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05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下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下端设置有上模座,所述液压装置两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内部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底座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底座底部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设置有进风机。该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通过设置转动螺杆和校准环,可以达到以实现上下模座间的错位校准,并通过设置进风机和散热装置,可快速冷却模具内金属材料和排出模具加工加工时产生热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压铸机或者热室压铸机。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1、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在浇筑过程中,动模与静模的结合可能会出现错位的现象现象,从而导致压铸件的压铸不合格;2、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冷却时,一般采用自动风干和水冷的方法,但自动风干时间多长,水冷易破坏金属件内部结构,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在浇筑过程中,动模与静模的结合可能会出现错位的现象现象,从而导致压铸件的压铸不合格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冷却时,一般采用自动风干和水冷的方法,但自动风干时间多长,水冷易破坏金属件内部结构,不利于大批量生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下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下端设置有上模座,所述液压装置两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内部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底座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底座底部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设置有进风机,所述进风机两侧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外壁设置出风口,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有工作台,两个所述工作台间设置有下模座,所述工作台上端设置有校准台,所述校准台内部设置有螺杆孔,所述螺杆孔内部设置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侧设置有转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内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转动螺杆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侧设置有校准环,所述抽风机上下两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支撑板外壁设置有电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装置与电机设置有电性连接,所述上模座通过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与液压装置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2根,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部,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块通过固定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机与电机设置有电性连接,所述进风机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出风口内部设置有防尘网。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螺杆通过螺杆孔与校准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转轮与校准台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限位螺栓通过限位孔与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校准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上模座和下模座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外壁设置有电线,所述电机通过电线与外界电路设置有电性连接,所述抽风机与电机设置有电性连接,所述过滤网内部设置有通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通过设置校准台,校准台内部设置螺杆孔,螺杆孔内部设置转动螺杆,转动螺杆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另一侧设置转轮,第一连接杆内部设置限位孔,第一连接杆下端设置限位块,限位块内部设置限位螺栓,以固定转动螺杆位置,并通过在转动螺杆另一侧设置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下端设置支撑杆,第二连接杆另一侧设置校准环,以实现上下模座间的错位校准;2、该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通过设置进风机,进风机两侧设置风管,风管外壁设置出风口,以加快模具的冷却,并通过设置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内部设置出风机,出风机上下两端设置过滤网,以实现,快速排出模具加工时的热量,加速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校准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板;3、上盖板;4、液压装置;5、第一液压杆;6、第二液压杆;7、上模座;8、散热装置;9、抽风机;10、支撑柱;11、固定块;12、进风机;13、风管;14、出风口;15、工作台;16、下模座;17、校准台;18、螺杆孔;19、转动螺杆;20、第一连接杆;21、转轮;22、限位孔;23、限位块;24、限位螺栓;25、第二连接杆;26、支撑杆;27、校准环;28、过滤网;29、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端设置有上盖板3,上盖板3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液压装置4,液压装置4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杆5,第一液压杆5下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6,第二液压杆6下端设置有上模座7,液压装置4两侧设置有散热装置8,散热装置8内部设置有抽风机9,底座1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10,底座1底部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端设置有进风机12,进风机12两侧设置有风管13,风管13外壁设置出风口14,支撑柱10上端设置有工作台15,两个工作台15间设置有下模座16,工作台15上端设置有校准台17,校准台17内部设置有螺杆孔18,螺杆孔18内部设置有转动螺杆19,转动螺杆19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第一连接杆20另一侧设置有转轮21,第一连接杆20内部设置有限位孔22,第一连接杆20下端设置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24,转动螺杆19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5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6,第二连接杆25另一侧设置有校准环27,抽风机9上下两端设置有过滤网28,支撑板2外壁设置有电机29。本实施例中,液压装置4与电机29设置有电性连接,控制液压装置4的启动,上模座7通过第一液压杆5和第二液压杆6与液压装置4滑动连接,控制上模座7的上升与下降;支撑柱10的数量为2根,支撑柱10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5底部,防治工作台15倾斜,造成模座间的对焦错误,固定块11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块11通过固定螺栓与底座1固定连接,防治进风机12工作时产生抖动;进风机12与电机29设置有电性连接,进风机12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提供动力,吸取外界空气,所述出风口14的数量为若干个,加速冷却效果,出风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端设置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液压装置(4),所述液压装置(4)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杆(5),所述第一液压杆(5)下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6),所述第二液压杆(6)下端设置有上模座(7),所述液压装置(4)两侧设置有散热装置(8),所述散热装置(8)内部设置有抽风机(9),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10),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端设置有进风机(12),所述进风机(12)两侧设置有风管(13),所述风管(13)外壁设置出风口(14),所述支撑柱(10)上端设置有工作台(15),两个所述工作台(15)间设置有下模座(16),所述工作台(15)上端设置有校准台(17),所述校准台(17)内部设置有螺杆孔(18),所述螺杆孔(18)内部设置有转动螺杆(19),所述转动螺杆(19)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所述第一连接杆(20)另一侧设置有转轮(21),所述第一连接杆(20)内部设置有限位孔(22),所述第一连接杆(20)下端设置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24),所述转动螺杆(19)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5),所述第二连接杆(25)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6),所述第二连接杆(25)另一侧设置有校准环(27),所述抽风机(9)上下两端设置有过滤网(28),所述支撑板(2)外壁设置有电机(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用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端设置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液压装置(4),所述液压装置(4)下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杆(5),所述第一液压杆(5)下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6),所述第二液压杆(6)下端设置有上模座(7),所述液压装置(4)两侧设置有散热装置(8),所述散热装置(8)内部设置有抽风机(9),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10),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端设置有进风机(12),所述进风机(12)两侧设置有风管(13),所述风管(13)外壁设置出风口(14),所述支撑柱(10)上端设置有工作台(15),两个所述工作台(15)间设置有下模座(16),所述工作台(15)上端设置有校准台(17),所述校准台(17)内部设置有螺杆孔(18),所述螺杆孔(18)内部设置有转动螺杆(19),所述转动螺杆(19)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所述第一连接杆(20)另一侧设置有转轮(21),所述第一连接杆(20)内部设置有限位孔(22),所述第一连接杆(20)下端设置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24),所述转动螺杆(19)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5),所述第二连接杆(25)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6),所述第二连接杆(25)另一侧设置有校准环(27),所述抽风机(9)上下两端设置有过滤网(28),所述支撑板(2)外壁设置有电机(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显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司耐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