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42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则调用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通过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时,直接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该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从而实现运动心率的实时追踪,避免出现光电心率设备实时追踪的运动心率不准确的问题,保证运动心率追踪的全面适配性,提高运动心率的追踪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运动数据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由于跑步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跑步运动来进行锻炼。此时,为了防止用户在跑步时的过度运动,需要实时追踪用户在跑步过程中的运动心率,以确保用户能够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用户在跑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腕式光电心率设备来实时检测用户的运动心率,但是由于腕式光电心率设备在用户佩戴时,会受到运动汗水、环境、晃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所检测的运动心率很弱或者消失的问题,导致运动心率实时追踪出错,进而影响到后续跑步过程中的运动心率检测。目前,在通过腕式光电心率设备实时追踪的运动心率很弱或者消失的时段内,会利用加速度计来分析用户前后时刻的运动状态变化来预测相应的运动心率变化,但是由于不同用户在同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差异较大,使得适配性较差,极大增加了运动心率的追踪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保证运动心率追踪的全面适配性,提高运动心率的追踪准确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该方法包括: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则调用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方程调用模块,用于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则调用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心率追踪模块,用于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通过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时,可以直接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该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从而实现运动心率的实时追踪,避免出现光电心率设备实时追踪的运动心率不准确的问题,保证运动心率追踪的全面适配性,提高运动心率的追踪准确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任一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进行追踪的情况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可以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执行本方法的电子设备中。具体的,参考图1,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0,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则调用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可选的,由于光电心率设备在用户佩戴时,在用户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汗水、环境、晃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所检测的运动心率很弱或者消失的问题,导致运动心率实时追踪出错,进而影响到后续运动过程中的实时心率准确检测。因此,本实施例需要分析在运动过程中会与用户心率变化相关的参数变化,以参考该参数变化来表示用户心率的变化。此时,通过分析用户运动过程中与心率变化相关的参数,可以获知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配速大小会影响到用户心率的变化,该配速可以采用用户的运动速度或者真实的配速来表示。因此,通过分析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和配速之间的变化情况,能够判断出用户心率和配速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预先建立出用于反映该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以便后续能够采用用户的实时配速来计算用户的实时心率,从而实现用户运动心率的实时追踪。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目标模型方程可以为依据历史心率和历史运动速度所拟合的第一模型方程,或者依据用户储备心率比分别与用户心率和配速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第二模型方程。也就是说,在用户在历史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光电心率设备来检测出各个历史时刻下的历史心率,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等定位设备来检测各个历史心率所在历史时刻下的历史运动速度,然后采用大量历史心率和历史运动速度,来拟合出对应的第一模型方程。或者,由于用户储备心率比能够反映用户在当前运动下的运动强度,也就能够进一步判断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此时用户储备心率比与用户的实时心率和实时配速之间存在相应的计算关系,进而通过用户储备心率比即可得到用户的实时心率和实时配速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出对应的第二模型方程。此时,通过第二模型方程和第二模型方程,均可以利用用户的实时配速计算出对应的实时心率。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运动过程中,会实时采用用户佩戴的光电心率设备来实时追踪用户的运动心率,此时为了保证用户运动心率的追踪准确性,本实施例会设定一个预设心率标准,要求光电心率设备对用户实时追踪的运动心率能够符合该预设心率标准。其中,该预设心率标准可以为运动心率高于静息心率,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如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运动心率很弱或者直接消失,则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因此,为了实现用户运动心率的实时追踪,在通过光电心率设备确定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时,可以调用预先建立的用于反映该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来采用用户的实时配速来计算用户的实时心率,从而保证用户运动心率的准确性。S120,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具体的,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那么可以通过GPS等定位设备来检测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进而将该实时配速输入到所建立的目标模型方程中,通过该目标模型方程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则调用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n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心率的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果光电心率设备当前检测的用户心率不符合预设心率标准,则调用预建立的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目标模型方程;
将用户当前的实时配速输入到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中,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实时心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为依据历史心率和历史运动速度所拟合的第一模型方程,或者依据用户储备心率比分别与用户心率和配速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第二模型方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为第一模型方程,所述目标模型方程采用如下步骤建立:
以一定的移动周期,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获取并判断每个连续的单位时段内的历史心率和历史运动速度是否符合下述条件:
1)单位时段内的心率波动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2)单位时段内的速度波动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3)单位时段内的海拔高度变化在第三预设范围内;
计算每一符合上述条件的目标单位时段内历史心率和历史运动速度的平均值,作为反映用户心率和配速关系的关联数据点;
利用各个目标单位时段对应的关联数据点,拟合出所述第一模型方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目标模型方程为第二模型方程,所述目标模型方程采用如下步骤建立:
获取采用用户的实时心率、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计算用户储备心率比的第一公式,以及采用用户的实时配速和最大摄氧量配速计算用户储备心率比的第二公式;
基于所述第一公式和所述第二公式,确定所述第二模型方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用户在标准赛程下的标准配速,确定对应的乳酸阈值配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饶旋牛浩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驰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