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58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包括破碎机构、辅助进料机构以及吸尘机构,破碎机构包括破碎腔、搅拌轴、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上料斗,破碎腔与上料斗连通,在破碎腔的下端开有下料口,驱动机构与搅拌轴转动连接,需要理解的是,在搅拌轴上是设置有破碎齿的;辅助进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辅助进料的按压件,升降机构与按压件连接并驱动按压件从上料斗上端至上料斗底端往返升降运动;吸尘机构,设置在上料斗的上方用以除去从上料斗扬起的粉尘。该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结构简单,不仅上料速度快而且降低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资源回收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却留下无穷的后患即“白色污染”。自从有了塑料制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旧塑料,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新原料投入使用,使得废旧塑料呈大幅度上升。由于废旧塑料在常温下不易老化降解,从而形成与日俱增白色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塑料再生颗粒就是利用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包括破碎、清洗、熔塑、过滤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废旧塑料包括对废弃塑料薄膜、塑料垃圾袋,对塑料薄膜与塑料垃圾袋的破碎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由于薄膜或垃圾袋容易堆积在一起,需要工人不停往内推送才可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塑料薄膜、塑料垃圾袋的破碎产生粉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费时费力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包括: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腔、搅拌轴、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上料斗,所述破碎腔与所述上料斗连通,在破碎腔的下端开有下料口,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辅助进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辅助进料的按压件,所述升降机构与按压件连接并驱动按压件从上料斗上端至上料斗底端往返升降运动;吸尘机构,设置在上料斗的上方用以除去从上料斗扬起的粉尘。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轴在同一高度上平行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两驱动齿轮,两驱动齿轮分别与两搅拌轴转动连接,以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任意一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斗上方的吸尘罩、吸尘管以及外设的吸尘风机,所述吸尘管连接吸尘罩以及吸尘风机。优选的,所述按压件包括套管以及滑杆,所述套管具有沿上料斗侧壁下料方向的通孔,所述滑杆设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机械箱、齿条板、升降齿轮以及第二电机,在所述机械箱内靠近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有滑轨,所述齿条板滑动设置于滑轨内,所述升降齿轮与所述齿条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升降齿轮转动连接驱动所述齿条板沿上料斗侧壁下料方向升降。优选的,所述滑杆设置有两个,相对应地,齿条板与升降齿轮也设置有两个,两个升降齿轮之间通过轴杆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辅助进料机构,即升降机构带动辅助进料的按压件上下升降可以使得编织袋、薄膜、垃圾袋可以快速进入到破碎腔内,无需人工进行挤压上料,省时省力,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通过吸尘机构吸走,降低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滑轨与齿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破碎机构,11-破碎腔,12-搅拌轴,13-第一驱动机构,131-第一电机,14-上料斗,2-升降机构,21-机械箱,22-齿条板,23-第二电机,3-按压件,31-套管,32-滑杆,4-吸尘机构,41-吸尘罩,42-吸尘管,5-通孔,6-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请参阅图1-3,为技术提供的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包括破碎机构1、辅助进料机构以及吸尘机构4,所述破碎机构1包括破碎腔11、搅拌轴12、第一驱动机构13以及上料斗14,所述破碎腔11与所述上料斗14连通,在破碎腔11的下端开有下料口(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12转动连接,需要理解的是,在搅拌轴12上是设置有破碎齿的;所述辅助进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2以及辅助进料的按压件3,所述升降机构2与按压件3连接并驱动按压件3从上料斗14上端至上料斗14底端往返升降运动;所述吸尘机构4,设置在上料斗14的上方用以除去从上料斗14扬起的粉尘。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塑料薄膜、塑料垃圾袋的破碎产生粉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费时费力的问题,具体来说,整个装置配合输送带使用,输送带上输送的编织袋、塑料薄膜、塑料垃圾袋通过上料斗14进入到破碎腔11内,由第一驱动机构13带动搅拌轴12对废弃物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废料从下料口排出,在传送带输送废弃物的过程中,由于编织袋、薄膜、垃圾袋整体面积比较大,因此在搅拌过程中不能快速下料,利用辅助进料机构,即升降机构2带动辅助进料的按压件3上下升降可以使得编织袋、薄膜、垃圾袋可以快速进入到破碎腔11内,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通过吸尘机构4吸走,降低环境的污染。具体地,所述搅拌轴12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轴12与破碎腔11的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搅拌轴12在同一高度上平行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即一个逆时针转动,一个顺时针转动,这样可以对编织袋、薄膜、垃圾袋进行很好地咬合破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包括相互啮合的两驱动齿轮(图中未显示),两驱动齿轮分别与两搅拌轴12转动连接,以及第一电机131,所述第一电机131与任意一驱动齿轮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131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由于两驱动齿轮啮合连接,因此另外一搅拌轴12也会随之转动,无需另设一电机来带动另一驱动齿轮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吸尘机构4包括设置在上料斗14上方的吸尘罩41、吸尘管42以及外设的吸尘风机,所述吸尘管42连接吸尘罩41以及吸尘风机,吸尘罩41可以通过外设一些固定装置来进行固定,例如吊钩或者现有技术中别的连接件,在此不多做解释。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3包括套管31以及滑杆32,所述套管31具有沿上料斗14侧壁下料方向的通孔5,所述滑杆32设于所述通孔5内且与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连接,套管31起到引导作用,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腔、搅拌轴、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上料斗,所述破碎腔与所述上料斗连通,在破碎腔的下端开有下料口,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n辅助进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辅助进料的按压件,所述升降机构与按压件连接并驱动按压件从上料斗上端至上料斗底端往返升降运动;/n吸尘机构,设置在上料斗的上方用以除去从上料斗扬起的粉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腔、搅拌轴、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上料斗,所述破碎腔与所述上料斗连通,在破碎腔的下端开有下料口,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
辅助进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辅助进料的按压件,所述升降机构与按压件连接并驱动按压件从上料斗上端至上料斗底端往返升降运动;
吸尘机构,设置在上料斗的上方用以除去从上料斗扬起的粉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轴在同一高度上平行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废料颗粒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两驱动齿轮,两驱动齿轮分别与两搅拌轴转动连接,以及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任意一驱动齿轮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兴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捷武汉电子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