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63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工作台右端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设置的顶升装置进行工作时,顶杆便于带动过滤装置进行上下往返工作,避免金属碎屑大量掉落在传输带上,且增强了金属的检测效率,顶杆上端设置有过滤装置,固定板内侧开设的滑槽能够便于过滤板在滑槽中滑动,过滤板滑动的过程中,加速了金属的过滤效率,通过在工作台内侧右端顶部设置有往返装置,往返装置内的电机带动摆动件进行工作时,便可使得摆杆将过滤板上的金属顶入传输带上,加速了金属检测的效率,且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性,通过在顶升装置前端设置有废料箱,废料箱能够很好的对过滤的金属碎屑进行承装,且更加便于使用者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检测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纯金属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活中应用极为普遍,在现代工业中是非常重要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物质,且在金属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金属检测设备进行辅助使用。由于现有的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在对金属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金属碎屑容易掉落在传输带上,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使得传输装置出现一定的损坏,且使用者清理时较为繁琐,从而降低了金属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不易对金属碎屑进行清理,且降低金属检测效率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该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辅助机构,所述工作台右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工作台前后两端与支脚相固定,所述工作台顶部竖直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工作台内侧上端与挡板固定成一体,所述传输装置内侧左右两端与第一旋转轴贯穿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后侧与传输带转动连接,所述传输装置左侧与第一出料板固定成一体,所述传输装置中部上端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前端面与控制台相连接,所述辅助机构底部与工作台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箱体、进料斗、凹槽、第二出料板、废料箱、把手、顶升装置、滑板、往返装置和限位板,所述箱体顶部左端与进料斗相连通,所述箱体左侧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槽左侧与第二出料板相固定,所述箱体前侧下端与废料箱滑动连接,所述废料箱前端面中部与把手相固定,所述箱体内侧左端底部与顶升装置固定成一体,所述顶升装置顶部与滑板贯穿连接,所述箱体内侧顶部右端与往返装置相固定,所述往返装置左侧与限位板贯穿连接,所述箱体底部与工作台相固定。优选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外框、支撑台、第一电机、升降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外框内侧右端底部与支撑台相固定,所述支撑台顶部与第一电机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电机左侧与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顶部垂直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外框底部与箱体相固定,所述升降装置顶部与滑板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固定块、顶杆、第一限位块、第二旋转轴、滚轮和凸轮,所述第一传动轴后侧与第一固定块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后侧中部与顶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杆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相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块前端中部与第二旋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嵌入滚轮内侧中部,所述滚轮底部与凸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前端面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后侧与外框相固定,所述顶杆顶部贯穿外框顶端左侧与过滤装置底部固定成一体。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板、滑槽、滑块、过滤板和过滤网,所述固定板内侧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内侧与过滤板固定成一体,所述过滤板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板底部与顶杆相固定。优选的,所述往返装置包括外壳、摆动装置、第二电机和固定杆,所述外壳内侧顶部与摆动装置相固定,所述摆动装置前端中部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顶端中部与固定杆固定成一体,所述外壳顶部设置于箱体内侧顶部右端,所述固定杆左侧与限位板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摆动装置包括基座、第二固定块、第二传动轴、摆动件、第二限位块和摆杆,所述基座前端中部与第二固定块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前端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后侧与摆动件固定成一体,所述摆动件后侧与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左右两端设置有摆杆,所述基座顶部与外壳相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前端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摆杆左侧与限位板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废料箱设置于顶升装置前端,且箱体底部设置有两条滑槽条,且废料箱底部在滑槽条中进行滑动。优选的,所述滑板呈倾斜状,滑板倾斜的角度为45度,且滑板开设的宽度小于箱体宽度1cm。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也开设有过滤孔,且固定板底部开设的过滤孔间距与过滤网开设滤孔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箱体采用不锈钢材质。