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具与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通过导向杆连接,且所述导向杆分别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一侧四角,所述上模具底面中部设置有上模腔,下模具顶面中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具内腔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器连接有递送管,且所述第一连接器对称套嵌于冷却管两端,所述递送管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通过衔接块设置于下模具底面,且所述衔接块均匀设置于下模具底面四角,所述冷却机构顶面四角均匀挖设有衔接槽,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与衔接块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提高了冷却效率,使得安装拆卸较为简便,同时避免某一处部件损坏需要整体更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新型能源成为了现代能源开发的主题,新能源汽车为新能源应用的代表,新能源汽车只要为电力汽车,电力汽车中的各个元器件必须搭载相应的散热风扇,而为了实现汽车风扇的工业化生产,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注塑模具在成型品注塑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一般注塑模具在注塑后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处理,让材料在模腔内快速均匀的冷却成型,现有技术中,冷却效率低下,并在安装拆卸时较为繁琐,为此,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具与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通过导向杆连接,且所述导向杆分别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一侧四角,所述上模具底面中部设置有上模腔,下模具顶面中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具内腔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器连接有递送管,且所述第一连接器对称套嵌于冷却管两端,所述递送管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通过衔接块设置于下模具底面,且所述衔接块均匀设置于下模具底面四角。进一步而言,所述冷却机构顶面四角均匀挖设有衔接槽,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与衔接块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br>进一步而言,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承载体、液体传输管、冷凝器与循环泵,所述承载体两侧对称贯通有液体传输管,位于左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一侧连通有冷凝器,位于右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一侧连通有循环泵。进一步而言,相邻的两个所述液体传输管为连通,且位于左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为倒L形结构,位于右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为Z形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液体传输管输出端与递送管输入端通过第二连接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器两端分别与液体传输管及递送管为套嵌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冷却机构前表面下端左侧设置有外接水口,且所述外接水口输出端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一侧相连通。本技术有益效果:1、设置的衔接槽与衔接块,两者相卡合,以此让冷却机构与下模具之间很好的连接,采用卡合的连接方式,安装拆卸较为便捷。2、设置的冷却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采用循环泵带动液体传输管传递及冷凝器制冷的方式,使得冷液传输至冷却管,并对下模具内的物料降温,循环式降温,并与冷凝器配合,将使用后的液体再次冷凝,提高了冷却效率。3、设置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采用套嵌的方式与各个传输管连接,使得安装拆卸较为简便,同时避免某一处部件损坏需要整体更换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冷却机构内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卡合示意图;图中标号:1、上模具;2、下模具;3、导向杆;4、冷却管;5、第一连接器;6、递送管;7、冷却机构;8、衔接块;9、衔接槽;10、承载体;11、液体传输管;12、冷凝器;13、循环泵;14、第二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具1与下模具2,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通过导向杆3连接,且所述导向杆3分别设置于上模具1与下模具2一侧四角,所述上模具1底面中部设置有上模腔,下模具2顶面中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具2内腔设置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器5连接有递送管6,且所述第一连接器5对称套嵌于冷却管4两端,所述递送管6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7,所述冷却机构7通过衔接块8设置于下模具2底面,且所述衔接块8均匀设置于下模具2底面四角,所述冷却机构7顶面四角均匀挖设有衔接槽9,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9与衔接块8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机构7包括承载体10、液体传输管11、冷凝器12与循环泵13,所述承载体10两侧对称贯通有液体传输管11,位于左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11一侧连通有冷凝器12,位于右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11一侧连通有循环泵13,相邻的两个所述液体传输管11为连通,且位于左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11为倒L形结构,位于右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11为Z形结构,所述液体传输管11输出端与递送管6输入端通过第二连接器14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器14两端分别与液体传输管11及递送管6为套嵌连接,所述冷却机构7前表面下端左侧设置有外接水口,且所述外接水口输出端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液体传输管11一侧相连通。综上所述,所述外接水口内设置有止回阀,且所述此装置上的各个电器均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外部控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通过衔接块8与衔接槽9相卡合,以此使得冷却机构7与下模具2卡合,在使用时,通过外接水口灌入液体,循环泵13带动液体传输管11传递及冷凝器12制冷,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器14、递送管6及第一连接器5传输至冷却管4,冷却管4对下模具2内产生的热量降温。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具(1)与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通过导向杆(3)连接,且所述导向杆(3)分别设置于上模具(1)与下模具(2)一侧四角,所述上模具(1)底面中部设置有上模腔,下模具(2)顶面中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具(2)内腔设置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器(5)连接有递送管(6),且所述第一连接器(5)对称套嵌于冷却管(4)两端,所述递送管(6)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7),所述冷却机构(7)通过衔接块(8)设置于下模具(2)底面,且所述衔接块(8)均匀设置于下模具(2)底面四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具(1)与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通过导向杆(3)连接,且所述导向杆(3)分别设置于上模具(1)与下模具(2)一侧四角,所述上模具(1)底面中部设置有上模腔,下模具(2)顶面中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具(2)内腔设置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器(5)连接有递送管(6),且所述第一连接器(5)对称套嵌于冷却管(4)两端,所述递送管(6)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7),所述冷却机构(7)通过衔接块(8)设置于下模具(2)底面,且所述衔接块(8)均匀设置于下模具(2)底面四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7)顶面四角均匀挖设有衔接槽(9),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9)与衔接块(8)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7)包括承载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冠封,高福水,谈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鉴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