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16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3
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包含厢式货车的车厢、驾驶室和底盘;所述车厢内设有负压系统和消杀系统,负压系统包含负压净化器和风道,负压净化器安装在车厢的内顶面,负压净化器的进气端与风道的一端对应连通,风道的另一端密封贯穿车厢后,与外部大气对应连通;所述消杀系统包含供液装置、输液管和喷头,供液装置安装于底盘的底部面,供液装置的出液端与输液管的进液端对应连接,输液管的出液端位于车厢内,且输液管的该端与多个喷头对应连接,且本转运车能够对车厢内的医疗废物进行全面的初步消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转运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
技术介绍
公知的,医院中的医疗废物一般都有着较多的细菌,所以在处理这些医疗废物时,需要通过转运车将医疗废物运输到回收站进行集中处理;传统的转运车内设有保温厢体和紫外线装置,通过紫外线对医疗废物先进行初步消杀,能够减少卸车时对回收站造成的污染,但是由于车厢内的医疗废物是处于堆积状态,而紫外线装置仅能够对外围的医疗废物进行有效消杀,堆积在内部的医疗废物仍然会有细菌存活;因此,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对车厢内的医疗废物进行全面初步消杀的转运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包含厢式货车的车厢、驾驶室和底盘;所述车厢内设有负压系统和消杀系统,负压系统包含负压净化器和风道,负压净化器安装在车厢的内顶面,负压净化器的进气端与风道的一端对应连通,风道的另一端密封贯穿车厢后,与外部大气对应连通;所述消杀系统包含供液装置、输液管和喷头,供液装置安装于底盘的底部面,供液装置的出液端与输液管的进液端对应连接,输液管的出液端位于车厢内,且输液管的该端与多个喷头对应连接;优选的,供液装置包含水箱、消毒水箱、水泵,所述水箱和消毒水箱均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液端相连,水泵的出液端与输液管的进液端相连;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出液端分为两根支管,两支管分别位于车厢内顶面的两侧边缘,且两支管的管身分别与多个喷头对应连通;优选的,所述喷头设为不锈钢水冷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车厢内设有微压差传感器;优选的,所述驾驶室内设有用于控制供液装置出液情况的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含触摸屏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供液装置和喷头对应相连,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触摸屏对应相连;优选的,所述车厢的内底面设为斜面,且该内底面铺设有漏水架;优选的,所述漏水架由漏水板和多根支撑柱对应固定连接构成,漏水板的板面均设有多个通孔,多根支撑柱与车厢内底面对应固定连接。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通过负压系统能够让车厢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的压强,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车厢内的医疗废物、残渣、残液以及空气泄漏到外界;另外,消杀系统能够向车厢内喷入消毒水来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杀,由于消毒水的流动性强,因此能够对堆积的医疗废物进行全面消杀,保证车厢内的环境无细菌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1.1、微压差传感器;1.2、漏水架;1.2.1、漏水板;1.2.2、支撑柱;2、驾驶室;2.1、控制系统;3、底盘;4、负压系统;4.1、负压净化器;4.2、风道;5、消杀系统;5.1、供液装置;5.1.1、水箱;5.1.2、消毒水箱;5.1.3、水泵;5.2、输液管;5.3、喷头。