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转换装置、计算机主板及计算机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69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转换装置、计算机主板及计算机主机。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基板、光收发芯片及电芯片;光收发芯片和电芯片设置并连接于基板,光收发芯片与光纤连接,光收发芯片和电芯片通过基板相连接。将光电转换装置设置于计算机主板上以在计算机主板上直接出光纤接口,从而实现与外部环境直接的光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转换装置、计算机主板及计算机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和计算机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计算机主板上直接出光纤的光电转换装置、计算机主板及计算机主机。
技术介绍
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中,为了与外界实现通信,一般在计算机主板上具有以太网接口,并通过网线与外界实现物理连接。计算机系统连接的对象通常为以太网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当速率较低(如100Mbps)且距离较近(如<100米,铜线六类线标准要求),可以采用铜线(又称双绞线)连接,但是当连接距离较远且速率很高(如25Gbps以上),就需要用光纤进行计算机系统与交换机的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由于在计算机主板上的信号传送均为基于电信号,因此为了实现使用光纤与外界的连接,需要具有光电转换与收发模块(以下简称光模块),这些光模块通常被按照各种规格(如QSFP)设计,能够直接与被设计好的光纤线缆直接连接,AOC(ActiveOpticCable,有源光缆)甚至直接包括了2个光模块和连接光纤,只要直接插进两端的设备即可。由于传输速率从低速到高速发展的历史原因(低速直接用铜线即可)、光模块的尺寸较大和其成本较高的原因,通常光模块不会直接集成在计算机系统的主板上,而是被放置具有PCIe接口的外接网卡上。外接的PCIe网卡通常具有比计算机系统主板所集成的网卡(LoM,LanonMotherboard)更高的传输速率,以更灵活的适应计算机系统所处的应用环境。但这种情况随着以太网传输速率的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区域的扩大对光纤连接的需求必要、硅基光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光电集成技术的成熟可以使光模块变得很小而有了改变。现阶段及未来,在计算机系统的主板上,直接出光纤接口具有非常强烈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转换装置、计算机主板及计算机主机,光电转换装置能够实现电芯片和光收发芯片的集成,并将光电转换装置设置于计算机主板上以在计算机主板上直接出光纤接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基板、光收发芯片及电芯片;所述光收发芯片和所述电芯片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光收发芯片与光纤连接,所述光收发芯片和所述电芯片通过所述基板相连接。上述的光电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SOCKET连接器,所述光收发芯片通过所述第一SOCKET连接器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基板。上述的光电转换装置,所述电芯片包括电接收子芯片和电发送子芯片,所述电接收子芯片和所述电发送子芯片分别与所述光收发芯片连接。上述的光电转换装置,所述电芯片通过金线或者倒装连接于所述基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主板,包括:主板、CPU及上述的光电转换装置,所述CPU和所述光电转换装置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CPU和所述光电转换装置的电芯片通过所述主板相连接。上述的计算机主板,所述光电装换装置还包括第二SOCKET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光电转换装置通过所述第二SOCKET连接器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主板。上述的计算机主板,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光纤。上述的计算机主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二螺柱及二橡胶条,所述二螺柱的一端固设于所述主板上,所述二橡胶条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二螺柱的另一端,所述光纤夹设于所述二橡胶条之间。为了实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主机,包括:机箱及上述的计算机主板,所述计算机主板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上述的计算机主机,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所述光纤的接口。上述的计算机主机,所述光纤的接口为MPO形式。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转换装置为光收发芯片和电芯片的高密度、低成本的集成结构,并且光收发芯片和基板通过第一SOCKET连接器连接而方便插拔;同时,将光电转换装置设置于计算机主板的主板上,实现直接从计算机主板上出光纤接口,而不需使用外接网卡即可与外部实现光通信,另外使用第二SOCKET连接器使光电转换装置方便插拔于计算机主板的主板;从而在传统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中,实现与外部环境直接的光连接以应对更高带宽数据传输的要求以及数据中心范围扩大的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电装换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收发芯片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SOCKET连接器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接口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光电转换装置10:基板20:光收发芯片21:光纤连接器22:光纤30:电芯片40:第一SOCKET连接器200:计算机主板50:第二SOCKET连接器60:CPU70:固定装置71:螺柱72:橡胶条90:主板300:计算机主机90:机箱91: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的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以及“约”、或“大约”、“实质上”、“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参数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内容,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尺寸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转换装置100,包括:基板10、光收发芯片20、电芯片30。其中,光收发芯片20和电芯片30设置于基板10上并且二者之间通过基板10内部的电路相互连接,基板10例如可为印刷电路板(PCB),同时光收发芯片20通过光纤连接器21(OpticalConnector)连接于光纤22并且可接收来自光纤22的光信号或者向光纤22发送光信号。更进一步的,光收发芯片20通过第一SOCKET连接器40设置于基板10并且与基板10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光收发芯片及电芯片;所述光收发芯片和所述电芯片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光收发芯片与光纤连接,所述光收发芯片和所述电芯片通过所述基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光收发芯片及电芯片;所述光收发芯片和所述电芯片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光收发芯片与光纤连接,所述光收发芯片和所述电芯片通过所述基板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SOCKET连接器,所述光收发芯片通过所述第一SOCKET连接器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基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片包括电接收子芯片和电发送子芯片,所述电接收子芯片和所述电发送子芯片分别与所述光收发芯片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片通过金线或者倒装连接于所述基板。


5.一种计算机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CPU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所述CPU和所述光电转换装置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CPU和所述光电转换装置的电芯片通过所述主板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郝沁汾叶笑春范东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