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轻钢龙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88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锈轻钢龙骨,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第一镀锌层、钢带、第二镀锌层、第二树脂层;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通过滚涂的方式粘结在钢带上;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通过滚涂的方式分别滚涂在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上;防锈轻钢龙骨弯折后弯折处的两边分别滚涂有外树脂层和内树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锈蚀,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龙骨的防锈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锈轻钢龙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锈轻钢龙骨,具体涉及一种防锈能力的防锈轻钢龙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建筑用轻钢龙骨,采用的是100g/m2的双面镀锌技术,其构造层次为镀锌层+钢带+镀锌层,以此来预防钢带锈蚀。达到满足轻质室内隔墙、室内吊顶的需要。由于我国地域大,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运输途中淋雨,卸货淋雨、现场工地堆放受潮现象,导致轻钢龙骨的表面出现白斑、锈斑现象,影响龙骨的外观和材料进场质量验收。在沿海地区、靠近湖泊及河流,南方地区等地方,空气的湿度大,时间久了龙骨也容易锈蚀,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锈能力的防锈轻钢龙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防锈轻钢龙骨;所述防锈轻钢龙骨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第一镀锌层、钢带、第二镀锌层、第二树脂层;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通过热镀锌的方式粘结在钢带上;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通过滚涂的方式分别滚涂在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上;防锈轻钢龙骨弯折后弯折处的两边分别滚涂有外树脂层和内树脂层。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厚度等于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的厚度1.5-3.0μ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厚度等于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和第一树脂层的厚度1.5-3.0μ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一镀锌层的厚度等于第二镀锌层,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的厚度7-10μ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二镀锌层的厚度等于第一镀锌层,第二镀锌层和第一镀锌层的厚度7-10μ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的厚度相同,厚度范围均为:1.5-3.0μ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的厚度相同,厚度范围均为:7-10μ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钢带的厚度范围为:0.45-1.2m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均为甲酸乙脂或AC树脂与含钛、锆、矽配方混合的树脂涂层。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外树脂层和内树脂层的厚度范围均为:1.0-3μm。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防锈轻钢龙骨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锈蚀,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技术能有效提高龙骨的防锈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运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另外一种运用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是本技术中标号对应的名称:第一树脂层1、第一镀锌层2、钢带3、第二镀锌层4、第二树脂层5、外树脂层6、内树脂层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锈轻钢龙骨,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锈轻钢龙骨100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1、第一镀锌层2、钢带3、第二镀锌层4、第二树脂层5;第一镀锌层2和第二镀锌层4通过电镀的方式电镀在钢带3上;第一树脂层1和第二树脂层5通过喷涂的方式分别喷涂在第一镀锌层2和第二镀锌层4上。为了让防锈轻钢龙骨100更坚固,防锈轻钢龙骨弯折后弯折处的两面分别涂有外树脂层6和内树脂层7。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树脂层1和第二树脂层5的厚度可以设置成如下的参数:(1)、第一树脂层1的厚度等于第二树脂层5,第一树脂层1和第二树脂层5的厚度大1.5-3.0μm。(2)、第二树脂层5的厚度等于第一树脂层1,第二树脂层5和第一树脂层1的厚度为1.5-3.0μm。(3)、第一树脂层1和第二树脂层5的厚度设置为相同,厚度范围均为:1.5-3.0μm。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镀锌层2和第二镀锌层4的厚度可以设置成如下的参数:(1)、第一镀锌层2的厚度等于第二镀锌层4,第一镀锌层2和第二镀锌层4的厚度7-10μm。(2)、第二镀锌层4的厚度等于第一镀锌层2,第二镀锌层4和第一镀锌层2的厚度7-10μm。(3)、第一镀锌层2和第二镀锌层4的厚度相同,厚度范围均为:7-10μm。本技术中的钢带的厚度范围可以选为:0.45-1.2mm。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的强度来设定其他厚度范围。本技术中的第一树脂层1和第二树脂层5均为甲酸乙脂(PU)或AC树脂与含钛、锆、矽配方混合的树脂涂层。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运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另外一种运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防锈轻钢龙骨可以运用在室内轻质隔墙系统和室内吊顶系统内,在弯折处一般可以滚涂外树脂层6和内树脂层7,外树脂层6和内树脂层7的厚度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一般的厚度范围可以选为:1.5-3μm。在具体的运用中,外树脂层6和内树脂层7可以选择不同的厚度范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锈轻钢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轻钢龙骨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第一镀锌层、钢带、第二镀锌层、第二树脂层;/n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通过热镀锌的方式粘结在钢带上;/n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通过滚涂的方式分别滚涂在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上;/n防锈轻钢龙骨弯折后弯折处的两边分别滚涂有外树脂层和内树脂层;/n所述外树脂层和内树脂层的厚度范围均为:1.0-3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锈轻钢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轻钢龙骨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第一镀锌层、钢带、第二镀锌层、第二树脂层;
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通过热镀锌的方式粘结在钢带上;
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通过滚涂的方式分别滚涂在第一镀锌层和第二镀锌层上;
防锈轻钢龙骨弯折后弯折处的两边分别滚涂有外树脂层和内树脂层;
所述外树脂层和内树脂层的厚度范围均为:1.0-3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喜迎
申请(专利权)人:圣戈班石膏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