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82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当判断人眼观看移动终端屏幕,则控制点亮移动终端屏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人眼进行识别,当移动终端识别到预定距离内有人眼注视移动终端屏幕时点亮屏幕。旨在解决现有屏幕点亮技术在双手并不方便的情况下,比如吃饭,打字时难以通过指纹,面部识别等方式点亮屏幕进行查看消息、时间等操作,给用户带来较差用户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现有技术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比如手机的过程中,有时只是需要看一下时间,或者只是看一下要点提示以及信息提示等,通常这时需要用户按开机键或指纹键打开屏幕,或者拿起移动终端对准脸部进行人脸识别,当用户此时双手并不方面操作时比如在吃饭,在打字等等,不方便手动点亮,这样就无法点亮移动终端屏幕进行查看相关信息和内容,造成用户体验差,不方便用户使用。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并查找图像中是否有人眼,以及人眼是否在望向移动终端,如是则基带芯片输出命令控制屏幕点亮,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当判断人眼观看移动终端屏幕,则控制点亮移动终端屏幕。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包括: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灭屏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移动终端定时检测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内是否有人脸出现;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内有人脸出现,则控制通过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人脸图像。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根据预设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人眼特征,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的步骤包括: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对人眼位置图像进行细化,对人眼位置图像范围以外的图像不进行处理和采样;对细化的人眼位置图像进行计算,找到人眼焦点位置,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在观看移动终端屏幕。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对细化的人眼位置图像进行计算,找到人眼焦点位置,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在观看移动终端屏幕的步骤包括:根据细化后的人眼图像画出人眼中瞳孔中心点与人眼中心的连线,找到两个人眼的瞳孔与人眼中心的连线的交叉点,即人眼焦点,判断所述连线的交叉点是否在整个图像的靶点范围内;如是,则判定人眼在望向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眼中心为眼球的中心点;所述图像靶点范围根据前置摄像头所在移动终端中的位置,以及拍摄的图像大小确定。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人眼中心通过如下方法得到;根据所述图像中眼眶和眼窝曲线得出眼球轮廓;根据所述眼球轮廓确定眼球中心点。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图像靶点范围根据前置摄像头所在移动终端中的位置,以及拍摄的图像大小确定,设定图像内靠下部70%范围内为靶点范围。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图像拍摄模块,用于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判断模块,用于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模块,用于当判断人眼观看移动终端屏幕,则控制点亮移动终端屏幕。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图像显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图像显示程序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的步骤。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图像显示程序,所述图像显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的步骤。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采用: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并查找图像中是否有人眼,以及人眼是否在望向移动终端,如是则BB芯片输出命令控制LCD点亮,显示时间、信息、要点提示等信息;本专利技术使用移动终端增加了新功能:具有自动识别人眼观望屏幕点亮屏幕功能:只需用户望向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即可智能唤醒屏幕,显示屏幕上的时间以及信息等,非常便捷,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内部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经研究发展现有技术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比如手机的过程中,有时只是需要看一下时间,或者只是看一下要点提示以及信息提示等,通常这时需要用户按开机键或指纹键打开屏幕,或者拿起移动终端对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n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n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n当判断人眼观看移动终端屏幕,则控制点亮移动终端屏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
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
当判断人眼观看移动终端屏幕,则控制点亮移动终端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定时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的图像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灭屏状态;
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移动终端定时检测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内是否有人脸出现;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预定距离内有人脸出现,则控制通过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拍摄获取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人脸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前方的图像,根据预设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人眼特征,识别所述图像中是否有人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观看移动终端屏幕的步骤包括:
当识别所述图像中有人眼,对人眼位置图像进行细化,对人眼位置图像范围以外的图像不进行处理和采样;
对细化的人眼位置图像进行计算,找到人眼焦点位置,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在观看移动终端屏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细化的人眼位置图像进行计算,找到人眼焦点位置,判断所述图像的人眼是否在观看移动终端屏幕的步骤包括:
根据细化后的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罗伟东马验宗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