框12朝向内边框11的一面设置有与隔热条13数量对应的第二连接槽,隔热条13靠近内边框11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凸块21,隔热条13靠近外边框12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凸块22。其中隔热条13、第一连接凸块21、第二连接凸块22一体成型。内边框11的前侧固定有内固定架31,外边框12的前侧通过支撑板41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2,内固定架31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座42对应的第二固定座43,第一固定座42、第二固定座4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44,第一固定座42、第二固定座43的内壁均固定有一胶条45,这样设计使得夹持空间44内夹持玻璃后密封性得到增强。其中本技术中的胶条45为三元乙丙橡胶外胶条。内固定架31的内壁通过第一加固板61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接耳62,内边框11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弧形连接耳62配合连接的第一弧形连接柱7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1)、内边框11和外边框12之间沿内边框11和外边框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隔热条13,隔热条13降低了热交换效率,提高了本技术的隔热效果;(2)、隔热条13靠近内边框11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凸块21,隔热条13靠近外边框12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凸块22,这样设计保证了隔热条13和内边框11、外边框12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且安装起来十分的省力方便;(3)、内固定架31的内壁通过第一加固板61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接耳62,内边框12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弧形连接耳62连接的第一弧形连接柱71,这样设计使得内固定架31与内边框11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且安装起来十分的省力方便。本技术中的内固定架31的内壁通过第二加固板81连接有第二弧形连接耳82,内边框11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第二弧形连接耳82配合连接的第二弧形连接柱84,这样设计使得内固定架31与内边框11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中的第二加固板81上固定有与内边框11内壁连接的第三加固板80,这样设计使得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的坚固。本技术中的内固定架31、第一加固板61、第一弧形连接耳62、第二加固板81、第二弧形连接耳82、第三加固板82、第二固定座43一体成型。本技术中的外边框12、支撑板41、第一固定座42一体成型。其中内边框11、第一弧形连接柱71、第二弧形连接柱84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部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技术人在此不再详述。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户型材结构,包括内边框和外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之间沿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隔热条,所述内边框朝向所述外边框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一连接槽,所述外边框朝向所述内边框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二连接槽,所述隔热条靠近所述内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凸块,所述隔热条靠近所述外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凸块,所述内边框的前侧固定有内固定架,所述外边框的前侧通过支撑板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内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对应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内固定架的内壁通过第一加固板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接耳,所述内边框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耳配合连接的第一弧形连接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户型材结构,包括内边框和外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之间沿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隔热条,所述内边框朝向所述外边框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一连接槽,所述外边框朝向所述内边框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隔热条数量对应的第二连接槽,所述隔热条靠近所述内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凸块,所述隔热条靠近所述外边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凸块,所述内边框的前侧固定有内固定架,所述外边框的前侧通过支撑板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内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对应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内固定架的内壁通过第一加固板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接耳,所述内边框的前侧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耳配合连接的第一弧形连接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架的内壁通过第二加固板连接有第二弧形连接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野刘雨蒙谷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米德资静音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