优选的,固定杆采用铝合金材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通过在工作台右端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设置的顶升装置进行工作时,顶杆便于带动过滤装置进行上下往返工作,避免金属碎屑大量掉落在传输带上,且增强了金属的检测效率。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通过在顶杆上端设置有过滤装置,固定板内侧开设的滑槽能够便于过滤板在滑槽中滑动,且在过滤板滑动的过程中,加速了金属的过滤效率。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通过在工作台内侧右端顶部设置有往返装置,往返装置内的电机带动摆动件进行工作时,便可使得摆杆将过滤板上的金属顶入传输带上,加速了金属检测的效率,且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性。优点4: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通过在顶升装置前端设置有废料箱,废料箱能够很好的对过滤的金属碎屑进行承装,减少使用者的操作性,且更加便于使用者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辅助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滑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顶升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往返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摆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所标记为:工作台-1、辅助机构-2、电源线-3、支脚-4、传输装置-5、挡板-6、第一旋转轴-7、传输带-8、第一出料板-9、检测装置-10、控制台-11、箱体-21、进料斗-22、凹槽-23、第二出料板-24、废料箱-25、把手-26、顶升装置-27、滑板-28、往返装置-29、限位板-210、外框-271、支撑台-272、第一电机-273、升降装置-274、过滤装置-275、第一传动轴-2741、第一固定块-2742、顶杆-2743、第一限位块-2744、第二旋转轴-2745、滚轮-2746、凸轮-2747、固定板-2751、滑槽-2752、滑块-2753、过滤板-2754、过滤网-2755、外壳-291、摆动装置-292、第二电机-293、固定杆-294、基座-2921、第二固定块-2922、第二传动轴-2923、摆动件-2924、第二限位块-2925、摆杆-29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9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右侧设置有电源线(3),所述工作台(1)前后两端与支脚(4)相固定,所述工作台(1)顶部竖直设置有传输装置(5),所述工作台(1)内侧上端与挡板(6)固定成一体,所述传输装置(5)内侧左右两端与第一旋转轴(7)贯穿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7)后侧与传输带(8)转动连接,所述传输装置(5)左侧与第一出料板(9)固定成一体,所述传输装置(5)中部上端设置有检测装置(10),所述检测装置(10)前端面与控制台(11)相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底部与工作台(1)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箱体(21)、进料斗(22)、凹槽(23)、第二出料板(24)、废料箱(25)、把手(26)、顶升装置(27)、滑板(28)、往返装置(29)和限位板(210),所述箱体(21)顶部左端与进料斗(22)相连通,所述箱体(21)左侧上端开设有凹槽(23),所述槽(23)左侧与第二出料板(24)相固定,所述箱体(21)前侧下端与废料箱(25)滑动连接,所述废料箱(25)前端面中部与把手(26)相固定,所述箱体(21)内侧左端底部与顶升装置(27)固定成一体,所述顶升装置(27)顶部与滑板(28)贯穿连接,所述箱体(21)内侧顶部右端与往返装置(29)相固定,所述往返装置(29)左侧与限位板(210)贯穿连接,所述箱体(21)底部与工作台(1)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右侧设置有电源线(3),所述工作台(1)前后两端与支脚(4)相固定,所述工作台(1)顶部竖直设置有传输装置(5),所述工作台(1)内侧上端与挡板(6)固定成一体,所述传输装置(5)内侧左右两端与第一旋转轴(7)贯穿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7)后侧与传输带(8)转动连接,所述传输装置(5)左侧与第一出料板(9)固定成一体,所述传输装置(5)中部上端设置有检测装置(10),所述检测装置(10)前端面与控制台(11)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底部与工作台(1)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箱体(21)、进料斗(22)、凹槽(23)、第二出料板(24)、废料箱(25)、把手(26)、顶升装置(27)、滑板(28)、往返装置(29)和限位板(210),所述箱体(21)顶部左端与进料斗(22)相连通,所述箱体(21)左侧上端开设有凹槽(23),所述槽(23)左侧与第二出料板(24)相固定,所述箱体(21)前侧下端与废料箱(25)滑动连接,所述废料箱(25)前端面中部与把手(26)相固定,所述箱体(21)内侧左端底部与顶升装置(27)固定成一体,所述顶升装置(27)顶部与滑板(28)贯穿连接,所述箱体(21)内侧顶部右端与往返装置(29)相固定,所述往返装置(29)左侧与限位板(210)贯穿连接,所述箱体(21)底部与工作台(1)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27)包括外框(271)、支撑台(272)、第一电机(273)、升降装置(274)和过滤装置(275),所述外框(271)内侧右端底部与支撑台(272)相固定,所述支撑台(272)顶部与第一电机(273)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电机(273)左侧与升降装置(274)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274)顶部垂直设置有过滤装置(275),所述外框(271)底部与箱体(21)相固定,所述升降装置(274)顶部与滑板(28)贯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74)包括第一传动轴(2741)、第一固定块(2742)、顶杆(2743)、第一限位块(2744)、第二旋转轴(2745)、滚轮(2746)和凸轮(2747),所述第一传动轴(2741)后侧与第一固定块(2742)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742)后侧中部与顶杆(2743)滑动连接,所述顶杆(2743)底部与第一限位块(2744)相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块(2744)前端中部与第二旋转轴(274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2745)嵌入滚轮(2746)内侧中部,所述滚轮(2746)底部与凸轮(274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27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娟黄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威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