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采集装置和录音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40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6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包括:本体,其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第一分体,被设置为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音频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内并受控于所述控制系统;在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一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处于录音状态;在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二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或暂停状态。本公开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录音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频采集装置和录音设备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
,例如涉及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和录音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现有的音频采集装置和录音设备,其产品形态主要以录音笔等形式出现,分为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和面向商家、企业级或业务部门提供服务的产品。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音频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不能清晰明确的辨识,导致用户在佩戴后难以确定音频采集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同时,用户在佩戴后不能方便快速的对音频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且工作状态的切换过程也没有明确的外部感知,从而容易造成用户的误操作,导致声音采集效果不佳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对后期的音频分析和使用带来了不便。此外,现有的录音设备的产品尺寸大、产品重量重、有效录音时间短且不适合用户长时间佩戴,并且录音设备将以其为中心的所有声音全部录制下来,从而不能指向性的录制佩戴者的声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和录音设备,以解决用于声音采集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包括:本体,其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第一分体,被设置为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音频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内并受控于所述控制系统;在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一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处于录音状态;在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二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或暂停状态。可选地,所述第一分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并用于所述第一分体相对所述本体进行限位运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本体限位运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一位姿;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本体限位运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二位姿。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容纳槽,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并且在所述容纳槽的顶部形成有开口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被设置为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分体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轴心转动;在所述第一分体通过第一连接部转动至远离所述本体并与所述容纳槽相抵顶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在所述第一分体通过第一连接部转动至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容纳槽,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并且在所述容纳槽的顶部形成有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分体被设置为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分体沿所述容纳槽滑动;在所述第一分体的端部沿所述容纳槽滑动至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时,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一位姿;在所述第一分体沿所述容纳槽滑动至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第一分体处于第二位姿。可选地,所述第一分体还包括:手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的两侧,通过所述手握部使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容纳槽之间存在空隙。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状态触发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和/或第一分体,并且所述状态触发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以确定所述第一分体位于所述第一位姿或第二位姿。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状态指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并沿所述音频采集组件的外围布设。可选地,所述本体为具有多个侧面的立方体,其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或相邻,所述第一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分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可选地,在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有凸接部,所述第二分体包括:夹板,在所述夹板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夹板并与所述凸接部弹性连接,以使所述夹板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中心限位运动并在弹力作用下实现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录音设备包括如本申请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和录音设备,应用于智能设备
,具体可应用于录音设备
,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本公开实施例采用改变音频采集装置的物理形态的方式,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分体相对所述本体的位置与姿态,并利用控制系统实现对音频采集组件的工作状态的切换,具体实现了对音频采集组件的录音状态、关闭状态或暂停状态的控制,使得用户在佩戴后能够直观明确的辨认出音频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同时,本公开实施例通过采用改变装置物理形态的方式切换音频采集组件的工作状态,对用户而言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减少了误操作,并且使得用户在处于隐私状态或者需要处理隐私事务时,可以方便的将音频采集装置调整至关闭状态或暂停状态,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并对后期的音频分析和使用带来了便利。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音频采集装置的轴测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音频采集装置的轴测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的后视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11:容纳槽;12:凸接部;2:第一分体;21:手握部;22:第一连接部;3:音频采集组件;4:状态触发组件;5:第二分体;51:夹板;52:第二连接部;53:防滑条;6:状态指示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1),其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n第一分体(2),被设置为与所述本体(1)活动连接;/n音频采集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2)内并受控于所述控制系统;/n在所述第一分体(2)处于第一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3)处于录音状态;/n在所述第一分体(2)处于第二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3)处于关闭状态或暂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其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
第一分体(2),被设置为与所述本体(1)活动连接;
音频采集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2)内并受控于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第一分体(2)处于第一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3)处于录音状态;
在所述第一分体(2)处于第二位姿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音频采集组件(3)处于关闭状态或暂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2)包括:
第一连接部(22),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2),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与所述本体(1)活动连接并用于所述第一分体(2)相对所述本体(1)进行限位运动;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相对所述本体(1)限位运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分体(2)处于第一位姿;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相对所述本体(1)限位运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分体(2)处于第二位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
容纳槽(11),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侧面并且在所述容纳槽(11)的顶部形成有开口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22)被设置为与所述容纳槽(11)的开口处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分体(2)以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为轴心转动;
在所述第一分体(2)通过第一连接部(22)转动至远离所述本体(1)并与所述容纳槽(11)相抵顶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2)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
在所述第一分体(2)通过第一连接部(22)转动至所述容纳槽(11)的内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2)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
容纳槽(11),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侧面并且在所述容纳槽(11)的顶部形成有开口结构;
所述第一分体(2)被设置为与所述容纳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华王晓东徐浩梁志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