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3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菇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架体,所述架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每个所述站板的底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站板的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架体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该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通过设置有挂钩,能够使该装置与出料装置的连接更加便捷,避免两者之间连接出现困难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电机,可以使第一转杆和皮带带动第二转杆进行牵引,达到对菇渣进行抽离和牵引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
本技术属于菇房
,尤其涉及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菇房,是人工栽培食用菌,如食用菇、耳类大型真菌可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线环境的出菇厂房,狭义专指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菇厂用于出菇的厂房,广义上还泛指栽培出菇用的温室大棚、山洞、简易塑料棚和空闲房屋等,建造菇房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而开旷,远离鸡棚、仓库及饲料间、近水源,并有堆料场地的地方,菇房的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这样有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西南风直接吹到菌床,并可减少日晒,在菇房出菇后需要将菇渣进行取出排放,在此类工序中至关重要的便是出料装置,但是现有的出料装置在出料时容易因无法对出料方向进行固定和随意调整的方式,导致工人在进行此类工序时出现费时费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出料装置在出料时容易因无法对出料方向进行固定和随意调整的方式,导致工人在进行此类工序时出现费时费力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架体,所述架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每个所述站板的底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站板的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架体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位于第二通口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轴承的内部,且第二轴承的内圈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且第二涡轮与第一涡轮相啮合,所述架体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通过两个皮带与第一转杆的外表面传动连接,且皮带位于第一通口的内部,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缠绕有牵引绳,所述架体的内顶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正面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背面与牵引绳的受力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外表面与定滑轮的外表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相对称的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的顶端均与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放置有相对称的储物框,两个所述储物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站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相接触,两个所述储物框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架体的内侧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防护板,每个所述防护板的顶端均与架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固板,且加固板位于横板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架体的右侧设有警示牌,所述警示牌的左侧面与架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通过设置有挂钩,能够使该装置与出料装置的连接更加便捷,避免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出现困难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电机,可以使第一转杆和皮带带动第二转杆进行牵引,达到对菇渣进行抽离和牵引的目的,解决了工人因进行出料装置无法进行角度调节的原因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可以使牵引装置的工作更加具有灵活性,避免牵引装置在工作时因摩擦使牵引绳出现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架体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中架体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架体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万向轮、3-储物框、4-第一轴承、5-第一通口、6-加固板、7-第三轴承、8-防护板、9-滑块、10-滑槽、11-牵引绳、12-皮带、13-横板、14-第二转杆、15-第一转杆、16-定滑轮、17-挂钩、18-架体、19-警示牌、20-第二涡轮、21-电机、22-第二轴承、23-第二通口、24-站板、25-第一涡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技术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架体18,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3,横板13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5,横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24,每个站板24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站板24的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口23,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一轴承4,两个第一轴承4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15,且第一转杆15位于第二通口23的内部,第一转杆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25,横板13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2,底板1的上表面放置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轴承22的内部,且第二轴承22的内圈与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20,且第二涡轮20与第一涡轮25相啮合,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三轴承7,两个第三轴承7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4,第二转杆14的外表面通过两个皮带12与第一转杆15的外表面传动连接,且皮带12位于第一通口5的内部,第二转杆14的外表面缠绕有牵引绳11,架体18的内顶壁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内部卡接有与滑槽10相适配的滑块9,滑块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滑轮16,定滑轮16的正面设有挂钩17,挂钩17的背面与牵引绳11的受力端固定连接,牵引绳11的外表面与定滑轮16的外表面相接触。进一步的,底板1的下方设有相对称的万向轮2,每个万向轮2的顶端均与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该装置的移动更加便捷,避免工人在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出现费时费力的现象。进一步的,底板1的上表面放置有相对称的储物框3,两个储物框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站板2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相接触,两个储物框3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架体18的内侧壁相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出料时的菇渣进行暂时存放,避免工人因无法对菇渣进行存放出现散落的问题。进一步的,横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防护板8,每个防护板8的顶端均与架体1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到了对该装置进行防护的作用,避免该装置因防护性低下出现损坏的问题。进一步的,两个防护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固板6,且加固板6位于横板13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提高了防护板8的稳定性,避免防护板8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架体(18),所述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5),所述横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24),每个所述站板(24)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站板(24)的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口(23),所述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一轴承(4),两个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15),且第一转杆(15)位于第二通口(2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25),所述横板(13)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放置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轴承(22)的内部,且第二轴承(22)的内圈与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n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20),且第二涡轮(20)与第一涡轮(25)相啮合,所述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三轴承(7),两个所述第三轴承(7)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4),所述第二转杆(14)的外表面通过两个皮带(12)与第一转杆(15)的外表面传动连接,且皮带(12)位于第一通口(5)的内部,所述第二转杆(14)的外表面缠绕有牵引绳(11),所述架体(18)的内顶壁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卡接有与滑槽(10)相适配的滑块(9),所述滑块(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滑轮(16),所述定滑轮(16)的正面设有挂钩(17),所述挂钩(17)的背面与牵引绳(11)的受力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11)的外表面与定滑轮(16)的外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架体(18),所述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5),所述横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24),每个所述站板(24)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站板(24)的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口(23),所述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一轴承(4),两个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15),且第一转杆(15)位于第二通口(2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25),所述横板(13)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放置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轴承(22)的内部,且第二轴承(22)的内圈与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20),且第二涡轮(20)与第一涡轮(25)相啮合,所述架体(18)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第三轴承(7),两个所述第三轴承(7)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4),所述第二转杆(14)的外表面通过两个皮带(12)与第一转杆(15)的外表面传动连接,且皮带(12)位于第一通口(5)的内部,所述第二转杆(14)的外表面缠绕有牵引绳(11),所述架体(18)的内顶壁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卡接有与滑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文黄吉成张映贤蒋安妮辛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博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