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3所述的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包含厢式货车的车厢1、驾驶室2和底盘3;此外,所述驾驶室2内设有用于控制供液系统出液情况的控制系统2.1,根据需要,所述控制系统2.1包含触摸屏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供液装置5.1和喷头5.3对应相连,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触摸屏对应相连,操作人员在驾驶室2内操作触摸屏即可对车厢1内的消毒水喷洒情况进行远程操控,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不影响车厢1的密封性;所述车厢1内设有负压系统4和消杀系统5,负压系统4包含负压净化器4.1和风道4.2,负压净化器4.1安装在车厢1的内顶面,负压净化器4.1的进气端与风道4.2的一端对应连通,风道4.2的另一端密封贯穿车厢1后,与外部大气对应连通,负压净化器4.1能够使得车厢1内压强小于外界,利用压强差,让车厢1内的医疗废物、残渣、残液以及空气不会泄漏到外界,从而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使转运车的安全性更高,此外,所述车厢1内设有微压差传感器1.1,从而能够监测车厢1内的负压值,进而对本车的负压系统4进行调控,最终实现对车内的负压状态进行监测、报警;所述消杀系统5包含供液装置5.1、输液管5.2和喷头5.3,供液装置5.1安装于底盘3的底部面,根据需要,所述供液装置5.1包含水箱5.1.1、消毒水箱5.1.2、水泵5.1.3,所述水箱5.1.1和消毒水箱5.1.2均通过管道与水泵5.1.3的进液端相连,水泵5.1.3的出液端与输液管5.2的进液端相连,通过水泵5.1.3将消毒水箱5.1.2和水箱5.1.1中的液体抽出,然后送入输液管5.2中,最终通过喷头5.3喷向车厢1内的医疗废物;供液装置5.1的出液端与输液管5.2的进液端对应连接,输液管5.2的出液端位于车厢1内,且输液管5.2的该端与多个喷头5.3对应连接,通过多个喷头5.3能够让供液装置5.1中的消毒水喷洒得更加均匀,此外,所述输液管5.2的出液端分为两根支管,两支管分别位于车厢1内顶面的两侧边缘,且两支管的管身分别与多个喷头5.3对应连通,通过从车厢1的两侧面向车厢1中部的医疗废物喷洒消毒水,能够提高消杀效果,特别的,所述喷头5.3设为不锈钢水冷雾化喷头,能够扩大喷头5.3的喷洒范围,并且该喷头5.3的使用寿命较长;此外,所述车厢1的内底面设为斜面,且该内底面铺设有漏水架1.2,通过漏水架1.2能够让使用后的消毒水落到车厢1的内底面,再通过该内底面进行收集,最后再将这些消毒水集中排放,根据需要,所述漏水架1.2由漏水板1.2.1和多根支撑柱1.2.2对应固定连接构成,漏水板1.2.1的板面均设有多个通孔,从而更加有利于消毒水的渗透,多根支撑柱1.2.2与车厢1内底面对应固定连接。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其特征是:包含厢式货车的车厢(1)、驾驶室(2)和底盘(3);所述车厢(1)内设有负压系统(4)和消杀系统(5),负压系统(4)包含负压净化器(4.1)和风道(4.2),负压净化器(4.1)安装在车厢(1)的内顶面,负压净化器(4.1)的进气端与风道(4.2)的一端对应连通,风道(4.2)的另一端密封贯穿车厢(1)后,与外部大气对应连通;所述消杀系统(5)包含供液装置(5.1)、输液管(5.2)和喷头(5.3),供液装置(5.1)安装于底盘(3)的底部面,供液装置(5.1)的出液端与输液管(5.2)的进液端对应连接,输液管(5.2)的出液端位于车厢(1)内,且输液管(5.2)的该端与多个喷头(5.3)对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废物转运车,其特征是:包含厢式货车的车厢(1)、驾驶室(2)和底盘(3);所述车厢(1)内设有负压系统(4)和消杀系统(5),负压系统(4)包含负压净化器(4.1)和风道(4.2),负压净化器(4.1)安装在车厢(1)的内顶面,负压净化器(4.1)的进气端与风道(4.2)的一端对应连通,风道(4.2)的另一端密封贯穿车厢(1)后,与外部大气对应连通;所述消杀系统(5)包含供液装置(5.1)、输液管(5.2)和喷头(5.3),供液装置(5.1)安装于底盘(3)的底部面,供液装置(5.1)的出液端与输液管(5.2)的进液端对应连接,输液管(5.2)的出液端位于车厢(1)内,且输液管(5.2)的该端与多个喷头(5.3)对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物转运车,其特征是:供液装置(5.1)包含水箱(5.1.1)、消毒水箱(5.1.2)、水泵(5.1.3),所述水箱(5.1.1)和消毒水箱(5.1.2)均通过管道与水泵(5.1.3)的进液端相连,水泵(5.1.3)的出液端与输液管(5.2)的进液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物转运车,其特征是:所述输液管(5.2)的出液端分为两根支管,两支管分别位于车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业胡方平焦岩何宁夏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